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泡的氣味(梁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泡的氣味》是中國當代作家梁木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香泡的氣味
臨近年關,我到山裡的一戶農家走親,在中飯的酒桌上,主人甚是熱情,他用自家土製的糧食燒酒,一個勁地勸喝勸干,我被他們十二分的熱情所感動,酒過兩巡就把握不住了,醉倒在桌子上,一瞬間迷迷糊糊的。不知什麼時候,一股特別的芳香悄悄地向我襲來,頭腦立馬清醒了些。原來,東家拿出一個金燦燦的香泡,剖開之後,清香撲鼻,還呈現出一瓣一瓣粉色的果肉來,只幾瓣下肚,就覺得好多了,我不禁感嘆:這就是香泡的功勞,這就是家鄉的氣味!
這久違的香泡氣味,讓我猛然想起了數十年前的往事。那時候,我還在生產隊務農,村上的小隊長,在一個臘月里,要迎娶一位幾公里外的山姑娘,我正當十八九的童男,自然也被邀請為男方「抬箱」隊伍的一員(女方的嫁妝一般都用漆紅的木箱疊裝)。在新娘家酒足飯飽後,我們一幫人進行了分工:有與女方家談判禮錢的,有協助搬移嫁妝的,也有綑紮紅木箱的。臨起花轎時間,新娘的母親認為吉時已到,就給我們每人送上一顆碗大的果子說:「你們辛苦了,這個香泡就當做路上的茶水吧。」看着這金黃色的果子,聞着那清新、酸甜、綿長的氣味,我怎麼也捨不得吃,一路馬不停蹄地把嫁妝抬到了新郎的家。晚上,我小心翼翼地把香泡放在了自己的住房裡,到了來年的正月,香泡仍擺放在書桌上,偶爾看看嗅嗅,不想去破開她,以至於,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房間裡都流動着香泡的清香味。
在我國的許多鄉村,香泡是婚嫁中不可或缺的信物。每當姑娘要出嫁,家長就提前採摘質量上乘的香泡,存放在家中,等到嫁女的那一天,嫁妝配齊後,就在每隻婚嫁的紅色木箱裡,鄭重地放上一顆金黃悠香的香泡。也許是因為,香泡不僅有芒果的香味,而且還有檸檬的酸味,能為新家的婚房清新空氣、規避邪氣,給家中帶來好的兆頭;也讓一對新人從此和睦相處、回味無窮。據說,在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風俗中,用於婚慶壓箱的香泡,還是傳宗接代的吉祥物,具有祝願早生貴子、多子多福的意義。
香泡樹,也是一種常綠的喬木,葉大又茂盛,春天,她開着一朵朵潔白的小花;夏天,她結出一個個小皮球似的果;即使到了秋天,香泡的樹和果仍然滿滿春意;待到冬天,成熟的香泡果又像藍球一樣高高掛在樹上,在陽光照耀下更是人見人愛。這種自然界難得可愛的綠化樹,常常作為美化庭院的首選,是人們鄉愁記憶中的風景,上世紀三十年代,陳毅將軍來到開化縣華埠鎮小駐,他曾經在一棵香泡樹下向當地群眾宣講革命道理,發動青年參加新四軍,因而,這棵香泡樹被作為紅色紀念樹,人們一直細心地呵護着她,經常去拜訪她。如今,這株革命的香泡樹,茂盛得已經遮住了大半個院子,枝頭高過了屋頂,正應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我的老家門前也有一棵香泡樹,就在木槿籬笆的旁邊,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好不好,抽空一定得去看看。故鄉,就是一個人行走天地間扯不斷的根,就像香泡樹一樣,哪怕在她的樹底下小憩一會兒,聞聞她的氣息,那也是鄉愁的況味!
作者簡介
梁木,男,江蘇三強律師事務所律師,蘇州大學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