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仁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仁興(1904-1947),1904年9月26日出生於河北省平鄉縣後張范村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里。父親馬乾元是村中私塾老師,馬仁興是馬家長子。他8歲時上本村小學讀書。他的祖父是一位急公好義、博學多識的讀書人,經常給他講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的傳奇故事,他為英雄們的壯舉所感動,決心好好學習,立志報國。年方14,就能獨立寫出布局嚴謹的好文章,能寫一手清秀飄逸剛柔相濟的蘭亭體書法,能畫松竹梅水墨畫。靠着勤奮自學,成為本村中小有名氣的「秀才」。

馬仁興
馬仁興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904年
河北省平鄉縣
逝世 1947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軍人
信仰 共產黨

人物生平

馬仁興,號興齋,男,漢族,1904年生於河北省平鄉縣後張范村,一個農村教師家庭。他從少年就好學上進,立志報國。[1] 1919年,馬仁興在父親的支持下,第一次從家鄉出走,奔赴陝軍第三混成旅當兵。 1924年初返鄉,為生計所迫,半年後從軍,在大名府的軍隊裡當文書,這支部隊後來改編為國民革命暫編第三軍。從此,馬仁興成為一名職業軍人。[2] 1926年北伐戰爭期間,馬仁興已從開封軍官學校畢業,擔任軍政治部宣傳員。 1930年,他任馮玉祥西北軍第一軍騎兵第二師團政訓處處長,晝夜在前線做反蔣的政治宣傳鼓動工作。 1938年10月,馬仁興經汪治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於1941年4月14日率部隊在山西省陵川縣舉行起義。並向全國發表了"反對內戰,爭取團結抗日"的通電。起義後,馬仁興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冀察晉軍區騎兵第二團,馬仁興任團長。[3] 1945年8月在瀋陽市組建東北保安第一旅,馬仁興任旅長。 1946年4月,四平保衛戰外線戰鬥和內線戰鬥相繼展開。馬仁興時任四平衛戍司令部司令員、中共四平市委委員,他面對強敵,指揮若定,僅以兩個團的兵力,同敵人的一個軍作戰,創造了裝備低劣、兵力少而抗擊全副美械中央軍"王牌"新一軍33個晝夜的光輝戰例。因而,一再受到中央軍委、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傳令嘉獎。[4]

戒馬生涯

1919年,馬仁興15歲,在父親的支持下,他第一次離開家鄉,來到陝軍第三混成旅當兵。1924年到大名投奔到國民第三軍充任文書。從此,馬仁興成為一名職業軍人。1925年,馮玉祥將軍在信陽將該部改編為國民軍暫編第三軍。馬仁興隨着這支隊伍參加了聲勢浩大的北伐戰爭。1926年11月,馬仁興考入第三軍所辦的政治軍事軍官學校。這所學校里有不少進步的愛國青年,其中李若墨、李茂林等人還是中共地下黨員,他們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使馬仁興的政治思想覺悟逐步得到提高。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批工農群眾、愛國志士、共產黨員被其屠殺。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決裂,北伐戰爭中途夭折,馬仁興所在部隊的共產黨人奉命轉移進行地下活動。1930年,蔣介石培植嫡系勢力,排斥異己的險惡用心已路人皆知。因而,馮玉祥、閻錫山率先反蔣,爆發了七個月的蔣、馮、閻中原大戰。馬仁興時任馮玉祥西北軍第一軍騎兵第二師團政訓處處長,晝夜在前線做反蔣的政治宣傳鼓動工作。馮玉祥戰敗後,騎兵第二師被蔣介石收編,改稱騎兵第三師,馬仁興任騎兵第三師團參謀長,後升為師參謀長。此後,騎三師駐防江蘇豐寧縣。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人民要求抗日之聲鼎沸,蔣介石卻堅持不抵抗政策,置東北淪陷於不顧,調東北軍進關「剿共」,把東北大好河山拱手讓給日本帝國主義。對此,馬仁興極為憤慨。1932年,因部隊缺糧,馬仁興率隨員找國民黨豐寧縣縣黨部求其協助解決。縣黨部書記長以系「雜牌軍」為藉口,拒不供應。馬仁興在憤怒之下將其捆綁起來,關押在師部。南京國民政府軍政部認為騎兵三師有暴動跡象,後派員查明系因糧草供應問題與地方發生矛盾,並非「譁變」,責令馬仁興立即釋放被關押人員。不久,騎兵三師番號被取消,改變為騎兵第十四旅,馬仁興降為該旅二十八團上校團長。這使馬仁興對國民黨更加失去信心。蔣介石的倒行逆施,促使馬仁興愈益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更加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此後數年,他常同二三知己在軍營中秘密閱讀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著作和其他傳播進步思想的書刊,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革命人生觀逐漸形成。

1938年,對馬仁興來說,是他人生道路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這年10月,騎兵十四旅轉戰到河南周口地區,八路軍豫東支隊彭雲楓司令員派到十四旅任聯絡員的中共地下黨員汪治,經多方考察和了解,介紹馬仁興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馬仁興開始了他新的革命生涯。1940年4月14日,在當時擔任抗大總教育長的何長工的直接布置下,馬仁興率部在河南林縣舉行起義,奔赴解放區,和八路軍總部接應的部隊會師於山西省黎城縣護泉鎮。在八路軍舉行的歡迎大會上,馬仁興以騎兵十四旅二十八團團長的名義,向全國發表了「反對內戰,爭取團結抗日」的通電,並即席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講,無情地揭露了蔣介石投降賣國,大搞「磨擦」,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罪行,熱情歌頌中國共產黨團結全國人民積極抗日的政策,表示今後要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為抗日戰爭最後勝利而戰。會後,朱德、彭德懷、左權、徐向前、聶榮臻等領導一一同他握手,對他的行動給予了高度的讚譽,祝賀他加入人民軍隊。起義後,馬仁興部隊改編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騎兵第二團,又稱冀中騎兵團。馬仁興仍任團長,歸呂正操指揮。之後,馬仁興率領這支鐵騎馳騁於冀中、晉察冀、冀南、晉綏各地,採用機動靈活的戰術,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為了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保衛抗戰得來的果實,馬仁興帶領部隊隨呂正操司令員和林楓政委來到東北。到東北後,部隊在瀋陽以保安部隊名義編成保安一、二、三旅。馬仁興任保一旅旅長。此後,蔣介石派軍隊向東北解放區大舉進攻,馬仁興率領保一旅指戰員轉戰於遼吉各地。1946年3月17日,東北人民解放軍解放四平,殲滅被國民黨收編的偽滿「鐵石部隊」一個連及土匪武裝3000餘人,俘國民黨遼北省政府主席劉翰東、遼北省警察總隊隊長張東楷和匪首王大化、王耀東等國民黨要員,及敵保安部隊官佐多人。四平解放後,遼西省委及遼西二地委重新組建了四平市領導機構,建立了臨時中共四平市委員會和四平市衛戍司令部,馬仁興擔任了衛戍司令,負責四平市內的城防工作。

1946年4月,國民黨主力部隊從瀋陽繼續北犯,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指示東北民主聯軍要在四平一帶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給國共和平談判和建立北滿、西滿、東滿根據地創造條件。於是,四平保衛戰外線戰鬥和內線戰鬥相繼展開。此刻,身為四平城防衛戍司令的馬仁興,深感肩上擔子的重量,為了保衛四平,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馬仁興多次召開幹部會、群英會,分析敵我之長短。大戰之前,馬仁興幾乎跑遍了四平的每一處,他結合自己的調查,寫出了「四平戰鬥防禦計劃」。在計劃中對四平周圍的地理環境作了詳細的介紹,指出我軍保衛四平的有利條件和實施辦法。還對戰術的運用、火力的配備,都做了周密的部署,戰鬥形式以小組為單位,重機槍、炮彈筒多數配備,集中使用,每小組應有一挺輕機槍。如敵未發覺和敵數量少,不必射擊過早,應待敵到相當距離突然襲擊,給敵以重創。馬仁興的詳細調查、精闢分析和周密部署給全體指戰員增添了極大勇氣和信心。在四平保衛戰中,馬仁興指揮兩個團,同敵一個軍作戰,創造了裝備低劣、兵力較少而抗擊全副美械中央軍「王牌」新一軍33個晝夜的光輝戰例。因而,一再受到中央軍委、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傳令嘉獎。

四平保衛戰後,馬仁興率保一旅向西北轉移,在瞻榆、茂林一帶進行休整。在部隊減員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馬仁興帶領戰士們開展練兵活動,擴充整編隊伍,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使保一旅在很短的時間內,官兵素質和戰術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保衛戰後,保一旅在馬仁興的指揮下,先後參加了毛城子、榆樹台、開魯、通遼、茂林、保康、庫倫、長嶺、雙山等數十次大小不一的戰鬥,取得了累累戰果,鞏固了後方根據地。1947年3月,保一旅被編為西滿縱隊獨立一師(1947年8月後稱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十九師),馬仁興升任師長。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強大的夏季攻勢,馬仁興率獨立一師參加了殲敵戰鬥。6月,他率領全師參加四平攻堅戰(三戰四平),擔負從城西北角打開突破口的戰鬥任務。此次戰鬥是東北解放戰爭史上的一次惡仗。敵守軍設防堅固,整座城市明碉暗堡比比皆是,地雷絆網處處有之。敵軍將四平劃為五個守備區,各守備區均有腹廓及核心工事,並在工事間構築據點嚴密的縱深工事,相互間構成帶式陣地,網狀配備,火力交叉。戰鬥打響後,馬仁興親臨前線指揮,率全師擔負主攻,16日進攻城內。以後數日晝夜巷戰,逐樓逐路爭奪,21日與兄弟部隊勝利會師。四平路西敵人全部被我肅清。接着,馬仁興又率部配合兄弟部隊從路西北側向路東之敵發起進攻。隨着解放軍攻占範圍的擴大,敵防守區域越來越小,敵兵力密度隨之增大。敵龜縮在路東,拚命頑抗,他們憑藉油化工廠、火磨廠等高大建築物集中火力封鎖解放軍進攻路線,造成馬仁興師僅十幾分鐘就傷亡600餘人。上級得知情況後,決定馬仁興師撤出戰鬥休整,準備打援。就在等待交接陣地時,馬仁興身中流彈,不幸犧牲於師前線指揮所(位於鐵西二里平齊鐵路線附近),時為1947年6月23日晚8時左右,年僅43歲。

1948年,在中共遼吉省委所在地白城市(今吉林省白城市)修建仁興體育場和馬仁興將軍紀念碑,碑的東壁鐫刻陶鑄同志的題詞:「四平名將,遼吉功臣,建場紀念,無上光榮。」西壁鐫刻鄧華的題詞:「馬仁興同志,你的血流在遼吉的大地上,灌溉了人民的幸福之花,遼吉人民將永遠懷念你。」在齊齊哈爾市區西滿烈士陵園修建「馬仁興墓」。在四平,為了紀念馬仁興師長,四平市政府將最繁華的四道街(原共榮大街)命名為「仁興街」,將成立最早的一座小學命名為「仁興小學」。[5]

參考文獻

  1. 馬仁興來源淘名人
  2. 馬仁興來源淘名人
  3. 馬仁興來源淘名人
  4. 馬仁興來源淘名人
  5. 馬仁興,中華英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