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爾儼
高爾儼(1605年-1654年),字中孚。北直隸靜海縣(今屬天津市)王二莊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1]。
生平
天啟七年(l627年)舉人,崇禎十三年(l640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明亡,降李自成。南明福王時,定「從賊桉」,高爾儼及黨崇雅、衛周祚都被定桉。[2]
清軍入關後,征補原官。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任侍讀學士,同年七月擢禮部侍郎。順治五年(1648年),調任吏部右侍郎。後加右都御史。順治八年(1651年),任吏部尚書。次年被御史吳達彈劾,上疏請求罷官。順治十年(1653年),重新起用,晉弘文院大學士,同年因病回故里。順治十一年(1654年)卒。追贈少保,諡文端。[3]
經典傳說
傳說一:高爾儼自幼頑頗大膽,上學時來回不走直路,而是抄曲環行,故有鄉人說,此人異於常人,行走似龍,以後必成大器。
傳說二:高爾儼去世後,下葬的時辰成了難題,按照風水師的說法:魚打鼓、車上樹、帶鐵帽子的來了才能下葬,這要求急壞了族人。然而就在下葬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鼓樂儀仗鑼鼓喧天,驚飛了運河裡的魚鷹,將叼起的魚「咚的一聲」掉落在鼓面上;而趕集歸來的鄉民為了看熱鬧,將買來的紡車掛在河堤樹杈上;突然起風了,晴朗的天頓時陰雲密布,大雨傾盆,為了遮雨,有的鄉民舉起買來的鐵鍋扣在頭上,真是天時、地利、人合的好時辰,高爾儼也順利得以安葬。這便有了「魚打鼓、車上樹、帶鐵帽子的來了才下葬」的奇聞趣話。
後世紀念
1973年5月,在靜海縣子牙公社宗保村北數百米處發現幾百座晚期墓葬,通過石碑碑文得知,此墓地即文獻記載的高家墳,經清理、發掘,墓葬形式有三種:一為船蓬頂磚券墓,此種形式多為合葬墓;二為白灰捶頂墓,有的有多層套棺;三為土壙豎穴墓。
由於高爾儼病故後,順治皇帝欽賜祭葬,故其墓葬獨立於高家墳,葬於靜海城南,陪伴他長眠地下的有其子高恆懋。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路過靜海時,欽賜高爾儼「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牌匾,從此康熙皇帝題寫的這塊御碑成為古運河上的一個歷史景觀。
着作
有《高文端公文集》。
參考資料
官銜 | ||
---|---|---|
前任: 陳名夏 |
吏部漢尚書 順治八年八月己酉-順治十年二月甲辰 (1651年9月18日-1653年3月6日) |
繼任: 成克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