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陽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陽腔,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因形成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而得名[1]。大約形成於明朝嘉靖年間,興盛於明兩代。目前,青陽腔已經衰微,演出基本停滯。2006年5月20日,青陽腔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起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載:"青陽腔是在(明)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當地,與地方語音及民歌小曲結合形成",廣為流傳。並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滾調",實現了戲曲聲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國戲曲聲腔史上起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傳入青陽,吸收其精髓,並與當地九華山鑼鼓佛俗說唱、民歌小曲等民間藝術相融合,"錯用鄉語,融合土調",冶煉而成富有民間地方特色的青陽腔。因為青陽古屬池州府,故稱為"池州調。"

特色

青陽腔拙撲、高昂、剛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伴唱,一唱眾和,雜白混唱,腔滾結合(滾調),唱腔靈活多樣,曲調清秀婉轉,戲曲語言、唱詞通俗易懂,尤為平民百姓所喜愛。

青陽腔屬南戲高腔體系,其行當繼承了古南戲的腳色體制,有生、旦、淨、末、丑、外、貼7個行當,後來又增加了小、夫兩個角色。其表演講究"文戲武唱",娛樂性、趣味性強,火爆熱鬧,常穿插表演竄刀門、盤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藝。青陽腔中還有各種紙質面具,在舞美上極具特色。

青陽腔在聲腔上屬南曲五聲系統,其演唱特徵:①用鑼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眾和,獨唱幫腔結合;③運用腔滾結合的歌唱方法--滾調[2]

青陽腔的劇目上起元明南戲,下到後世的各種文人傳奇,數量眾多,歷史上曾出現過《詞林一枝》、《摘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調》等一批青陽腔劇目刊本,現在能收集到的青陽腔大小劇目有94個。青陽腔演唱時一般只用大鼓大鐃大鑼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獨唱與幫腔結合,一唱眾和,同時在演唱中運用"滾調"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滾白"和"滾唱",形成長於敘事的特點。其唱腔靈活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極大地提高了戲曲聲腔的可塑性和表現力。

視頻

青陽腔 相關視頻

央視青陽腔專題新聞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