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苜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海苜蓿 |
青海苜蓿(學名:Medicago archiducis-nicolai),為雙子葉植物綱、豆科、苜蓿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莖平臥或上升,微被柔毛,纖細,具棱,多分枝。
基本內容
界:植物界
目:薔薇目
科: 豆科
屬: 苜蓿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莖平臥或上升,微被柔毛,纖細,具棱,多分枝。羽狀三出複葉;托葉戟形,長4-7 (-10) 毫米,先端尖三角形,具尖齒,脈紋清晰;葉柄細,長4-12毫米;小葉闊卵形至圓形,長6-18毫米,寬6-12毫米,紙質,先端截平或微凹,基部圓鈍,邊緣具不整齊尖齒,有時甚鈍或不明顯,上面近無毛,下面微被毛,側脈6-10對,稍隆起;頂生小葉較大,小葉柄長2-5毫米,側生小葉柄甚短。花序傘形,具花4-5朵,疏鬆;總花梗比葉稍長,腋生;苞片刺毛狀,甚小,長約1毫米;花長7-9 (-10) 毫米;花梗纖細,長2-5 (-7) 毫米,被毛;萼鐘形,長3-4毫米,寬約2.5毫米,被柔毛,萼齒三角形,錐尖,與萼筒近等長;花冠橙黃色,中央帶紫紅色暈紋,旗瓣倒卵狀橢圓形,先端微凹,與翼瓣近等長,龍骨瓣長圓形,具長瓣柄,明顯比旗瓣和翼瓣短;子房線形,無毛,花柱短,上指,胚珠7-9 (-13) 粒。莢果長圓狀半圓形,扁平,長10-15 (-18) 毫米,寬4-6毫米,縫線清晰,脈紋橫向,先端具短尖喙,喙偏於腹縫一邊,熟後變黑色;有種子5-7粒。種子闊卵形,長2.5毫米,寬1.5毫米,棕色,光滑,種臍位於一端;胚根發達。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生於高原坡地、谷地和草原上,海拔 (2500) 3000-4000米。模式標本采自青海。
生長環境
苜蓿性喜溫暖半濕潤氣候,非常抗旱,不耐水漬,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PH6.5-8.5的富於鈣質的攘土或砂壤土最為適宜。在貧瘠土壤宜施入適量廄肥和磷肥做底肥以利根瘤形成。苜蓿的壽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無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區均可種植。[1]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