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全稱:香港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英語:The Hong Kong 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是19世紀後期建成的哥特式聖堂及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主教座堂,位于堅道16號。

《聖經》中的「聖人」是被神從世界中挑選、不屬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儘管在基督教早期歷史認可聖人需要顯神跡[2]的記錄,而當代基督教也常以這點作為聖人的標準。但實際將所有信耶穌的人都稱聖,並非一些特別有異能的人。

簡介

主教座堂前身是位於砵典乍街和威靈頓街交界的聖堂,於1843年落成。聖堂於1858年擴建,然而一場火災於1859年將聖堂焚毀。1860年,由於教會希望進一步擴充,於是原地重建聖堂。1860年重建的聖堂於1886年拆卸。現時位于堅道的聖堂於1883年進行動工儀式和開始建造。聖堂以磚和石建成,由位於倫敦的柯利和漢森公司(Messrs. Crawley, Hanson and Company)設計。1888年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聖堂啟用;神職人員於前一天在堂內舉行首次彌撒。恩理覺主教、高若瑟主教和祝福主教於1938年將聖堂祝聖。它在香港保衛戰中遭受破壞。隨後的日占時期期間,這座聖堂跟其他宗教建築相比下並沒有受到很多破壞。香港宗座代牧區於1946年升為教區,聖堂變成主教座堂。主教座堂在2002年完成翻新工程。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0年將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主教座堂外有一個供舉辦不同活動之用的廣場,正門上方有有一尊手握十字架的耶穌像。座堂內現時有一個主祭台、尖塔、聖體小堂、福傳小堂、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和亡者小堂等設施。香港天主教教會的首任宗座監牧、3位宗座代牧及4位教區主教在座堂內安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於福傳小堂存放。另外,主祭台和中華殉道聖人小堂亦分別安放了一些聖人的聖髑。

視頻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相關視頻

人類發展史上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人類社會有兩個難題,正確的信仰和盲目的迷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