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老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驪山老母 (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名) 驪山老母,又稱黎山老母,驪山姥。為華胥氏所生,伏羲與女媧是其兄弟姐妹,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女仙。在道教崇奉的女仙中,地位崇高。傳說驪山老母居於驪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道觀中都供奉有她的聖像,今陝西臨潼驪山半山腰專門建有驪山老母殿用於供奉。 黎山老母姓氏與來歷不詳。為天地正氣智慧的化身,常在天地善惡轉化的時候,以神秘身份化現示相,為人指點迷津、傳授秘籍法要、救苦救難,因而廣被世人崇奉。 一說,殷周之間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親附於周,為諸侯所推服,唐宋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張壽王言:「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 《白蛇傳奇》里寫了白素貞是黎山老母的弟子。
供奉道場
在西安以東30公里的驪山第二峰上。這是一座歷史悠久,殿宇恢宏的巨型宮觀驪山老母宮,這裡供奉着聞名遐爾的人類始祖驪山老母。 驪山老母宮由商朝時期的女媧祠衍化而來。在秦代、唐朝廣德元年、明朝萬曆年間、清朝順治時期、共和國建國初期曾經先後數次增修或擴建。2001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重修後,才成就了如今肅穆莊嚴、規模宏大的道觀群體。
驪山老母宮坐北面南,占地20餘畝,殿堂房舍100多間,三節庭院。依次為山門、三霄殿、老母殿和甲子殿,配以東財神殿、西文昌殿,殿後廊房,古樹名木。 老母大殿外西南角有一株蓊蓊鬱郁的老皂莢樹。據《華清池史話》記述:斯樹是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在長生殿愛情盟誓後,兩人於此親手栽植的笫一棵樹。古樹歷經千年風雨刀霜,依然盤根錯節。 驪山老母宮中有兩口巨形鐵鍋、鐵缸,均被列入了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對象。鐵鍋、鐵缸均是明萬曆戊子年鑄造。鐵鍋高0,73米,徑口1.25米,重750公斤;鐵缸高1.29米,徑口1.08米,重1500斤,是古代老母宮廟會期間給朝山香客煮粥和盛水之用,也像征着道家水火既濟,陰陽和諧之意。 每年的陰曆6月13日,是驪山老母紀念日。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每年6月11至15日被立為驪山廟會。每至是時,前來朝山拜母的香客遊人,千千萬萬,日以繼夜,繹絡於途,歌唱於野,頌讚于山,祈福求子,聲聞繡嶺。每月的初一、十五前往老母殿燒香求福者,更是人山人海,香火升騰。
典籍記載
《集仙錄》所載:「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華絕代,嘗作閣道於驪山。秦始皇游驪山遇之,驚其艷,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懲,乃罷。自此之後化為老嫗,人遂以老母稱之」。 在小說《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里,黎山老母曾與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四人一起,變成美女來考驗唐僧師徒四人的求道之心。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八引《集仙錄》略謂: 唐代李筌好神仙之道,在嵩山,得黃帝《陰符經》,抄讀數千遍,但不曉其義。在驪山下,遇一老母,為李筌說《陰符經》玄義。講畢,為時已久,母曰:「觀子若有飢色,吾有麥飯,相與為食。」因自袖中出一瓢,令筌於谷中取水。水既滿,瓢忽沉泉中。筌回原處,老母已不見,只見麥飯數升,筌食麥飯後,絕粒。後入山訪道,不知所終。 另一說,殷周之間有驪山女,為戎胥軒妻,親附於周,為諸侯所推服,唐宋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 小說或戲曲中多作「黎山老母」。如傳說中的女將樊犁花,即為黎山老母的弟子。[1]
《史記.秦本紀》:「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湡,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驪山老母玄妙真經》這一版本中則稱,老母乃斗姥所化,是上八洞古仙女中的第七柱,是上古時代的神仙。 清俞樾《小浮梅閒話》云:「驪山老母,亦有其人,非烏有也 《太平廣記》卷六十三引《集仙傳》記其事。略云: 「驪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歷名山,博採方術,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黃帝陰符》本,筌抄讀數千遍,竟不曉其義理。因入秦,至驪山下,逢一老母,鬢髻當頂,余發半垂,敝衣扶杖,神壯甚異。路旁見遺火燒樹,因自言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尅。』筌聞之驚,前問曰:『此《黃帝陰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三元一周,計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計一千八十年矣。』」於是命李筌坐樹下,為其說《陰符》之義。謂:「《陰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樞,豈人間之常典!」遂對《陰符經》之出世和內容,進行長篇解說。「言訖,謂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麥飯,相與為食。袖中出一瓢,令筌於谷中取水,飄忽重百餘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卻至樹下,失姥所在,唯於石上留麥飯數升。」筌乃食麥飯而歸。此從絕粒求道,注《陰符經》,著《太白陰經》行於世。 清俞樾《小浮梅閒話》云:「驪山老母,實有其人,非烏有也。 《史記·秦本紀》:'申侯言於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漢書·律曆志》載張壽王言:「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考驪山女為戎胥軒妻,正當商、周之間,意其為人,必有非常材藝,為諸侯所推服,故後世傳聞有『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後遂以為女仙,尊為『老母』。 《神仙感遇傳》載唐少室書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黃帝陰符經》,遇驪山老母,指授秘要。宋鄭所南有《驪山老母磨鐵杵欲作繡針圖》詩。小說所稱,非無自矣。按俞樾是從典籍角度,指出驪山老母之所本,並非認定為實有其人。驪山老母為道教尊奉的神仙,則由來已久。 楊景賢撰寫的《西遊記》雜劇里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 《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盜取仙丹被困求饒時說自己曾拜在驪山老母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