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食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驢食草 |
紅豆草花色粉紅艷麗,飼用價值可與紫花苜蓿媲美,故有"牧草皇后"之稱。我國新疆天山和阿爾泰山北麓都有野生種分布。目前國內栽培的全是引進種,主要是普通紅豆草和高加索紅豆草。前者原產法國,後者原產蘇聯。現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都有大面積的栽培。國內種植較多的省市區有內蒙古、新疆、陝西、寧夏、青海。甘肅農業大學等單位還選育出對甘肅生境有較強的適應性的甘肅紅豆草。
基本內容
界:植物界
目:薔薇目
科: 豆科
屬: 驢食草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莖直立,中空,被向上貼伏的短柔毛。小葉13-19,幾無小葉柄;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0-30毫米,寬4-10毫米,上面無毛,下面被貼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明顯超出葉層;花多數,長9-11毫米,具l毫米左右的短花梗;萼鍾狀,長6-8毫米,萼齒披針狀鑽形,長為萼筒的2-2.5倍,下萼齒較短;花冠玫瑰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長為旗瓣的1/4,龍骨瓣與瓣約等長;子房密被貼伏柔毛。莢果具1個節莢,節莢半圓形,上部邊緣具或尖或鈍的刺。
生長環境
驢食草屬於嚴格的異花授粉植物,其雌蕊較長,柱頭超過花葯,雌雄蕊成熟時間不一致,雄性先熟,因而自花不育,即使人為控制自花授粉結實後,其後代的生活也會顯著減退。在自然狀態下,結實率較低,一般只在50%左右。
驢食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可在乾燥瘠薄,土粒粗大的砂礫、沙壤土和白堊土上栽培生長。它有發達的根系,主根粗狀,側根很多,播種當年主根生長很快,生長二年在50~70厘米深土層以內,側根重量占總根量的80%以上,在富含石灰質的土壤,疏鬆的碳酸鹽土壤和肥沃的田間生長極好。在酸性土,沼澤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適宜栽培。在乾旱地區適宜栽培利用。
1.生長特性 在適宜的條件下,播種3-4天後即可發芽,6-7天出土,子葉出土後5-10天長出第一片真葉。在甘肅河西走廊栽培,生長快,開花早,播種當年即可結子。在甘肅黃羊鎮4月初播種,7月上旬開花,8月中旬種子成熟。第二年一般在3月中旬返青,較紫花苜蓿約早1周,比紅三葉約早2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自然條件下,4月末播種,當年也能開花、結子,但種子不甚飽滿,第二年4月中旬返青,5月下旬現蕾,6月上旬開花,7月上旬種子成熟,由返青至成熟約90天,是豆科牧草中較為早熟的品種。南京地區秋季播種,第二年4月初開始迅速生長,4月中旬現蕾,5月初開花,6月上中旬種子成熟。在貴陽市10月中旬播種,下旬出苗,翌年4月中旬開花,5月底種子成熟。
2.異花授粉 自交結實率低,即使在人為條件下控制自花授粉,其後代的生活力也顯著減退。成熟的花粉粒,在5小時內有授粉能力,雌蕊授粉能力可保持2天。在大田生產條件下,授粉率的高低,取決於傳粉昆蟲的多寡,如開花期遇上高溫、多雨也會影響授粉。在自然條件下,紅豆草結實率一般為30%左右,故提高紅豆草的結實率,是種子生產的重要問題。種子喪失發芽能力較快,一般貯存5年以上的種子就不宜作播種使用。
3.根系強大 據測定,生長一年的根系分布在2厘米的耕作層內,留在土壤中的鮮根每公頃為12.5噸;生長二年的根量倍增,每公頃可產鮮根40.5噸,為第一年的3倍多,如果加上底層中的殘留根量,總重超過了地上部分。因此,種植紅豆草的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良好前作,在乾旱地區的輪作倒茬和耕作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