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鶴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鶴城鎮位於廣東省鶴山市的中部,是雍正10年鶴山建縣時的縣治所在地,截至21世紀初已經有270年,歷史悠久,人文古蹟眾多。全鎮面積159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3834人(2017年),是鶴山市著名僑鄉之一,海外華僑達三萬多人;也是鶴山市客家人聚居最多的鄉鎮,其中95%為客家人,是鶴山市客家人最集中的區域之一。[1]

中文名: 鶴城鎮

外文名: Hech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東鶴山

地理位置: 鶴山市中部

面 積: 159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南星、南中、南洞、東南等村委會

政府駐地: 鶴城圩

電話區號: 0750

郵政區碼: 529727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33834人(2017年)

著名景點: 休閒農莊、客家特色村落、鶴頂亭、下馬石、城隍廟等

車牌代碼: 粵J

概況

位於鶴山市中部。面積159平方千米(2017年)。33834人(2017年)。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昆源路10號。

沿革

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遵化都。民國二年改名附城都。建國初期改第三區,1958年與共和合併置紅旗公社,1959年分設鶴城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172.1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五星、坑尾、南中、南星、南洞、龍眼洞、鶴城、小官田、城西、橫鳳、東南、東坑、新聯、禾穀、坪山、萬和、先鋒17個管理區(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地理

鶴城鎮位於鶴山市的中部,是雍正10年鶴山建縣時的縣治所在地,歷史悠久,人文古蹟眾多。全鎮總面積159平方千米(2017年),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33834人(2017年),其中客家人占4/5,是鶴山市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也是鶴山市著名僑鄉之一。鶴城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和清新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325國道、雙和公路貫穿鎮域,佛開高速、江中高速、江珠高速、江羅高速連接到鎮,毗鄰廣佛,靠近港澳,是融入珠三角「南、番、順」發達地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新興小城鎮。鎮內崑崙山、馬耳山、七瓮井、彩虹嶺等生態景區,其優美風光吸引了眾多遊人慕名而來。

行政區劃

該鎮轄15個村委會(東南、南中、南洞、坑尾、小官田、南星、東坑、鶴城、西門、城西、先鋒、新聯、禾穀、坪山、萬和、五星)。

交通運輸

該鎮交通便利,325國道南北貫穿全鎮,廣開高速公路從旁而過,江鶴高速和江鶴一級公路連接鶴城;從鶴城出發,東向30公里到江門市中心,南向30公里到開平市三埠,西向40公里到肇慶市新興,北向70公里到廣州;即將建成通車的「雙和公路」橫貫鶴城直達粵西,聯通中國西南部,以後鶴城將成為肇慶、梧州、雲南等地車輛前往中山、珠海、澳門的捷徑。

歷史文化

鶴山鶴頂亭是現鶴山市的得名地,現鶴山市二中是古縣衙所在地,而其背靠的小山,則因「有山形似鶴,故名鶴山。鶴頂亭立於鶴山之巔,曾是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修建於乾隆19年,文革期間遭毀,1997年重建。從鶴頂亭西望,可看到崑山、侖山兩峰對峙,彩虹嶺山系綿延不絕。在鶴城鎮2007年竣工的「五子園」街頭公園裡有一塊「客家精神」石碑,在當地民間有「五子下鶴山」的傳說,為的是紀念客家人入遷鶴山的移民潮。清朝雍正年間鶴山設縣時,全縣只有8000人,為了充實人口,當時的鶴山縣令從河源、平遠一帶招募農民前來墾荒,以呂子良、謝子耕、黃子成、陳子亨、楊子漢為代表的客家人先後從粵東遷入,開荒創業。因為這幾個人名字中都帶有「子」字,所以此次移民潮被稱為「五子下鶴山」。「這裡很可能是客家人南移的中轉站之一,客家人從粵東來到這裡,再從這裡轉移到海外。這塊石碑很好地反映了客家人精神,也就是開拓精神。

招商引資

2000年來,鶴城鎮矢志求發展,用市場經濟的思維不斷調整思路,構築強鎮富民路,提出要創造一個「開放的鶴城、工業的鶴城、奮發的鶴城、富裕的鶴城」,把發展經濟和招商引資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鎮辦三個工業園區,形成的鶴城工業帶,吸引越來越多的客商投資落戶,這些企業共投入資金超過3.5億元,行業包括燈飾、製衣、電器、化工、五金、織造、家具、鑄造、食品、塑膠等。

工業園區

鶴城工業一區位於舊道325旁邊,占地5000畝,該區交通十分便利,距離鶴城墟鎮最近,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基本實現「三通一平」,區內逐步完善綠化美化,為實現園林化工業園打下良好的基礎。已落戶企業30多家,其中投產10多家,總投資超過30億元,以燈飾、化工、彩印、製衣、家具等產業為主,其中奎地塗料有限公司、健豪燈飾二廠、威詩柏膠粘製品有限公司和創美實業有限公司這幾家大型企業的投資額均超過8000萬元人民幣,隨着企業的陸續引進及上馬,將成為鶴城今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鶴城鎮工業三區是「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嚴把准入關」的投資新區,該區已開發面積3000畝。全區開發與建設同步,初步形成規模。自開發以來,備受投資者的青睞,「三通一平」的地塊供不應求,招商的步伐快於開發進度,截至2008年,已有32個企業落戶該區,總投資超過20億元,主要以紡織、製衣、家具、電器為主,其中包括三家大型德國企業。

農業發展

鶴城鎮立足發展「三高」農業,努力推進傳統農業向商品農業、現代農業過渡,近年,採取「以外促內」的辦法,引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管理好的農業大戶到鶴城發展,帶動本地農民學先進的管理經驗,學先進的種養模式,學闖市場找銷路的本領。全鎮農民興起了種果熱、養豬熱、花生腐竹加工熱,全鎮種果面積15000多畝,其中五星村委會種植的荔枝、龍眼、楊桃、青棗等優質水果1700畝,人平1.1畝多,被廣東省定為「廣東省星火計劃項目」優質水果示範基地;三堡片的腐竹生產廠有90多家,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保障。

工業發展

廣東巨騰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是鶴城鎮響應市委、市政府「招大商、選優質項目」的指導思想而引進的一個優質項目,項目於2006年11月落戶鶴城鎮,來自佛山市的投資商王雁和先生是經過多次的考察,在與鶴城鎮主要領導的多次投資洽談中,王先生確立了在鶴城的投資信心和意向。巨騰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資規模大、投資強度高、創稅能力強的企業,企業坐落在鶴山市鶴城鎮工業二區,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總投資超過8500萬元。鶴山市奎地塗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2007年3月正式投產,以園林式廠房設計為主,總投資1億元人民幣。奎地塗料有限公司以生產多種高品質的化工塗料為主,公司董事長葉昆明先生是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公司秉持「品質卓越、技術創新、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開發獨創性、高品質的塗料。公司設有研發中心、品管中心、實驗樓等機構,廣納多方人才和注重自身培養人才。在150名員工中,有80名是技術人員,其中15%是大專以上學歷。該公司以客為先,計劃研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預計年產值超1億元,稅收超300萬元。

旅遊開發

鶴城鎮把旅遊作為一項產業來抓,積極發展這一無煙工業,把旅遊業嫁接在第一產業上。利用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眾多的文物古蹟,以及現有的農莊特色創出農業觀光旅遊,其中包括休閒農莊、荔枝龍眼摘果場、養殖場和客家特色村落、鶴頂亭、下馬石、城隍廟等眾多文物古蹟景點。改革開放的鶴城把旅遊作為一項產業來抓,提出了「農業穩鎮、招商強鎮、旅遊旺鎮、科教興鎮、規劃美鎮」的戰略方針,務求工農業和旅遊業「三業」齊飛。鎮委、鎮政府因應形勢、因地制宜,積極發揮旅遊區位優勢,把旅遊資源全面梳理,分長短期合理規劃開發。在鶴山市鎮級系統化開發旅遊資源,把農業與旅遊相結合,把現代與古蹟相結合。尤其是在農業觀光旅遊方面,辦出一定的特色,創出鶴城特色的旅遊新天地、新篇章。現在,「鶴城一日游」已小有名氣,吸引了鄰近地區的遊人,特別是城市人前來觀光度假。其中,每年荔枝、龍眼成熟季節,從香港、澳門和南海、順德、廣州、中山等地組團前來旅遊的團隊達60多團,人數近4000人。

視頻

鶴城鎮1127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