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

圖片來自數位島嶼


馬公市第三水源地一千噸配水塔,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供水系統水塔,2002年(民國91年)12月13日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2002年(民國91年)12月13日此水塔登錄為澎湖縣歷史建築。根據《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記載,第三水源地深水井大都已停用,只剩下第一賓館庭園內北側的16號深水井尚在服役;此配水塔也不再貯存深水井水源,而是連接自來水公司管線、做為調節功能。[1]

目錄

歷史發展

澎湖居民自古以井水作為民生用水來源,日治時期由於馬公港被指定為特別貿易港中介台灣與中國大陸、馬公要港部進駐等因素,馬公經濟、交通快速發展,但也暴露出傳統城鎮髒亂狹隘、人口流動引起疾病傳染等問題,使政府開始推動公共建設、公共衛生措施,建立現代化供水系統即為其中之。日治時期建立了第一水源地(參見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第二水源地(位於文澳)、馬公水道等設施,1934年(昭和9年)12月時一天可以供水1300立方公尺、供10000人使用1"。

戰後時期1945年(民國34年)時馬公自來水用戶有687戶,裝表率為94.2%,但由於第一水源地部分水井無法使用、用水人口增加、曾發生水荒等因素,政府陸續開鑿深水井。1960年(民國49年)馬公鎮自來水廠於第一賓館附近鑿新水井,並於介壽路和民族路路口處設置第三水源地,配置直徑10公尺、高17公尺、可貯水1000噸(1000立方公尺)的1座配水塔,先以馬達抽送水源至17公尺高的配水塔貯水槽中貯存,再運用地勢高低差及水壓將水配送到馬公市區 。第三水源地於1963年(民國52年)完工,使馬公市區可以全日供水,不過因為水量只能應付需求,政府仍持續開鑿深井、建設水庫,如成功水庫興仁水庫東衛水庫等。


張玉璜,《媽宮(1604-1945):一個臺灣傳統城鎮空間現代化變遷之研究》

  • 蔡興達,《日治時代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系統創建歷史沿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