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餘姚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餘姚城牆為舊餘姚縣城城牆,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餘姚市蘭江街道城區。餘姚城牆原分為規模相近的南北兩城,兩城隔姚江相望,中有通濟橋溝通,今僅存北城南門城樓舜江樓、樓基處城牆及南城南門南溟門城門洞。

歷史

餘姚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縣,初屬會稽郡,後相繼屬越州紹興府。東漢建安五年(200)吳將朱然任餘姚長時主持修建北城城牆,位於姚江北岸、龍泉山以東,城圍一里二百五十步,高一丈,厚兩丈。元至正十七年(1375)方國珍率眾擴建,逾月而成,將城西龍泉山圍入,城圍一千四百六十五丈,高一丈八尺,城基寬兩丈,內外均為石砌。明洪武二十年(1387)湯和命紹興後所千戶孫仁增修,並置千戶所守城(正統時廢),嘉靖時重修。清順治十五年(1685)增高城垣,乾隆、咸豐時重修[1]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連年倭寇侵擾,北城不能容納避亂鄉民,而此時姚江南岸已人口繁多,且為學宮所在,於是邑人呂本上疏請於姚江南岸再築一城,次年建成,城圍一千四百四十餘丈[2]

民國十九年(1930)、二十七年(1938)先後奉命拆除城牆,牆基闢為馬路,其中1930年拆除今北濱江段(東起和鳴橋、西至牌軒下,保留舜江樓樓基處城牆),1938年拆盡南北兩城,北城牆基現為北濱江路、三官堂路、舜水路、南河沿路等,南城牆基現為城下路、舜水路、南濱江路等,現狀僅北城南門齊政門城樓舜江樓及樓基處城牆原址保存,此外南城南門南溟門的城門洞被拆除後由邑人邵之傳等遷至城南潭家嶺重建(今譚家嶺村譚家嶺茶場的小山頂上[3][4]),題額為瓜瓞亭[5][6]

規劃與建築

北城共設陸門5座,東為通德門,西為龍泉門,南為齊政門,西北為武勝門,東北為後清門,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修時改通德門為澄清門,龍泉門為迎恩門,後清門為候青門,連接齊政門和候青門的虞宦街為北城內主要的商業街(民國時以王陽明詔贈新建侯改名為新建路);水門3座,分別為小南門(俗稱新陸門,位於齊政門西側)、東水閶和西水閶(分別位於候青門東西兩側)[1]

北城內主要建築有餘姚縣署(已不存)、城隍廟、試院(已不存)、龍泉寺龍山書院瑞雲樓(王陽明故居)等,其中縣署位於齊政門內、秘圖山南麓(原縣東街、縣西街,今府前路),前堂後宅,中有荷花池相隔(圖),東西分別為典史署和縣丞署,縣署的創建與縣城同時,其作為餘姚縣(市)治所的歷史直至1995年餘姚市人民政府遷址最良江畔的蘭江路為止[5]。縣署東有城隍廟、試院、巡防署、城守署(與巡防署均在今縣東街一帶)和都司署(原都司前,今工人路北)等。城內西南為龍泉山(今龍山公園),山南麓有龍泉寺、龍山書院及數座祠堂(包括祭祀嚴光的子陵祠,祭祀謝遷的文正祠,祭祀孫燧的忠烈祠,祭祀呂本的文安祠等),城內西北角為校場(今山後新村西北部)。

南城共設陸門4座,東為東泰門,西為西成門,南為南明門(後改稱南溟門),北為北固門,南北兩門筆直相對,連接兩座城門的直街為南城內主要的商業街(抗戰初期以黃宗羲號改名為南雷路),南城北門北固門城樓(枕江樓)又與北城南門齊政門城樓(舜江樓)隔江相峙;小陸門2座,分別為恩波門、流澤門(分別位於北固門東西兩側,後改稱東旱門、西旱門);水門初建時為2座,分別為左通門(位於北固門東側)和右達門(位於西旱門西側,門外為大黃橋),後陸續增開巽水門(位於南明門東側,為萬曆二十三年(1595)增設,以引水入學宮前)和小黃橋水門(位於右達門西側,門外為小黃橋)[2]

南城內主要建築有學宮(餘姚縣學文廟,主體建築已不存,僅存泮橋,已遷至龍泉山北麓青少年宮後[7])、趙考古祠宰輔第(呂本故居)等,其中學宮位於學弄(今學前街實驗小學東首),前廟後學,東有教諭署、訓導署,廟前泮池與河相通(圖)


參考文獻

  1. 1.0 1.1 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孫德祖等纂,《光緒餘姚縣誌·卷三·城池》:縣城始築於吳將朱然,圍一里二百五十步,高一丈,厚倍之(嘉泰會稽志 乾隆志雲建江北岸,康熙志引水經注云江水東徑緒山南,又東徑餘姚縣,故城南。案緒山即龍泉山,斯時縣城尚未包山,可知故城必在今城之東,稍有遷徙矣)。元至正十七年秋方國珍復城之,凡一千四百六十五丈,延袤九里,高一丈八尺,基廣二丈(乾隆志城周九里三分,內外皆石砌,女牆一千有一,案今女牆實一千八十有二)。陸門五,東通德(原注今改澄清)、西龍泉(原注今改迎恩),南齊政,北武勝、後清(乾隆志作候青),水門三(案東、西水倉門各一,其一在齊政門西,曰小南門,俗呼新陸門,內外皆有橋,通潮汐,與兩水倉合流。今內外兩橋連城門為一,其上為通衢,下僅通小舟矣),四面環江為濠,可通舟楫。明洪武二十年大將軍湯和略地東浙,以餘姚要害,宜宿重兵,用制險塞,命紹興後所千戶孫仁增治壘堞,仍置千戶所守御之。正統六年邑人李應吉以為不便,奏乞罷所。嘉靖中城漸圮,知縣鄭存仁李伯生相繼繕葺,日益完飭。國朝順治十五年增高並堵,乾隆二十七年欽奉上諭,城垣為保衛民生,允宜鞏固,如有坍塌,分別次第興修。三十二年知縣多澤厚勘估間段,詳修共七十八段,工長二百餘丈,領帑四千一百十五兩,四十二年候青門迆西矬陷三十餘丈,知縣唐若瀛捐俸繕葺。咸豐十一年陷於粵寇,內外城身間有闕齾,寇退知縣陶雲升擇要補築。
  2. 2.0 2.1 《光緒餘姚縣誌·卷三·城池》:江南城,嘉靖三十六年以比歲患倭,各鄉震恐,避兵者北城不能容,且江之南生齒繁衍,學宮在焉,邑人少保呂本疏請城江南,報可,遂城之,周一千四百四十丈有奇,陸門四,東泰、西成、南明、北固,小陸門二,恩波,流澤,水門二,左通、右達(萬曆三十二年知縣馬從龍以諸生言,又於城之南開水門一,引九曲水入學宮之前,名為巽水門)。四門之上皆有重樓,而北固樓枕江與舊城舜江樓相直,通濟橋亘其中,南北皆為月城,通兩城為一。初擬設兵,以通判領之,比竟中寢。國朝順治十五年增修。
  3. 《瓜瓞亭》.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15-07-27]. 
  4. 《茶山頂上瓜瓞亭原是餘姚古城門 嘉靖年間為抗倭而建》. 中國寧波網. [2015-07-26]. 
  5. 5.0 5.1 《餘姚城市沿革》. 餘姚市史志辦公室. [2015-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6). 
  6. 《古城簡介》. 餘姚地名網. [2015-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5). 
  7. 《寧波的孔廟與學宮:舊時的寧波就有8座孔廟學宮》. 中國寧波網. [201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