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嘴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鸚鵡嘴龍屬(屬名:Psittacosaurus)又譯鸚鵡龍,在希臘文意為「鸚鵡蜥蜴」,是角龍下目鸚鵡嘴龍科的一屬,生存早白堊紀的亞洲,約1億3000萬年前到1億年前。
鸚鵡嘴龍因為是擁有最多種的恐龍而著名,其中有9到11個種被認為是有效種,化石發現於中國、蒙古、俄羅斯,以及一個在泰國發現的可能種。
鸚鵡嘴龍的所有種都是大小類似瞪羚的二足、草食性恐龍,特徵是上頜高而強壯的喙狀嘴。至少有一個種,尾巴與下背部有鬃毛狀的結構,可能作為視覺展示作用。鸚鵡嘴龍是非常早的角龍下目恐龍,牠們獨自發展出許多特徵,也有許多與較晚角龍類相同的生理結構特徵,例如原角龍以及大象體型的三角龍。
鸚鵡嘴龍不如牠的遠親三角龍廣為大眾所知,但牠們是已知最完整的恐龍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發現超過400個個體,包括許多完整骨骸。已發現許多不同年齡層的化石,從幼體到成年體都有,使得許多研究可以研究鸚鵡嘴龍的成長速度。鸚鵡嘴龍大量的化石紀錄,讓牠們成為中亞早白堊紀沉積層中的標準化石。
敘述
不同種的鸚鵡嘴龍有不同的體型,以及不同的頭顱骨、骨骸上的特徵,但大體上擁有一樣的身體形狀。最著名的種是蒙古鸚鵡嘴龍(P. mongoliensis),身長2米。最大的蒙古鸚鵡嘴龍成年個體重量可能超過20千克。
大鸚鵡嘴龍(P. major)、內蒙古鸚鵡嘴龍(P. neimongoliensis)、新疆鸚鵡嘴龍(P. xinjiangensis)的體型接近蒙古鸚鵡嘴龍的大小,而其他種如中國鸚鵡嘴龍(P. sinensis)、梅勒營鸚鵡龍(P. meileyingensis)的體型較小。
額多鸚鵡嘴龍(P. ordosensis)是已知最小的一種,小於蒙古鸚鵡嘴龍約30%。除了蒙古鸚鵡嘴龍以外,最大型的種是陸家屯鸚鵡嘴龍(P. lujiatunensis)與西伯利亞鸚鵡嘴龍(P. sibiricus)。
與同時代的鳥臀目恐龍相比,鸚鵡嘴龍頭顱骨有大幅變化。這些頭顱骨高而短,有些種的頭顱輪廓幾乎呈現圓形。眼窩之前的部分只佔頭顱骨長度的40%,比其他已知鳥臀目還短。鸚鵡嘴龍下頜的每個牙齒,都有球根狀垂直脊。上頜與下頜都有顯著的喙狀嘴,分別從喙骨(Rostral bone)與前齒骨形成。喙狀嘴的骨質部分可能由角質包覆,形成銳利的切割表面,以切碎植物。
如同屬名顯示,鸚鵡嘴龍的短頭顱骨與喙狀嘴外表類似現代鸚鵡。鸚鵡嘴龍的頭顱骨,與更衍化的角龍下目恐龍,擁有數個共同的適應結果,例如:上頜前端的獨特喙骨、顴骨往兩側突出。然而,還沒有發展出晚期角龍下目的頭盾與角狀物的跡象。眼睛上方有眼瞼骨,功能不明[1]。西伯利亞鸚鵡嘴龍有突出的骨質角,但這被認為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鸚鵡嘴龍的顱後身體,呈現典型的二足鳥臀目特徵。蒙古鸚鵡嘴龍的前肢長度只有後肢的58%長,類似本屬的其他種;根據前肢的可活動範圍,牠們無法做出手掌朝正下方、或前肢推進移動的動作。以上兩點顯示鸚鵡嘴龍在生前是幾乎完全二足的恐龍。鸚鵡嘴龍手掌只有四個指骨,而大部分其他鳥臀目恐龍(包括所有其他角龍下目恐龍)的前肢有五個趾骨。而後腳腳掌有四個腳趾,類似許多其它小型鳥臀目恐龍。鸚鵡嘴龍的長腳趾與利爪,顯示牠們可能善於挖掘。如同大部分鳥臀目恐龍,鸚鵡嘴龍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
保護色
2016年由雅各·溫瑟爾(Jakob Vinther)帶領的研究分析藏於森根堡自然博物館的鸚鵡嘴龍未定種化石(編號SMF R 4970),透過化石上保留著的黑色素體發現鸚鵡嘴龍身上可能覆有具偽裝功能的保護色。研究認為這隻鸚鵡嘴龍的身體主要呈棕色,但背部、胸部體色較深,腹部下方則較淺,可能是因為鸚鵡嘴龍多棲息在茂密的森林中,體色具有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的作用。此外他們還發現這隻鸚鵡嘴龍在腿部至尾巴基部有皮膜連結,但功能尚不清楚;以及相對大的眼睛,顯示其視力可能頗佳,有助於覓食或避敵[2][3][4]。
分類學
鸚鵡嘴龍是由古生物學家兼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亨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1923年所命名。
種
已有18個已命名種被歸類於鸚鵡嘴龍,但現在只有9到11個種是有效種。鸚鵡嘴龍是目前恐龍中,擁有最多有效種的單一屬。大部分其他恐龍屬都只有單一種。這些不同差異極可能因為化石記錄。因為鸚鵡嘴龍已發現了數百個化石標本,而大部分其他恐龍標本遠少於這個數目,許多甚至只發現單一標本。因為眾多的化石,古動物學家能更完整地研究鸚鵡嘴龍的不同差異,進而造成更多的有效種。
大部分的現存動物各屬都有多個種,顯示已滅亡的恐龍各屬可能也是相同狀況,但其中大部分的種都沒被保存下來。此外,大部分的恐龍只能從骨頭來瞭解,所以只能從形態學的角度來評估;而現存的動物各種經常有非常相似的骨骼形態,但在其他方面不同,這些無法從化石紀錄保存下來,例如習性、外表顏色。所以實際上的恐龍各屬,包括鸚鵡嘴龍,可能比目前的已承認種,還更具多樣性[5]。
參考文獻
- ↑ (英文)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 ↑ Vinther, Jakob; Nicholls, Robert; Lautenschlager, Stephen; Pittman, Michael; Kaye, Thomas G.; Rayfield, Emily; Mayr, Gerard; Cuthill, Innes C. 3D Camouflage in an Ornithischian Dinosaur (PDF). Current Biology. 2016, 26: 1–7. doi:10.1016/j.cub.2016.06.065.[失效連結]
- ↑ Scientists reveal most accurate depiction of a dinosaur ever created. 2016-09-14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4).
- ↑ This Dinosaur Wore Camouflage. 2016-09-14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5).
- ↑ (英文)Archibald, J. David. (1997). Species. In: Currie, Philip J. & Padian, Kevin.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69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