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來食螺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來食螺龜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馬來食螺龜

界:動物界

龜鱉目

澤龜科

馬來龜屬爬行動物

馬來食螺龜,為龜鱉目澤龜科馬來龜屬爬行動物。 [1]

簡介

馬來食螺龜:別名馬來龜_蝸牛龜_食螺龜_食蝸龜_裙邊龜,為龜鱉目、澤龜科、馬來龜屬爬行動物,原產於亞洲南部柬埔寨、印尼、老撾、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棲息於水流緩慢的河川、溪流、沼澤、稻田中,以水生蝸牛,淡水螺類,蛤蜆貝類為主食,偶爾捕食水生昆蟲或蝦蟹。

頭較寬大,頂部呈黑色,邊緣有一V型白色條紋,過眼框上部延伸到頸部,且條紋逐漸變粗。它膽怯的性格及特殊的食性使得人工飼養難度較大,且適應性較弱,飼養初期儘量不要驚擾,開口後還要經常提供甲殼類食物。

科目分類:澤龜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黑色_黃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28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4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肉食

馬來食螺龜形態特徵

全長20-28cm,背甲長16-21cm。吻鈍,眼部周圍被白色眼線包圍,似戴一眼鏡。鼻孔處有四條白色縱條紋。自眼眶前端有一黃白色斑點,且斑點下端有一黃白色斜條紋,過眼眶下延伸到頸部,且逐漸變粗。上頜中央呈A型,下頜中央有2條白色粗條紋,延伸到頸部,頸部呈黑色,有數條,粗細不一的縱條紋。背甲黑色,中央3條脊棱較明顯。腹甲黃色,每塊盾片上有大黑斑塊。四肢黑色,邊緣有黃白。色縱條紋,指、趾間具蹼。

馬來食螺龜生活習性

性情溫和且膽怯。

馬來食螺龜飼養方法

喜暖怕寒,飼養箱需塑料或玻璃缸,體型7-12倍大,高度應超過背甲長度1倍,以免龜爬出。鋪上塑料草皮,草皮上適當壓一些鵝卵石。水深度1-2cm。長期整體泡水容易爛甲爛爪死亡。每兩天換一次水。可投餵福壽螺、田螺,一定要活的。將螺肉取出,一次放入一個螺肉(太多螺肉容易在水中混入過多的螺肉氣味使得烏龜無法辨識食物),人走開不要看它,一般3天內開食,3天不開食的基本上就不會開食。18℃左右停食,15℃以下逐漸進入冬眠,冬季溫度不能長期處於10℃以下,否則易出現直腸阻塞等症。

馬來食螺龜雌雄分辨

雌、雄的腹甲中央均平坦,無凹陷。鑑別時依據尾部的形狀,尾粗且長的龜為雄性,反之則為雌性。

馬來食螺龜繁殖方式

雌性每次可以產下3-6顆蛋,在29℃的溫度之下約70-90天可以孵化。

參考來源

  1. 馬來食螺龜,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