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山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山村距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駐地之東南13公里,在青山灣的西岸、太清宮的北側,散布着八水河教子園梨子庵巨木林、面山等自然村,現有村民800餘戶,2326人,有林、劉、溫、唐、姜等姓氏。

青山村的房屋臨海依山而建,紅瓦粉牆的樓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應;村中樹木交錯、藤蔓纏繞,房院內外青竹幽幽、紅花燁燁;青山灣臨海坡陡水深,漁船來往穿梭,鷗鳥嬉戲追逐;站在高處遠眺,嶗山頭半島蜿蜒入海,太清宮白雲繚繞,雲霧在奇峰怪石間變幻。俯瞰碧波蕩漾的青山灣和掩映綠樹中的青山村,恍若進入「山海仙境」。[1]

地理優勢

青山村域內還有試金石灣,位於嶗山頭北側的曬線石和三畝頂之間,面積約為0.75平方公里,可停泊漁船。灣內岩石色黑質硬,據說試金能辯真假,俗稱「試金石」,灣由此得名。1960年該村在灣西岸建有海水養殖場,岸邊有卵石,可用於球磨和建築。

青山村的林姓本為同一氏族,之所以有上林、下林(亦稱大林、小林)之分,一說為尊重林本成的職級和族長身份,稱其為上;一說因當時居住條件、交通不便等限制,加之林姓之間血緣已遠,而區分為「上」、「下」,以便相互通婚又不違傳統禮法。另外,青山村的姜氏原住沙子口的南宅科村,後遷王哥莊的桑園村,其中的一支又從桑園遷青山村落戶。梨子庵自然村是由曲氏於清朝道光年間從石老人遷此定居看山,因房前多梨樹而故名。八水河自然村是由劉氏、林氏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以地理位置命名。教子園自然村是由曲氏「立蘭」於民國初年從青山遷此給太清宮看山定居,相傳東漢大儒鄭康成曾在此教子讀書,亦因此而得名。至於青山村劉、溫、唐等姓氏,都是後來陸續遷來的。

這裡雖然青山綠水,風景宜人。該村以漁業為主,捕撈各種海產品;農業為副,原有耕地1187畝,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等;山巒4500餘畝,種植黑松、蘋果、杏、桃、山楂等;村中副業以採石為主。

經濟發展

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青山被開闢為風景區,政府投入資金修通了公路,這裡的經濟也隨着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而今,這裡的人們已經不僅僅是出海捕撈、養殖和田地耕耘,而是因地制宜,在大旅遊上做文章。開飯店、設攤點、當導遊、開出租車……特別是該村大力發展嶗山茶的種植,因占地形之優,茶樹受朝陽元氣的照臨,加上「串山雨」、「臨海霧」的滋潤,長勢茁壯、營養豐富,成為嶗山茶中的珍品,受到人們的青睞,茶葉逐漸成了青山村經濟收入中的重項。同時該村還先後發展了海水養殖業,如海帶、海參、鮑魚等。這裡生產的鹹魚、魚片、海蜇皮等干海產品,美味可口,聞名遐邇。經濟的發展,使村民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提高,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33億元,人均收入5869元。

2004年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現任幹部。黨支部書記:姜兆節 村長:姜兆陽 會計:林先波 婦女主任:林雲

相關視頻

這就是嶗山的青山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