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骨齒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骨齒鳥
圖片來自alchetron

骨齒鳥學名Osteodontornis)是一滅絕海鳥。其下只有一個物種,為Osteodontornis orri,其名字是為紀念自然學家Ellison Orr。[1][2]

骨齒鳥最初被認為是與鸌形目信天翁有關,但牠們似乎是鵜鶘鸛科水禽的近親。由於這些不明朗,牠們被分類到齒鳥目中。牠們在齒鳥目中的分類並未完全解決。在加拿大溫哥華島發現的Cyphornis magnus最初相信是屬於始新世的,但現已認為是屬於較骨齒鳥早些許的中新世早期。故此有指骨齒鳥可能是Cyphornis異名[3]

特徵

骨齒鳥的翼展長5.5-6米,高1.2米。牠們與其他相似的偽齒鳥科是已知飛鳥中第二巨大的,只有阿根廷巨鷹比牠們更大。其頭部頸部至喙端長約40厘米,眼窩闊5.3厘米。肱骨人類的長度差不多,但於肩膀末端只闊3.5厘米。頭顱骨方骨的最寬闊處約有3厘米,高4.5厘米。

骨齒鳥的身體矮胖,但骨頭極輕。牠們腳估計是有蹼的,雙翼長而窄。喙佔了頭部的四分之三長度,有骨質的牙齒狀鋸齒。喙很重,故飛行時可能會將喙放在肩膀上。骨質鋸齒是牠們的特徵:在一對大「牙齒」的中間有一顆細小的「牙齒」,周邊有細小的尖齒或更細小的「牙齒」。不過,這些「牙齒」的模式會沿著喙而有所改變,並不可以單靠此來分辨。

骨齒鳥的生活模式非常像信天翁鸏屬軍艦鳥,幼長的雙翼及大小可以在遼闊的海洋長距離滑翔。牠們可能會在高平原築巢,在那裡只要順風張開雙翼就能滑翔。牠們是海鳥的一種,似乎以魷魚及其他軟體動物為食物。牠們的牙齒並不怎麼像鋸,故會指向下來喙入及咬住深海的軟體動物。骨齒鳥並不適合潛入水中。

參考文獻

  1. Howard, Hildegarde. A gigantic "toothed" marine bird from the Miocene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g (Geology Department). 1957, 1: 23. 
  2. Olson, Storrs L. Farner, D.S.; King, J.R. & Parkes, Kenneth C. (eds.), 編. The Fossil Record of Birds (PDF). Avian Biology. 1985, 8: 79–252 [2010-05-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18). 
  3. Template:Cite book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