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豐
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的首席科學家
出生 1972年5月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黃豐,男,1972年5月生,博士生導師。 1993 年獲廈門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1996 年獲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理學碩士學位; 1999 中科院物理所獲博士學位, 2000 美國印第安那 - 普渡大學化學系博士後, 2001 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後, 2003 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員。[1]

2004 獲中國科學院 " 百人計劃 " 資助,200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曾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7年)、福建省青年科技獎(2009年)、運盛(福建)青年科技獎(2010年)等獎勵和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與福建青年五四獎章標兵榮譽稱號。 [2]

發表SCI論文70多篇,論文被他人引用近1000次。承擔了國家973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青年項目、中國科學院重要方向性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

是兩項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的首席科學家。在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任課題組長,研究員。長期圍繞納米晶熱、動力學及其在半導體材料生長中的應用開展研究。 [3]

科研項目

早期提出並證實了納米晶界面自由能可決定性影響其熱力學穩態的觀點,成功解釋了納米合成領域困擾多年的難題。

回國後(04-09年),又發現納米晶界面自由能還能被調控至負值,從而實驗驗證存在比其塊體材料還要熱力學穩定的納米材料,近5年,進一步證明負界面能理論在納米晶宏量合成上有重要意義,可實現高活性的納米光催化劑的公斤級合成及再生;

負界面能理論及數學模型近年被同行專家重視,在Science論文上用於解釋火星地質問題。

在前期本人提出的納米晶"取向結合"生長動力學模型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納米晶的生長動力學與發光機制的內在關聯。

近5年,更為重要的工作是將熱力學原理用於優質寬禁帶半導體晶體生長領域:

通過控制雜質和缺陷化學勢,發明了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 ZnO 水熱生長法,自主研發了可一次性生長上百片單晶的新型水熱設備,生長出2英寸低成本ZnO和Ga:ZnO,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的封鎖;

依託該單晶,研發出了日盲區光響應率高的紫外探測器;Ga:ZnO單晶已被證實是光發射強度最大的無機快閃爍體,在強脈衝中子探測、軟X射線探測方面有重大應用前景。

將納米熱、動力學應用於冶金法提純多晶硅,解決了B元素去除難題,發展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公斤級中試提煉設備和低成本工藝,成果通過中科院和福建省組織的驗收,部分成果已應用於合作企業,使其產品獲歐洲著名電池廠商認可,並簽訂長期供貨合同。

承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科技部 973、總裝重點、中科院重點、福建重大專項專題和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二期"啟動等基金項目共 5400 余萬。

學科方向

所屬主要學科:凝聚態物理

主要研究方向: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納米材料熱力學與生長動力學、新型光伏與光催化材料

榮譽獲獎

2004:中科院"百人計劃"(榮譽稱號、省部級)

2006: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榮譽稱號、國家級)

2006: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省部級)

2007: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個人獎)

2008:中科院上海分院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提名獎(個人獎、省部級)

2008: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榮譽稱號、省部級)

2009: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榮譽稱號、國家級)

2009:福建省青年科技獎(個人獎、省部級)

2010:省青年五四獎章標兵(榮譽稱號、省部級)

2010:運盛(福建)青年科技獎(個人獎、省部級)

2012: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譽稱號、國家級)

2014: 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萬人計劃"的基礎性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主要兼職

2013.10-至今 中國物理學會固體缺陷專業委員會 委員

2013.03-至今 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材料學分會委員會 委員

2006.10-至今 中國物理學會粉末衍射專業委員會委員 委員

2008.03-至今 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委員

2007.01-至今 結構化學編輯委員會 委員

代表論著

在包括Phys. Rev. Lett.,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Science, Nano Lett.等雜誌發表論文110 余篇,影響因子>7 的13 篇,他引1800 余次。獲授權發明專利9件。

參考來源

  1.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黃豐研究員 ,材料研究院
  2. 黃豐 ,中國科學院大學
  3. 黃豐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