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黃天橫(1922年-2016年),台南人,出身府城固園黃家,為知名台灣文史學者。曾出任第一屆台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台南市文史協會成員,與莊松林石暘睢吳新榮等台南文化界菁英交往,進行早期台南歷史文化的調查,曾與吳毓琪橫合著《固園文學史暨石暘睢庋藏史料圖錄選》,並獲第二屆台灣省傑出台灣文獻獎、台南文化獎,曾被譽為「文史活字典」。
黃天橫
黃天橫獲頒第4屆「台南文化獎」

目錄

出身與經歷

出身府城黃家,是臺南的名門望族,因黃欣(1885-1947)而出名,黃欣的弟弟黃溪泉就是黃天橫的父親。黃家與臺灣其他有力家族因著地緣關係、文化活動與政經往來而形成的社會網絡,如黃天橫的姐姐黃荷華林呈祿獨子林益謙結婚,黃天橫的大哥黃天縱則娶了出身臺南長老會家庭的高雅美,高雅美的堂兄高天成娶了林獻堂的女兒林關關(高雅美的妹妹高慈美則嫁給李春生的曾孫李超然)[1],四姊菖華經林益謙介紹,嫁給辜振甫辜顯榮的兒子。

黃欣曾擔任台南詩社南社的第三任社長,因此文友常在固園聚會,吟詩作詞,黃天橫先生在固園出生,在固園長大。生活在固園優雅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伯父和父親的作風,養成喜愛讀書、喜好文學、收集文物和書寫文章的習性。在黃天橫就讀台南一中(今南二中)時,更閱讀了《民俗台灣》等書籍[2],開啟他日後熱衷於文史調查。

1951年,台南文獻委員會成立,黃天橫即擔任第一屆的委員,此後也擔任台南市政府文獻委員會顧問,1958年,台南市文史協會創會,黃天橫名列創始會員,並編纂出版《文史薈刊》。更曾促成向山寬夫的《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在台翻譯出版。2000年獲頒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第2屆「傑出台灣文獻獎」[3]

2015年,因致力長期研究台灣文史、無私提供各界運用,獲頒第四屆「台南文化獎」,除了由市長賴清德頒獎外,包括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文化局長葉澤山、成大校長蘇慧貞、成大建築系教授傅朝卿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成大歷史系教授蕭瓊瑞、奇美文化基金會顧問潘元石、藝文人士、重要文史團體代表以及母校永福國小師生等各界貴賓都蒞臨觀禮,場面隆重熱烈[4]

2016年,四月七日凌晨辭世,享壽九十五歲。台南市政府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文學館及台南市文史協會合辦「黃天橫先生追思紀念會」,一同追思這位「不愛講話、內心情感卻相當豐富」的文史前輩,現場笑聲、淚水摻雜,充滿不捨與無限懷念[5]

人際關係

  • 曾與日本民俗研究者池田敏雄成為知交。
  • 與石暘睢、莊松林組「台南市文史協會」。
  • 瑞典漢學家施博爾(Kristofer Schipper)旅居台南進行田野調查時,黃天橫在旁傾力協助。

軼事

台灣文學家楊逵不寫毛筆字,但黃天橫竟然請楊逵題字,要到他一幅字。另外還曾透過夫人陳瑳瑳女士去向臺靜農教授要字[6]

影片

第四屆臺南文化獎得主黃天橫先生追思紀念

參考文獻

  1. 《固園黃家──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讀後感,臺灣與海洋亞洲,20 八月, 2011。
  2. 台灣紳士的生活意境,炎憲1947,Jun 12, 2012。
  3. 《2016 台灣文學年鑑》,國立台灣文學館,2017,頁173-174。
  4. 文史活字典 黃天橫獲台南文化獎,自由時報,2015-12-27。
  5. 文史國寶黃天橫辭世 藝文、學界追思,自由時報,2016-06-27。
  6. 周婉窈,〈懷思黃天橫先生〉《靜水流深:黃天橫先生追思文集》,台南:台南市文史協會、臺陽文史研究學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6,頁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