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熱咳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熱咳嗽

風熱咳嗽

中醫病症名,為外感咳嗽的一個主要證型。是由機體感受風熱之邪,肺失清肅所致的咳嗽。臨床可見咳嗽,乾咳無痰或痰黃稠,或發熱,汗出惡風,口乾咽痛,鼻流黃涕,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常用用銀翹散,桑菊飲等方。《醫學入門·咳嗽》:「新咳有痰者外感,隨時解散;無痰者便是火熱,只宜清之。」《慎齋遺書·咳嗽》:「咳嗽不一,所因不同也。因於風,宜辛涼以散之,前胡、紫蘇、防風、葛根之屬。因於火,宜清潤之,麥冬、紫菀、花粉、元參之屬。」

病因

因素體火盛,或感覺風熱外邪,首先犯肺,肺失清肅,熱煉津液成痰,故見咳嗽,咳痰黃稠,口乾;風熱之邪侵襲肌表,衛陽受遏,邪正相爭,故身熱惡風;風主疏泄,風熱犯表,皮毛腠理開泄,故出汗;風熱上擾,熏蒸咽喉,故頭痛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侵於肺衛之象。

臨床表現

咳嗽,無痰,或有痰色黃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發熱、汗出,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

辨證施治

1.證候

咳嗽,無痰,或有痰色黃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發熱、汗出,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

2.治則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3.主方

桑菊飲加減。

4.方藥

桑葉菊花薄荷連翹疏風清熱;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貝母枇杷葉清宣肺氣,化痰止咳。

若肺熱內盛,發熱明顯,口渴喜飲,可加黃芩、知母清肺泄熱;風熱上犯,咽喉腫痛明顯,可加山豆根、玄參蟬衣、射干清熱利咽;如熱甚傷津,口乾咽燥,舌質紅,加沙參麥冬天花粉蘆根等生津潤燥。

預防

1.平時注意休息,加強鍛煉,感冒流行季節小心防護,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以免感染。

2.如出現風熱感冒的症狀表現,及時採取措施或到醫院診治,以防風感冒加重導致出現風熱咳嗽。

3.風熱咳嗽早期,忌用收斂鎮咳藥,若誤用可導致肺氣鬱遏,外邪不能外達,反而造成慢性咳嗽,日久難愈。

4.風熱咳嗽飲食宜清淡為主,不宜嗜食辛辣肥甘滋膩,以免助熱生火,加重咳嗽。

5.藥膳

(1)蘆根粥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生薑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藥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時加生薑,稍煮即可,具有清熱化痰、生津的功效。

(2)魚腥草涼拌生食新鮮的魚腥草100~200克,加入調料涼拌後食用,有清熱解毒、化痰的功效。

6.茶飲方可用金銀花泡水,金銀花可用至30~90克煎水代茶頻飲。能清熱解毒,凡屬肺熱咳嗽,包括風熱型感冒咳嗽、大葉性肺炎咳嗽、肺膿瘍咳嗽者,均適宜用。

7.可根據季節選食梨、羅汗果枇杷無花果荸薺等水果,可以清肺熱、化痰止咳。[1]

參考文獻

  1. 甘草搭配薄荷緩解風熱咳嗽,搜狐201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