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麂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麂子
原圖鏈接  


麂子麂,俗稱麂子。哺乳綱,偶蹄目,鹿科。成體體重不超過35公斤,體長75~115厘米。腿細而有力,善於跳躍,皮很軟可以製革。通稱「麂子」,因其天性膽小,有點風吹草動就反應過激,南方沿海一帶也稱「黃猄」。 中國分布有四種,分別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其中以黑麂數量最少,分布區狹窄,已列為國際瀕危動物,菲氏麂僅有標本報道 [1]

外形特徵

麂屬動物為中小型鹿類,最大體重不超過35公斤,雄獸有角,雌獸無角,只在相應部位微有突起。麂角的角基頗長,外有毛皮包裹。角尖向內向下彎曲,基本不分叉。成年雄獸長角後,未見脫落換角報道。有額腺(黑麂除外)以及眶下腺,但沒有附跖腺。頭部被毛短而細,淚窩頗大,額骨兩側緣隆起成骨嵴,向後延伸至角基部。雄獸上頜犬齒呈獠牙狀。

生活習性

麂類是典型熱帶、亞熱帶森林或林緣灌叢種類,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高山濕性暗針葉林。主要為夜行性,常單獨活動,喜在林緣草坡處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鮮枝嫩葉。通常5~7月產仔,孕期5~6個月,每年1胎,每胎3~5仔,麂類是重要經濟毛皮動物,其皮張是制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是國家外貿出口的傳統商品之一。

中國種類

中國有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4種。 1、赤麂,又名黃猄。為麂類中最大的1種,赤麂的外形與小麂極其相似,淡棕黃色體毛不染芝麻褐色,這一特徵可與小麂區別。此外,赤麂的體型比小麂大很多,體重20-33公斤。赤麂雄體角基部至眼眶的後緣各有一條明顯的黑帶,幾乎形成V形黑紋,體毛棕黃至紅棕色,唯頭頂向後至肩部中央混雜有黑毛,顏色較暗,下頜毛色白灰,胸部至腰部毛淺黃色,腹中線赭褐色。腋部,鼠蹊和尾腹面白色。頭骨較大,角較粗長,前頜骨後緣與鼻骨相接觸,眶前窩比眼眶小。赤麂為比較典型的熱帶亞熱帶種類,主要分布於我國南部、西南部邊緣各省,目前有8個亞種。 [1] 2、黑麂。又稱烏猄,烏金猄。體型與赤麂相近,體重20-30公斤。體毛棕黑色,頭頂部棕黃褐色間雜栗色斑點,額頂部有一束鮮棕色長簇毛,與毛冠麂相似,但顏色不同。尾巴背面毛黑色,腹面毛白色,臀緣及鼠蹊部毛為純白色。黑麂是我國特有種類,未見亞種分化,分布區域狹窄,數量不多。目前已知分布為皖南、浙西和與之接壤的閩、贛部分地區。 [1] 3、小麂。又稱小山猄,茅猄。小麂是麂中體型最小的種類,成體12-17斤,雄獸較赤麂角短小,角柄前緣至眼眉上緣有一條明顯的黑線,從頭頂後枕沿頸背至肩部有一條較寬的淺黑線,體背側面毛呈黃褐色,每根毛由黃色、黑褐色、白色三色組成,故在黃色的基底顏色上出現許多黑褐色的芝麻點,據此可與赤麂區別。頭骨小,前頜骨後緣不予鼻骨相接觸,眼前窩幾乎與眼眶等大,根據以上特點,可與其他麂區別。小麂是我國特有種類,主要分布於南方近丘山地,範圍廣,數量多。 [1] 4、菲氏麂。又稱林麂、烏麂。體重為21公斤。頭部具明顯額腺和眶下腺,額頂有硬簇毛,長約20毫米,體毛黑但棕色明顯,呈褐棕色。腋部及鼠蹊補及腿內側為白色,有一寬闊白色條紋,從腿內側延伸至踵部。頭骨外形與赤麂相似,但前頜骨後緣在鼻骨前端1/3處接觸,鼻骨的形狀為中間長兩側短,呈倒V形,角的主幹短,僅比眉叉稍長,幾乎像蟹鉗狀。主要分布於雲南金平或屏邊附近,西藏林芝也有報道。 [1]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瀕危(EN) [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CITES)Ⅱ [3] 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4] 麂子,鹿科的一種,雄麂子才長短角,角尖內彎。麂肉細嫩味美,為上等野味。中醫認為,麂肉性味甘平,有補氣,暖身,化食,祛風,能療五痔等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肉主治五痔病,炸熟,以姜醋食之,大有效,麂舌可治驚風」。以前偶而能吃到紅燒麂子肉,現在比較少了,估計是動物保護的原因。麂子皮是高檔皮料,記得單位擦鏡頭的就是用麂子皮,現在多為代用品。 這個星期去市場漫無目的閒逛,破銅爛鐵看了一大堆,啥也沒買。後來轉到一個攤子邊,看到這個完整的麂子面具,覺得還有點意思,單獨的角還比較多見,完整的似乎沒看到過,賣家說是老的,我也沒在意,加上市場裡黑燈瞎火的,也沒仔細端詳,談好價錢,就包起來了。 逛完市場,與古師一起喝茶,把新買的這個玩意兒給古師鑑定,古師眼尖,發現頭骨上面還有紅色彩繪為底,上覆金色圖案,彩繪因風化原因已經剝落。古師斷言,應是百年上下的古物。本來打算把兩個角鋸下來當掛件玩的,被古長老師這麼一定,似乎就不好意思這麼粗糙處理了,回家洗刷一下,放廚子裡算了,嘿嘿,估計只有等下次逛市場的時候,看有沒有機會找到完整已經鋸下的麂子角來做掛件了。[1]

違法偷獵

據了解,賣麂子肉的是分宜縣洞村分谷山大隊元頭坑隊的農民沈祿壽等五人。這幾十隻麂子是在奉新縣與宜豐縣交界處用套繩捕殺的。據本人說每年最少要捕殺200多隻。 農貿市場上平均每天5一6隻上市,大多數是獵槍捕殺的。據調查宜豐縣主要狩獵工具有3454件,名列宜春地區第一。其中獵槍110支,占槍支總數3%;鳥槍、鳥銳3550支,占槍支總數的97%。

相關視頻

昆明動物園的麂子

標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