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文化故事。[1]
故事內容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壇興起了「駢文」。這是一種講究對仗、聲律和詞藻的文體,全篇以上下對稱的雙句為主,每句四個字或六個字相間,所以也稱「四六文」。駢文發展到後期,越來越講究聲韻對仗的工整,追求華麗的詞藻,運用的典故晦澀難懂,而文章的內容卻很空洞,有時甚至讓人不知所云。
對這種靡麗、不健康的文風,很多有識之士都很反感,提出改革文風。隋朝時,隋文帝甚至下詔要求匡正文風;初唐的魏徵等人,在編寫《隋書》等史書時,都沒有用駢文,相反還在着作中批評了六朝時期的文風。他們主張使用「古文」(指秦漢時所用的散體文),恢復秦漢以前那種自由、質樸、實用的文風。但由於這時期並沒有產生令人信服的佳作,所以他們的主張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和擁護。直到唐德宗時期,着名文學家韓愈、柳宗元以他們優異的散文創作成就和理論主張,使唐代的「古文運動」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的文學改革。
韓愈,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韓家曾是昌黎(在今屬遼寧義縣)地方的望族,所以他又自稱昌黎人,後人則稱他為韓昌黎。韓愈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由長兄韓會撫養。可不久韓會又去世了,留下一個年幼的兒子,小名十二郎。韓愈叔侄是由寡嫂鄭氏撫養長大的,他們過着顛沛流離、含辛茹苦的生活。韓愈從小就學習刻苦,他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就能寫文章。二十歲時他到京師應考,可考了三次都沒考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了進士,那年他已經二十五歲了。十年後,他才得到國子監四門博士(國家最高學府的講官)這一職位,第二年又和柳宗元等人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可他上了《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奏本後,馬上被貶為連州陽山縣令。
韓愈在官場上一直不得意,但在文學上的成就卻越來越大,寫下了《雜說》《師說》等傳誦千古的好文章。在《雜說四》中,他以「伯樂相馬」的典故,批評當政者不懂得識用人才。他們埋沒、摧殘了人才卻又哀嘆世上沒有人才。文中「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已成為精闢的警句和名言。
韓愈的文章有內容、有深度,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他寫的《諫迎佛骨表》,還差點給他招來殺身之禍。那是唐憲宗在位時,由於朝廷給予寺廟、僧侶不納稅等優惠,佛教在我國廣為傳播。憲宗即位後,於公元817年平定了持續三年的淮西節度使叛亂,他便以「太平天子」自居,幻想長命百歲。他聽說鳳翔的法門寺中供奉着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節手指骨,就派了一支人數眾多的隊伍,去法門寺迎取佛骨,放在宮中供奉。韓愈便針對此寫了《諫迎佛骨表》。在表中,他說自古以來的帝王,凡長壽的都不供奉佛,供奉佛的大都短命。唐憲宗讀後大為震怒,要處死他。多虧宰相裴度和其他大臣求情,韓愈才免去一死,但被貶到潮州(治所在今廣東潮州)當刺史。
韓愈寫了三百多篇優秀散文,同時又明確提出了「文道合一」的創作主張,這成為古文運動的核心理論。「文道合一」被後人解釋為「文以載道」,而「道」指的是孔孟之道,也可以寬泛地理解為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性。在這裡,道是主體,是作文的靈魂;文是手段,是宣傳道的工具。
韓愈曾四次進入國子監,從博士一直做到祭酒(相當於國立大學校長)。他向青年學子們宣傳他的文學主張,倡導古文運動。在他的精心扶植下,一代文學新人被培養起來,古文運動的影響也大大擴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