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鱉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照片來自台灣河川護育網

簡介

鱉溪位於富里鄉境內,發源於海岸山脈,向西蜿蜒流經花東縱谷匯入秀姑巒溪,全長約18.5公里,顧名思義鱉溪流域早年有許多鱉棲息於此,阿美族人稱其為「阿碧」(音譯),與鱉的閩南語相當類似。 鱉溪生態豐富,除了鱉以外,菊池氏細鯽、台東間爬岩鰍與日本瓢鰭鰕虎都是當地的指標物種,日本瓢鰭鰕虎(俗稱日本禿頭鯊)屬於河海洄游魚類,魚卵在淡水鱉溪上游孵化後,仔魚被河川帶往下游沿著秀姑巒溪出海,在海中成長到成熟繁殖期,會再沿著出海口洄游到秀姑巒溪、鱉溪中游產卵繁殖。 [1]

地名由來

日本禿頭鯊被阿美族人稱為「哈拉」,當地的地名「吉哈拉艾」便是由此得名,早在台23線開通以前,早在阿美族的先祖溯源而上開墾以前,哈拉便已往返於出海口到鱉溪這段80公里的洄游長河,繁衍了世世代代。 從「鱉」溪與吉「哈拉」艾的命名,即可領略當年的生態景象;然而隨著人為開發,水泥護堤興建、河道疏濬工程,加上人為捕撈與外來種入侵,鱉溪的鱉愈來愈少;而為了取、灌溉取良田、防範洪患的攔河堰、固床工等河川橫構物,更成為了「哈拉」無法回家的阻礙,洄游之路因此中斷,幾乎快要從吉哈拉艾的溪流中絕跡。

當地居民雅各說明,吉哈拉艾中上游的河床原本有許多大石頭,「那些石頭緩衝了河流的速度,同時淨化水質。」他說,早年為了疏濬,政府把這些石頭搬走,卻造成河流速度變快,生物棲地也因此改變。 講師阿任說,大石頭的迎水面可以阻擋河水,且在石頭後方形成一處水流差異的「潭-瀨」,「潭-瀨是兩種地形的合稱,潭是指較深的水域,可以供大魚棲息、瀨則較淺,有小蝦小魚活動,是河川中的重要生物棲息地。」他說,大石頭消失加速了河道侵蝕,造成兩岸波堤的掏空,必須放置消波塊,同時減少了生物棲息地,卻因為這些棲息地在水中,不容易發現,過去一直不被重視。

還石於河

為了恢復生機,九河局決定「還石於河」。工程師說,要還也不能隨便還,必須讓大自然決定石頭應該所處的位置,先以軟性工法拋填石塊排列成石渠後,隨著大雨、洪水沖刷搬運,順應地形形成「瀨間」,河床骨架成形後,潭、瀨便能自然維持,「一來構成生物棲地,更重要的是能減少河道侵蝕,解決安全問題。」

此外,對於23道攔河堰,當地農民卡住表示,祖先也有種水稻田,在山上還有著名的天空梯田,「他們取水不會把整個河給截斷,可能是傳統工法不會做出這樣堅固的工程,也可能是他們根本不會想這麼做。」他說,祖先留下的百年水圳,僅在河道旁邊鑿石一條寬度不到一公尺的水道,引水到農田、家裡去使用,「工程科技進步了,人類的智慧卻退步很多。」

卡住說,早年農田水利會取水灌溉了下游大面積的水稻田,就是因為鱉溪的水質清澈才能造就遠近馳名的富里米,「其實不是說要恢復河川生態把攔河堰拆除就不能灌溉良田,只要改用抽水機就好了,抽水機可以管理水量,又不會把河流整個截斷。」

繼續沿著河往下遊走,豐南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王晉英拿著84年的黑白照片指出,以前的河道較為寬闊,但後來為了耕作,人為將左岸的行水區填土成為水田,並用石頭固定邊坡,導致河道於此收窄,「剛開始問題當然不大,但滴水能穿石,河道收窄後,河流加速、向下侵蝕,日積月類之下河床已經侵蝕到母岩,更導致左岸的邊坡開始受到侵蝕,有掏空的危險。」他表示,自己十年前擔任理事長時便提出這樣的問題,「當時還被指為危險部落,政府撥款興築了右岸的水泥堤防,然而卻是治標不治本。」

幸好,經過充分溝通與討論,這次九河局決定將加法工程轉為減法工程,課長黃郅達表示,「河川整治其實有很多種方式,硬體工程與軟體工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而是應該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尊重地方居民的意見。」他表示,九河局把這裡的農田徵收後「還地於河」,且同時保留了一小塊要做為生態池,有助於社區營造的工作。

黃郅達課長工程講解

第九河川局規劃課課長黃郅達說,政府過去習慣發包給工程公司做,但這次透過平台討論讓社區居民全體動起來,政府出資協助,讓民眾自己投入設計與搭建,「工程可以成為他們期盼的樣子,也因為親手整治讓人民對於河川有更深的認同,未來也會更加愛護。」他也說,其實原住民有很多智慧是工程師的教科書裡面沒有教的,因此居民來做也能比政府單向規劃來得更好。 黃郅達進一步說明,過去水利工程為了生態常會施作魚梯工程,但是最後因為颱風暴雨,魚梯一下子就被沖毀,民眾看到覺得浪費公帑,政府部門也因此卻步,「可是誰說魚梯不能沖毀,其實魚梯不像高速公路需要全年暢通,在部分的汛期季節、颱風期間可以移除中斷,等到颱風洪水過後再裝回去或再施做就好。」他表示,過去工程規畫的魚梯動輒上百萬,但透過與地方居民共學,他們設置搭建簡易的魚梯,成本相對低很多,卻有同樣的功能,「就算真的被沖毀,也能很快地再搭一座回來。」

第一代的簡易魚梯雖然在9月被颱風沖毀,但是第二代改良後的魚梯也已經完工裝設上去,除了設計上做了改良,擺放的位子也有所調整,黃郅達表示,「一開始以為是放在河中間,但後來發現應該要放在河側邊小魚才會使用。」這也是共學的一個環節,不是合約買斷的工程,而是反覆修正的工作。

共學

第九河川局局長謝明昌說,共學不只是一兩場工作坊活動,也不只是九河局和地方居民參與,共學要讓政府的各機關各部門、地方與中央都參與,除了有地方居民,也可以邀請NGO團體、學者一起來參與,「大家的資訊可以共享,更重要的是各自面對不同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共同努力尋求更好的解方。」他表示,這樣的溝通仰賴平台的建立,透過網路社團讓討論可以長時間、即時性進行,確實有事半功倍之效。 做為全台河川整治的典範,謝明昌說,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溝通,「其實溝通不難,過去政府部門也一直強調與民眾溝通的重要性,但往往淪為說明會的形式。」他表示,雖然與過去政府部門規畫、投標設計、發包工程相較,建立溝通平台並以共學的方式做河川整治,確實要花更多時間,「因為這是沒人走過的路,自然沒有前例可遵循。」

不過,謝明昌局長強調,遇到的這些困難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困難,「只要花點時間,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他認為,過去的說明會都會有民眾提出意見,政府官員也說聽到了,但最後卻還是照著原本的計畫走,沒有想過更改計畫,而是想著怎麼說服民眾,「真正困難的事情可能不在於溝通,而在於政府願意真正傾聽並且願意改變。」 謝明昌局長說,必須在最前期的規劃就把民眾溝通與共學放進來,「而不是等到工程都規畫好了,甚至合約都簽了才來辦說明會做溝通。」他表示,鱉溪的共學之所以能成功,當地民眾凝聚的共識也非常重要,「他們非常關心自己家鄉環境的未來,九河局只需要在旁看看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這樣的整治營造才會是地方真正需要的。」

黃郅達課長也認為,人是最關鍵的,「願意無私溝通交流,不同的立場其實可能找到共同的問題。」他表示,過去河川整治順序是生產、生活、生態,現在是生態、生活優先,最後才是生產,「部落希望發展生態旅遊,重點在於生態,而非在於旅遊,唯有先把鱉溪的生態復育完成,旅遊資源才會源源不絕。」 對此,吉拉米代部落的頭目陳金福就說,其實守護河川生態、整治河川環境不是什麼新的概念,「祖先做了好幾百年,都跟河流和平共處,他們應該早就知道了我們不是唯一使用河流的人吧。」他認為,鱉溪的資源是上、中、下游的人共享,河裡的魚蝦、河邊的動植物都要靠著他生活,「我們只是傳承祖先的精神。」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即針對秀姑巒溪最主要的支流──鱉溪進行復育,勤跑基層的用心,讓居民與學者肯定,只是不改只看管轄河段,缺乏流域治理,恐怕讓成果事倍功半。[2]

水規所鱉溪復育計畫負責人林克韋表示,鱉溪位於花蓮縣富里鄉,人為干擾少,過去雖因一些因素受到破壞,卻有機會透過復育變得更好,因此選擇以此為復育目標,與當地永豐、豐南社區合作,陸續完成現況調查、生態評估、居民訪談等,期待藉由流域棲地復育,讓河川生態系恢復。

再見中華鱉

幾次目擊中華鱉在水中活動,而鱉多選擇獨立在水中凸立的石頭曬背,因為這個位置最能在干擾發生時,快速潛入水中。幼鱉則常選擇在倒伏於水面上的芒草樹枝曬背,更具隱密性,白天則喜歡在水淺、水溫較高而且有大型附著藻類滋生的地方活動。 不過鱉似乎喜歡優養化的環境,因此水規所認為,清淨的水域勢必不會存在太多的鱉。

西部原生種入侵 菊池氏細鯽不見了

除了中華鱉,水規所選定日本瓢鰭蝦虎(或稱日本禿頭鯊,也就是當地地名吉哈拉艾cihalaay,所指涉的物種)、菊池氏細鯽、台東間爬岩鰍為復育的指標物種,進行監測。 根據水規所初步分析,河床下刷、堤防興建以及兩岸水稻種植,造成適合鱉產卵的環境減少且不易上岸。其次,攔河堰的興建阻絕了魚類的繁殖與溯溪本能,並造成棲地單調化,使得日本禿頭鯊喜好的棲地環境消失;而廊道阻礙造成迴游性魚類大吻鰕虎無法上溯。至於菊池氏細鯽消失,則與粗首鱲等西部原生種入侵,所造成的競爭有關;而釣客捕撈更加劇原生魚種生存困境。

養豬場造成河川優養化

水規所在豐南社區舉辦的座談會,與會民眾即指出,當地登錄為文化景觀已超過1年,因此溪流保護要更好,才能與文化景觀相符,創造社區價值。居民雖肯定水規所的用意,但對於忽視上游養豬場造成的影響,則嗤之以鼻。 現在的鱉溪,和居民兒時的記憶很不同;鱉溪河川沿線慣行農法使用的農藥化肥、養豬場,造成的影響無法忽視。1980年代,中溝匯合口附近一座養豬場,畜牧廢水排放到溪裡,成為一個長期的污染源,造成水質優養化,溪水不再清澈,還有異味。 不過水規所對於鱉溪流域的掌握,仍以社區跳舞場攔河堰以下到秀姑巒溪前的河段為主。鱉溪全長約18.5公里,水利署在鱉溪管理範圍約9.7公里。對於影響更大的上遊河段,則認為比較天然,危機較少,林克韋表示,若遇影響河川生態的問題,以知會相關單位為主要做法。 養豬場並不在水規所管轄的範圍內,對此,林克韋解釋,持續4季的監測,並未發現影響水質,據他了解,養豬場廢水排放會先到農田之後,再排入河川。

以流域治理復育鱉溪

鱉溪復育計畫為水利署自辦計畫,2006~2007進行規畫,2010年開始推動棲地復育,2012年正式啟動計畫。 7年來持續陪伴當地居民的東華大學副教授李光中說,鱉溪是東部很難得少數清淨的水源,當地原住民的祖先是沿著樹根攀溪上來,稱此地為吉拉米代,鱉溪對於居民,不僅只民生水質的改善,也富含歷史文化以及自然生態的價值,但是現在這些景觀卻因污染而改變了,凸顯復育的必要性。 他認為,水規所具有豐富的專業背景,而且願意到前線和居民溝通,成為社區的工作夥伴,十分珍貴。他期待水規所能發揮教育的角色,和居民談水資源的合理使用,找居民一起勘查商量,也可以請居民協助相關施作的監督,多聽居民的意見。 此外,水規所可將河川復育的經驗與心得,轉化為環境教育教材,讓學校和社區都可以使用,為河川復育加分。

臺灣河川護育網以說故事方式述說花蓮縣富里鄉鱉溪的復育過程, 透過居民與政府的共同合作, 為鱉溪的保育而努力。

視頻

水利署委辦計畫成果發表會【106年度】成果發表會_水與環境I_鱉溪環境營造規劃

鱉溪之歌

臺灣河川護育網 鱉溪組曲-吉哈拉愛之歌

疑遭養豬場汙水汙染 鱉溪魚類染寄生蟲 2019-08-22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新聞

東森新聞 雨不斷! 花蓮鱉溪暴漲泥水滾滾 水利署戒備

走讀鱉溪:莫言-鱉溪之歌

臺灣河川護育網 鱉溪河川保育座談會 第一講:鱉溪的人文歷史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環境資訊中心
  2. [2]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