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文公薦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文公薦士》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五。《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唐世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為之助,謂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於譏議,多公而審。亦有脅於權勢,或撓於親故,或累於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賢者臨之則不然,未引試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於胸中矣。

韓文公《與祠部陸員外書》云:「執事與司貢士者相知識,彼之所望於執事者,至而無間,彼之職在乎得人,執事之職在乎進賢,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謂兩得矣。愈之知者,有侯喜、侯雲長、劉述古、韋群玉,《摭言》作紓。此四子者,可以當首薦而極論,期於成而後止可也。沈杞、張弘、《科記》又作弘。尉遲汾、李紳、張後余、李翊,皆出群之才,與之足以收人望,而得才實,主司廣求焉,則以告之可也。往者陸相公司貢士,愈時幸在得中,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原其所以,亦由梁補闕肅、王郎中礎佐之。梁舉八人無有失者,其餘則王皆與謀焉。陸相於王與梁如此不疑也,至今以為美談。」此書在集中不注歲月。案《摭言》云:「貞元十八年,權德輿主文,陸◆員外通榜,韓文公薦十人於◆,權公凡三榜,共放六人,余不出五年內皆捷。」以《登科記》考之,貞元十八年,德輿以中書舍人知舉,放進士二十三人,尉遲汾、侯雲長、韋紓、沈杞、李翊登第。十九年,以禮部侍郎放二十人,侯喜登第。永貞元年,放二十九人,劉述古登第。通三榜,共七十二人,而韓所薦者預其七。元和元年,崔邠下放李紳,二年,又放張後余、張弘。皆與《摭言》合。

陸◆在貞元間,時名最著,韓公敬重之。其《行難》一篇為◆作也,曰:「陸先生之賢聞於天下,是是而非非。自越州召拜祠部,京師之人日造焉。先生曰:『今之用人也不詳,位於朝者,吾取某與某而已,在下者多於朝,凡吾與者若干人。』」又送其刺歙州序曰:「君出刺歙州,朝廷耆舊之賢,都邑游居之良,齊咨涕洟,咸以為不當去。」則◆之以人物為己任久矣。其刺歙以十八年二月,權公放榜時,既以去國,而用其言不替,其不負公議而采人望,蓋與陸宣公同。

韓公與書時,方為四門博士,居百寮底,殊不以其薦為犯分。故公作《權公碑》云:「典貢士,薦士於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即不可信,雖大官勢人交言,一不以綴意。」又云:「前後考第進士,及庭所策試士,踴相躡為宰相達官,其餘布處台閣外府,凡百餘人」梁肅及◆,皆為後進領袖,一時龍門,惜其位不通顯也,豈非汲引善士為當國者所忌乎?韓公又有《答劉正夫書》云:「舉進士者,於先進之門,何所不往?先進之於後輩,苟見其至,寧可以不答其意邪?來者則接之,舉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獨有接後進名。」以是觀之,韓之留意人士可見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韓文公薦士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