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埔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埔區是廣東省廣州市下轄區,位於廣州東南部珠江北岸(入海口),地處珠三角核心部位,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黃埔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有玉喦書院、炮台群、黃埔軍校等景點,曾榮獲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稱號。

歷史沿革

從秦代始直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時,黃埔均屬番禺縣管轄。現區屬的南崗鎮大沙鎮夏港街魚珠街黃埔街紅山街一帶在清末時期屬番禺縣鹿步司管轄,深井長洲一帶屬番禺縣茭塘司管轄。

民國10年(1921),廣州正式建市,黃埔仍屬番禺縣。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3日,黃埔隨番禺縣解放而解放。解放後,建制幾經變動。建國初期,黃埔仍屬番禺縣管轄。1951年,廣州市調整行政區域,原屬番禺的黃埔車陂、魚珠、文沖等一帶四十五個自然村劃入市郊,黃埔劃為廣州市管轄,同年12月開始籌建黃埔區。

1953年1月,黃埔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這是黃埔第一次建立區級建制。區黨政機關設於魚珠鎮,管轄範圍:東至廣州冶煉廠,南至黃埔新洲,西至員村,北至吉山,下轄16個鄉、2個鎮和45個自然村。

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二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第十七次會議決定撤銷芳村區,將其所屬的涌口、芳村、花地、山村和工業、手工業部分地區併入河南區。將其原有的沙涌、鶴洞、西望、東滘、南滘、茶滘、葵蓬八個鄉的農業部分地區併入新滘區。又將新滘區原屬新洲鎮,黃埔鄉,官洲鄉劃歸黃埔區領導。這時市郊共有新滘、白雲和黃埔三個區。

1956年6月25日,廣州市作出調整郊區鄉、鎮行政區域的決定,撤銷白雲、黃埔、新3個區,成立廣州市郊區人民委員會,黃埔併入郊區,黃埔區一級行政建制第一次被撤銷。

在人民公社化高潮中,1960年5月23日,中共廣州市委決定撤銷中區和郊區,全市調整為東、南、西、北4個市中心區(人民公社)及成立黃埔、芳村、江村3個以工礦企業為中心的人民公社(相當於區級建制)。即黃埔、江村和芳村人民公社,和一個農業為主的竹料人民公社(後改名良田)。當時黃埔人民公社包括黃埔吉山黃村、車陂、員村、菠蘿廟、長洲等工業區和原郊區的黃埔、蘿崗兩個人民公社(前穗豐地區除外)和沙河人民公社的石東、岑村二個大隊。

同年7月,全部改為區級建制,黃埔人民公社隨之改名為黃埔區人民委員會,這是黃埔第二次建立區級建制。區黨政機關設于海員路21號。管轄範圍:東至南崗,南至長洲島,西至沙河龍洞,北至蘿崗,設有6個工礦人民公社和4個農村人民公社。

1961年7月,撤銷工礦人民公社,改為3個圩鎮,1個街道辦事機構,區黨政機關駐地初設在黃埔港務局紅樓,後遷至黃埔港海員路21號,即現黃埔街道辦事處。撤銷良田人民公社,將原屬良田公社的竹料、鍾落潭、太和三個公社與江村人民公社的人和、石龍、江村三個公社合併,成立江村區。原屬江村人民公社的石井公社劃給荔灣區。芳村人民公社和黃埔人民公社均改為區建制。

同年九月,江村人民公社分為江高和雙崗二個人民公社,連同太和、石龍共十個公社。同年八月市委第四十次常委會議,對市區和郊區區域再決定進行調整,將東山區的沙河公社、石牌公社、龍洞公社劃給黃埔區,越秀區的三元里公社、嘉禾公社、龍歸公社、海珠區的新滘公社、新洲公社、新鳳公社,荔灣區的石井公社為芳村區。這時黃埔區有七個農業公社,即黃埔、東圃、南崗、龍洞、沙河、石牌、蘿崗等公社。工礦企業有六個公社,即港灣、員村、車陂、吉山、長洲、廟頭等公社,另區轄有一個黃埔港辦事處,一個棠下農場。芳村區則轄有是一個農業公社,即石井、三元里海龍、龍歸、嘉禾、鶴洞、新滘、新洲、新鳳、東滘等公社,四個工礦企業公社,即山村、花地、廣鋼、同和等公社。這裡的工礦企業人民公社即是城市人民公社。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一日為解決廣州二百萬人吃菜問題,明確郊區工作方針應以菜為綱,開展多種經營,並做好其他各項工作,再次把江村、芳村、黃埔三個區合併成廣州市郊區。

1962年8月23日,經省人委批覆同意,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黃埔、江村、芳村3個區合併,成立廣州市郊區人民委員會,黃埔區一級建制第二次被撤銷。

1973年,黃埔第三次建區。為了適應港口涉外工作和工農業發展的需要,1973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重新籌備成立黃埔區。

由原來郊區的黃埔、蘿崗二個公社劃出14個大隊,連同原來長洲島以及番禺縣的新造公社深井大隊(1976年11月正式移交)組成。現黃埔區管轄範圍:東至南崗、南至長洲鎮、西至塘口、北至吉山車站。全區現有三個鎮政府(大沙、南崗、長洲),四條行政街(黃埔、紅山、魚珠、夏港),16個鄉(其中長洲鎮有二個管理區,大沙鎮保留一個漁業村)。

當年11月13日,廣州市黃埔區革命委員會成立。1980年7月,黃埔區召開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廣州市黃埔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黃埔區人民政府,區黨政機關駐地設在黃埔港灣路32號。一九七三年二月,為了適應港口涉外工作和工農業發展的需要,

1990年,黃埔區行政管轄範圍有南崗、大沙、長洲3個鎮,黃埔、魚珠、紅山、夏港4個行政街。鎮屬下有16個行政村,均建立村民委員會;街、鎮屬下有59個居民委員會。區和鎮分別為一級政權機構,設有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會。街道辦事處為區的派出機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均為基層自治組織。

2014年2月12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廣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以原黃埔區、蘿崗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埔區的行政區域。

2015年9月1日上午,廣州市黃埔區舉行掛牌儀式。黃埔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區紀委的新牌同時揭開,新的黃埔區正式成立。[1]

行政區劃

建國初期,黃埔仍屬番禺縣管轄。1949年10月,番禺縣設聯鄉辦事處。1950年5月,該縣設8區、1個區級鎮、50鄉。其中,黃埔地區的彬社鄉屬三區,黃村鄉屬四區,橫沙鄉、南崗鄉、七社鄉屬五區。

1951年,廣州市調整行政區域,黃埔劃為廣州市管轄。是年12月,黃埔第一次建區。1953年1月,黃埔區人民政府成立,管轄16個鄉、2個鎮和45個自然村。

1954年6月12日,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將新區的新洲鎮官洲鄉黃埔鄉劃入黃埔區,至此,黃埔區屬下有18個鄉、3個鎮、1個辦事處。1960年,全國實行城市公社化。1960年5月23日,中共廣州市委決定成立黃埔人民公社(區),這是黃埔第二次建區。同年7月6日,黃埔人民公社改為黃埔區人民委員會。到1961年6月下轄10個人民公社,其中工礦人民公社6個,農村人民公社4個。1961年7月,中共黃埔區委調整城市人民公社,撤銷6個工礦人民公社,恢復圩鎮辦事處機構。6個工礦人民公社調整為東圃港灣南崗蘿崗圩鎮辦事處機構。

1961年8月,中共廣州市委對市區和郊區區域進行調整,將原東山區管轄的五山街辦事處和沙河、龍洞、石牌人民公社劃歸黃埔區管轄,至此,黃埔區共有5個辦事處機構和7個農村人民公社。

1973年2月,黃埔第三次建區。至1977年3月,黃埔區管轄2個人民公社、2街1鎮。

1979年12月,中共廣州市黃埔區第一屆委員會成立。1980年7月,廣州市黃埔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成立。1986年1月,魚珠街成立。1987年底,黃埔區下轄3鎮、3街。1989年1月7日,夏港街成立。至此,黃埔區下轄3鎮、4街。

截至2007年底,黃埔區轄9個街道:黃埔街道、紅山街道、魚珠街道、大沙街道、文沖街道、穗東街道、南崗街道、荔聯街道、長洲街道。

2014年2月12日,省政府將《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廣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轉發至廣州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以原黃埔區、蘿崗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黃埔區的行政區域,黃埔區人民政府駐蘿崗街道香雪三路1號。

現轄14個街道、1個鎮:蘿崗街道、夏港街道、聯和街道、東區街道、永和街道、官洲街道、黃埔街道、紅山街道、魚珠街道、大沙街道、文沖街道、南崗街道、荔聯街道、穗東街道、長洲街道、九龍鎮。

人口分布

建國後,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和衛生保健水平的提高,黃埔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全地區總人口:1953年50003人,1975年104891人,1983年131545人,1990年191272人。

黃埔區總人口:2010年,黃埔區常住人口30.03萬,戶籍人口19.55萬。

2017 年末,黃埔區常住人口為 109.10 萬人,占廣州市常住人口 1449.84 萬人的 7.5%, 城鎮人口為 99.91 萬人,城鎮化率達 91.6%。其中戶籍人口戶數為 144203戶, 戶籍總人口 48.94 萬人,比上年增加 3.18萬人,增長 7.0%;戶籍人口出生率為33.1‰, 死亡率 4.8‰,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8.3‰。

地理環境

黃埔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27′39″~113°27′51″,北緯23°2′25″~23°9′55″之間。東至東江與東莞市麻涌鎮相望,東北部與增城市新塘鎮接壤,南部臨珠江與番禺市相鄰,西部與天河區東圃鎮相連,北部大田山麓與白雲區蘿崗鎮毗鄰。東西寬17.4公里,南北相距13.5公里,總面積為119.42平方公里(約合18萬畝),其中陸地面積占77%,水域面積占23%。

氣候特點

黃埔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熱源豐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

日照黃埔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緯度較低,太陽輻射角度較大,太陽年輻射熱量106.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射時數1906小時,日照率43%,熱量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有利於熱帶亞熱帶農林作物生長。

氣溫本區具有夏長冬短,終年溫暖,偶有奇寒,無霜期長,四季宜耕的特點。年平均溫度為21℃,最冷月1月份平均為13.3℃,最熱月7月份平均為28.4℃,氣溫年際變化很少,氣溫年較差為15.1℃,日.均≥10℃的年積溫7599.3℃,持續日數350天,如以候均溫≤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黃埔地區夏季長達194天(4月15日至10月25日),小於10℃的日數每年有40多天。冬季強寒潮南下會引起急劇降溫,出現低溫霜凍天氣。小於5℃每年有2~8天,極端最低溫可達0℃。典型亞熱帶作物要注意防寒。夏季雖然氣溫較高,但因地處珠江口,受海風調節,也沒有酷暑。

雨量全區年降雨量1694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這6個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2%。4~6月為前汛期,主要是鋒面雨;7~9月為後汛期,主要是對流降雨和颱風雨。以日雨量≥30毫米為雨季,雨季長達200天。降雨充沛,雨熱同期,對水稻、甘蔗等喜溫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長十分有利。年際各季雨量是:夏雨占雨量的45%~50%,春雨占26%~?34%,秋雨占16%~20%,冬雨占5%~8%。旱季4個月(10~1月)。降雨量的年際變化和雨量季節分配不均勻,引起夏洪澇和春秋乾旱災害。

土地資源

黃埔區總面積為119.42平方公里。全區水田的有效耕地面積57532.08畝,占總面積的32.07%;林地面積25791.39畝,占總面積的14.38%;疏草地有4134.94畝,占總面積的2.3%;城鎮用地1772畝,占0.99%。

水資源

黃埔區河網較多,水源豐富,常年平均降雨量為1694毫米。境內徑流總量約為0.91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903毫米。年降雨變率為16%,且地區間差別受季風氣候影響,年內降水有干雨季節交替規律。濕季4~9月,乾季10月至翌年3月,汛期在4~9月,4~6月為前汛期,7~9月為後汛期,水量占全年的82%。河流徑流來自南崗河、烏涌河和珠江。珠江由前後航線分流至黃埔港會合於獅子洋,流經虎門入南海。

岩石資源

黃埔地區由於受土母岩的影響,蘊藏着豐富、便於開採利用的花崗岩片麻岩砂頁岩。主要分布在南崗、大沙2個鎮的北部。各山丘及部分崗地,各處可找到適宜於燒制磚瓦的泥土資源。

交通運輸

黃埔區位於廣州市東南部珠江口內,是華南第一大港——黃埔港(現名廣州港,下同)的所在地,是廣州市的港口城區。早在唐朝,黃埔就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近代成為中國的重要商港和軍港。現代的黃埔更是中國南方對外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黃埔區交通便利,黃埔港出海可通航大陸沿海各大城市,通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內河航運沿珠江而上通達東江、西江、北江;廣深鐵路、107國道、廣深公路貫穿全境,連接廣州市中心及深圳、九龍;城區道路、村鎮道路縱橫交錯。水陸交通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2018年9月4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活動,雙方在全力推動區內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的同時,結合新一輪線網場站綜合體的規劃,着力推進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土地儲備和地鐵車輛段上蓋物業及周邊地塊綜合開發,以「地鐵+物業」戰略為引領,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的作用。

經濟發展

改革前1951~1953年春,黃埔地區開展農村土地改革運動,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共沒收地主土地(含公嘗田)2.49萬畝。農民獲得土地,徹底擺脫封建制度的剝削和壓迫,翻身作主人,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1951年,黃埔第一次建區(1951.12~1956.6)。區貫徹廣州市提出的「郊區為城市服務」、「以蔬菜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組織農業生產互助組和農業生產合作社。1954年,全區辦有7個農業生產合作社,55%的鄉有農業生產合作社(初級社)。1956年,初級社過渡到高級社達45個,入社農戶10621戶,占總戶數的99.91%。組織起來的農民在人民政府領導下,連年進行了較大規模農田水利建設。

1955~1956年,完成修建水利工程25宗,建成全區最大的水庫——禾叉窿水庫。1957年底,全區共建山塘水庫75宗,受益農田2.88萬畝;聯圍築閘,修築了禺東聯圍,改潮田為圍田,聯小圍為大圍,擴大了水稻種植面積。1955年,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比1953年增加4萬畝;糧食年畝產562公斤,總產量達140148噸。蔬菜8500畝,總產量2973.7噸。在城鎮開展並完成對手工業、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和發展以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1953年,成立了黃埔區供銷合作社,全區入股社員14781人,股金31891元。1956年4月,完成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納入改造的商販796戶,資金33.76萬元;1957年,商業網點發展到50多個,從業人員300多人;1955年,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織起五金、農具、木器、家具等7個行業8個生產合作社;1956年,全區私營工業實行行業公私合營。是年,全區公私合營的工業企業4家,手工業企業14家,職工467人。

1960年7月至1962年8月,為黃埔區第二次建區期間。由於「大躍進」「左」傾冒進,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全區農村經濟出現困難局面。1960年,區貫徹中央關於「六十條」政策和「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核算,隊為基礎」指示,調整農村體制,下放權力,停辦食堂,開放農貿市場,恢復自留地,允許和鼓勵發展家庭副業。區開展整風整社,全面糾正「一平二調」共產風,清退社員及生產隊財物20多萬元,提高社員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使農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是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4.8萬畝,總產量109900噸,菜上市量75000噸;糧食年畝產582公斤,總產量10125噸;生豬飼養量45950頭。1961年,蔬菜種植面積3.6萬畝,總產量90850噸,上市量83845噸;糧食年畝產634公斤,總產量18750噸,比1960年增產46%,年畝產提高9%。水果總產量82450噸,比1960年增長126%。

全區農業年總產值2824萬元,社員分配1707萬元,平均每戶671元,比1960年增加64%;人均收入170元,比1960年增加90%(未統計社員家庭副業收入和生產隊分配部分)。工業方面,黃埔地區因「大躍進」一哄而起的多家煉鋼廠、場關停並轉。1960年,區人民政府設工業局,恢復手工業合作社,貫徹中央「以農業為基礎,全黨全民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指示,開展工業支援農業,幫助生產大隊興建工廠(車間)21家,從工業戰線壓縮勞動力參加農業生產;重點發展農械、化肥、農藥,新建成化肥廠(車間)8家,產量491.7噸;農畜藥廠(車間)10家,產量92.5噸。1961年,市屬工業下放給區,區屬工業下放給社。根據「農、輕、重」安排原則,調整工業布局,把區屬20家工廠調整為13家。經過調整,區、社工業的產品從質量、品種、產量、產值上都有所提高。1961年,工業總產值5372萬元,超額完成計劃51.6%,上繳利潤83萬元,全年財政收入2020萬元。

1961年,黃埔區管轄沙河、龍洞石牌、東圃、黃埔、南崗、蘿崗等7個人民公社,接管市屬下放企業15家:廣州市第二棉紡廠、廣州人造纖維廠、廣州化工廠、同生機器廠、廣州水輪機廠、廣東玻璃廠、南中製革廠、珠江造紙廠、廣東苧麻廠、廣州油脂化工廠、廣州手錶廠、廣州冷凍機械廠、曙光無線電廠、福利化工廠、黃埔化工廠。故財稅征管範圍廣,稅收較多。提前超額完成財政任務。商業方面,貫徹中央「商業40條」精神,改變單一國營商業布局,恢復國營、供銷(集體)、合作3條渠道,調整小商販合作體制,全區退出國營商業系統的合作商店(組)178家;商業部門大力組織貨源投放市場,保障城鄉人民生活消費需要,積極完成國家統購統銷計劃,組織大批生產資料供應,支援農業生產,計有化肥2162.5噸,農藥28661公斤,籬竹46568把和大批小農具。

1973年黃埔第三次建區以後,頭三年仍處於「文革」動亂時期。區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中共黃埔區臨委、黃埔區革委會遵照上級的布置,努力完成社會管理、發展生產、協同涉外3項基本任務,着重抓政權建設,建立健全各級機構,使各項事業步入軌道;同時,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排除干擾,艱苦創業,發展經濟。1975年,全國各行各業抓整頓,經濟形勢明顯好轉,黃埔區經濟重現生機。

全區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9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25萬元,農業總產值1275萬元。1974~1975年家,區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整治烏涌河,完成土石方260萬立方米,改造農田5937畝。農業生產根據郊區「以菜為主,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方針,大力發展糧食、水果蔬菜畜牧業、油料等。1973~1979年,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1979年,蔬菜總產12.3萬噸,柑橙總產800噸,分別為1975年的3.3倍、3.4倍。稻穀產量從1973年到1977年,年畝產每年遞增40公斤,1977年單造畝產360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生豬飼養量和上市量逐年增加,其他經濟作物也有較快發展。工業生產,建區初期只有黃埔街少量工廠。1979年,全區工業有廠、社、組77個,職工4450人,工業總產值1308.6萬元。國營商業網點從84個增加到130個,商業總購進1979年比1975年增加85.7%,總銷售額增長102%。1979年,國營商業、供銷、物資部門總購進額4142萬元,總銷售額5748萬元。1978~1979年,新開辦10個農貿市場,貿易額達479萬元。區財政收入1979年比1975年增加8%。農村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現金分配達195元。

改革後1980年7月,召開黃埔區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產生黃埔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和第一屆人民政府。自此,黃埔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黃埔區10年發展分為兩個五年計劃時期,即「六五」、「七五」計劃時期。

「六五」(1981~1985年)期間。黃埔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完成和超額完成「六五」計劃的各項經濟指標。1985年,全區工農業總產值971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816萬元,工業總產值49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以每年252%速度遞增,比1980年增長3倍。基建投資、財政收入、外貿收購等提前實現「六五」計劃要求。「六五」期間,工業生產方面在抓緊企業整頓改造、落實經理責任制的同時,穩妥地發展了一批新企業,辦起了長洲針織廠、黃埔服裝廠、東方飲料廠、黃埔微型軸承廠和一批聯營企業,黃埔區工業逐步由加工型轉向生產加工型,全區工業總產值大幅度上升。

農村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湧現出大批專業戶、重點戶和各種經濟聯合體,調整農村生產結構和布局,搞活經濟,促進生產,在耕地面積減少4000畝的情況下,仍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1985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1.3756億元,比1980年增長2.76倍,年均增長率30%。幾種農作物產量除甘蔗種植面積減少而減產外,水稻、花生、蔬菜、水果都連年增產增收。基本建設5年累計投資4179.6萬元,建設項目130個,擴建了港灣南、北路和大沙地東、西路,新建了青少年宮、幼兒園、學校、辦公樓、商業網點等一批城市基礎設施。住房難、行路難、入學難、看病難狀況有較大改善,城區面貌有較大變化。社會運輸力量大大提高。1985年,全區營運車輛800多輛,營運收入1389.5萬元。對外經濟發展迅速,全區簽訂「三來一補」項目合同901項,簽訂外資合作合資合同23項,應收工繳費583.76萬美元。

建立了區外貿裝卸基地和出口收購基地,外貿收購總值每年遞增93.4%。1985年,全區完成收購總額2685.5萬元,比1980年的67萬元增長近40倍。區開展商業體制改革,鼓勵多種經營方式,開展聯營,實行多渠道少環節,產銷直接掛鈎,發展集體、個體商業,促進流通。落實多種形式經濟責任制,國營商業、供銷社商業網點發展到217個,個體戶2652戶,從業人員4355人。1985年,國合商業總購進完成1.025億元,總銷售1.23億元,比1980年增長分別為1.1倍、1倍。財政收入每年遞增32.1%,1985年財政收入1402.6萬元,比1980年增長3倍。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1985年,區屬全民所有制企業職工人均年收入1242元,比1980年增長82.7%;農村人均年收入1236元,比1980年增長3.3倍;城鄉個人儲蓄總額1.6億元,人均儲蓄1185元,比1980年增長7.5倍。

「七五」(1986~1990年)期間。黃埔區繼續深化改革,堅持以外經貿為導向,突出發展工業,充分發揮各級的積極性,實行多種經濟成分同時發展,「五個輪子」一齊轉,全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發展後勁增強。1990年,全區國民生產總值2.66億元,比1985年增長1.94倍,年增長率38.8%,全面完成和超額完成「七五」計劃主要經濟指標。「七五」期間,區集中力量抓投入,打基礎,實施區工業發展三年規劃,初步形成區有工業區、鎮有工業小區、村有工業村、社有工業樓的格局,重點建設6家重點工業企業。

農村抓緊發展三大商品生產基地。工業戰線突出發展新項目,從內涵到外延擴大工業規模。同時,大力推行各種形式經濟責任制,抓好企業挖潛改造,加強企業管理,增強企業活力。農業商品經濟向更大規模發展,全區蔬菜、水果、副食品三大商品生產基地初步形成。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0年發展到2109家,成為農村經濟重要支柱。1988年,貫徹中央「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方針,全國緊縮信貸,市場疲軟,受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影響和九號颱風襲擊,區工業生產訂單銳減,產品積壓,經濟運行阻滯,形勢嚴峻。在市場疲軟、資金緊缺等困難下,區工業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三資」企業,開展「雙增雙節」,加強管理,開拓市場。1989年,區有17家企業關停並轉,同時又開辦19家企業。其間,區6家重點工業企業:銅管材有限公司、電腦模具公司、南方軸承廠、瓦楞紙箱廠等相繼建成投(試)產,廣州微型軸承廠、長洲針織廠完成第二期技改工程。秀麗、南崗等工業小區基本建成,南基、筆崗等一批工業村逐漸完善和拓展,初具規模。

1990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增幅較大,總產值達3.34億元,比1985年增長3.4倍。5年間,工業總產值累計9.27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4.5倍。區以貿工農序列穩妥調整產業結構和農業布局,擴大水果、蔬菜種植面積。各級加強對農業領導,增加對農業投入,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實施科技興農計劃,農業連年增產增收。5年間,農業總產值共4.492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1.4倍。由於國家征地,耕地面積逐年減少,農業年增長率2.6%,沒有達到計劃遞增5%的要求。固定資產結構有所改善,樓堂館所項目得到控制,完成基建投資計劃的96.73%,統建商品房完成投資計劃的243.47%,5年間固定資產投資累計4.029億元,建成一批工業項目、商業網點、住宅小區、道路、立交橋、醫院、文化體育教育設施。區大力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1990年,「三資」企業數比1985年增長6.2倍;「三來一補」企業增長1.33倍,工繳費收入增加近1倍。外貿出口業務增加了自營出口,外貿收購總值累計1.5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3.27倍。商業、供銷、物資部門發揮主渠道作用,穩定和搞活市場。一面抓好國計民生的商品供應,確保「菜籃子」、「米袋子」;另一方面擴大促銷,搞活流通,降低費用,刺激消費,擴大銷售,提高經濟效益。1990年,全區商品總購進額6.78億元,商品總銷售額7.2652億元,分別比1985年增長5.6倍、5.9倍。財政收入情況良好,1990年財政收入5590萬元,比1985年翻兩番,年增長率31.9%。「七五」期間財政總收入1.911億元,比「六五」期間增長3.68倍。交通運輸能力和收入大幅度增長,1990年投入營運車輛2649輛,比1985年增長2.5倍;營運收入4883萬元,比1985年增長2倍,年增長率24.3%。隨着城鄉經濟發展,全區城鄉人民收入有所增加。1990年,全區全民所有制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3827元,比1985年增長1.7倍;農民人均年收入2757元,比1985年增長1.23倍。[2]

2017年,黃埔區完成地區生產 總值(GDP,下 同)3242.23 億 元, 增 長 6.6%,GDP 總量占廣州市(21503.15 億元)的15.1%。

第一產業

2017 年,黃埔區完成農業總產值 13.75 億元,下降 1.7%。全年蔬菜播種面積 63344 畝 ,下降 2.7%;蔬菜總產量 72559 噸,下降 2.9%;全年水果播種面積 44978 畝 ,下 降 4.1%;水果總產量 10853 噸,下降 5.7%;水產品總產量 7305 噸,下降12.4%,其中淡水產品產量 7122 噸,下降 12.6%。

第二產業

2017 年,黃埔區完成工業總產值 7568.67 億元,增長 5.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459.11 億元,增長 5.2%。我區工業經濟約占廣州市總量的四成,產值增速比去年同期(2.3%)加快 2.9 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 1836.57 億元,增長 5.9%,增速居全市各區第 6 位。

2017年,黃埔區八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 6491.91 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 87.0%。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 7.3%)、汽車製造業(增長 17.8%)、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 4.7%)、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2.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 0.6%)、食品飲料製造(增長 2.3%)、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 7.4%)七大產業實現正增長;金屬冶煉及加工業受到去產能政策影響,下降 18.5%。

2017年在汽車、電子及石油三大支柱行業利潤快速增長(分別增長 44.5%、27.8% 和 17.8%)的拉動下,2017 年黃埔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 17.4%,比去年同期增速高 5.2 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 8.8%,比上年同期提高 1.0 個百分點。

2017 年,黃埔區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 值 157.50 億 元, 增 長 -8.2%,其中建築工程產值 57.36 億元,安裝工程產值89.31 億元,分別下降 21.3%和 4.4%。

第三產業

2017 年,以晶東、安利悅享薈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零售企業發展迅猛,帶動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較快增長。2017 年黃埔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21.66 億元,增長 12.3%,比全市增速 高 4.3 個百分點,增速穩居全市首位。

2017 年,黃埔區實現商品銷售總額 5565.56億元,增長 26.8%,其中批發業實現商品銷售額 4592.48 億元,增長 30.1%。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商貿業企業有 305家,累計實現銷售 4930.35 億元,增長37.1%。

2017 年,黃埔區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 51.69億元,增長 11.6%,其中住宿業實現營業 額 16.88 億元,增長 22.2%;餐飲業實現營業額 34.81 億元,增長 7.1%。

2017 年,黃埔區商品房施工面積 1479.14 萬平方米,增長 12.7%;商品房銷售面積326.89 萬平方米,增長 15.4%,比上年同期增速低 49.1 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金額 539.03 億元,增長 25.9%,比上年同期增速低 60.6 個百分點。

2017年,黃埔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846.39 億元,增長 21.2%。在規模以上服務業行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居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219.55 億元、262.28 億元、165.57 億 元、130.83 億 元, 分 別 增 長17.3%、17.3%、19.4%、21.8%。

對外經濟

2017 年黃埔區實現進出口總額 2662.00 億元,增長 7.1%;其中進口總額 1359.49 億元,增長11.7%;出口總額1302.52億元,增長2.6%,分別占全市進出口的 27.4%、進口的34.7%、出口的 22.5%。

2017 年,黃埔區合同利用外資 22.44 億美元,下降 46.8%,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資的16.8%;實際使用外資 22.21 億美元,增 長 1.4%,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 35.3%,其中第三產業項目實際使用外資 20.27億美元,增長 2.2%;工業項目實際使用外資 1.94 億美元,下降 11.2%。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 117 個,合同利用外資 11.53 億美元,下降 71.0%,其中新批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項目有 12 個 , 合同利用外資 10.51 億美元 , 下降73.4%。增資外商直接投資項目 74 個,合同利用外資 13.65 億美元,約增長 2.7倍。新增項目方面,第三產業項目 101個,合同利用外資 13.98 億美元,下降62.5%;工業項目 16 個,合同利用外資8.46 億美元,增長 74.0%。

投資

2017 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列入省重點項目 12 項,全年完成投資 137.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 369%,超過時序進度 269 個百分點,其中 LG8.5代液晶面板二期達產每月產能 18 萬片;列入市重點項目 29 項,全年完成投資167.7 億元,完成市下達年度建設計劃的206%,超過時序進度 106 個百分點,卡斯馬汽配項目投產,百濟神州、GE生物產業園、巨輪裝備研究院、寶能華南總部、雪松控股集團總部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金融

2017 年,全區共有上市企業 49 家,比上年增加8 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114 家,比上年增加 27 家;掛牌股權交易中心企業達到 643 家,比上年增加 255 家。風投機構:2017 年,全區風投機構累計達 236 家,比上年增加 77 家;風投機構管理資金規模約 585 億元,比上年增加 58 億元。銀行發展:2017 年,全區共有 30家銀行設立了 130 多個分支機構,5家金融總部法人機構、5 家小額貸款公司、2 家融資租賃和2 家融資擔保公司。

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

2017年投入(R&D)占 GDP 比重居全市首位。2017 年,黃埔區研發投入 (R&D)為 118.86 億元,同比增長 2.9%,占廣州市的 22.3%,R&D 投入占 GDP比重為 3.7%, 比廣州市占比 (2.5%)高 1.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加速集聚,區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7 年,黃埔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85家,全區累計達1600家,約占全市總量的 20%。建成 72 家區級孵化器,其中國家級 10 家,占全市總量的 38.5%,成為華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孵化器集群。

2017 年,黃埔區企業專利申請量為 16025 件,增長41.5%,占全市總量的 20.7%, 比去年占比(19.6%)提高了 1.1 個百分點。專利授權量 9342 件,增長 37.5%,占全市總量的 15.5%,比去年占比(14.1%)提高了 1.4 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2017年,黃埔區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穩健增長,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5605.96 元,增長 8.2%;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31823.02 元,增長 9.9%,增速居全市第一。

社會救濟

2017年1 月起,低保標準由 840 元提高到 900 元,低收入由 1260 元提高到 1350 元;救濟貧困婦女 547 人(其中女性孤老 26 人),發放救濟金 425.16 萬元,占救濟人員34%;孤兒救助對象 24 人,發放救濟金61.92 萬元;資助貧困婦女、兒童看病,醫療資助金支出達到 60 萬元;區流動救助服務隊共救助指引的流浪乞討婦女兒童約 100 多人。

社會福利

2017年我區加強公辦福利機構設施建設的同時,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社區養老行業,全區現有公辦養老機 構 2 家,民辦社會福利機構 8 家,共有機構養老床位總數 3662 張。積極推進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建設,共建成 1777個星光老人之家、15 家街鎮級日間托老服務機構、128 家社區級日間托老服務機構,為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健身康復、休閒娛樂等服務設施,服務便捷、舒適,社區福利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基本建立並完善了區、街道、居委參與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安全生產

2017 年全區各類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死亡人數為 36人, 其中工礦商貿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死亡人數為5人,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責任事故死亡人數為 31人 , 火災事故死亡人數為0 人。2017 年我區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 0.01人/ 億元。

教育事業

據文字記載,黃埔的教育始於明、清兩代的書院和私塾。黃埔最早的書院是明朝弘治五年(1492)的鰲峰書院,明代理學家陳獻章、湛若水在鰲峰書院講學,該書院因此聞名。清代,黃埔書院發展到4所,私塾有30餘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黃埔廟頭鄉創辦黃埔第一間小學文成小學。民國22年(1933),番禺縣政府下令嚴禁私塾,黃埔地區私塾消失。

清光緒三年(1877),清政府在黃埔長洲創辦水陸師學堂,民國元年(1912)改為廣東海軍學校,該校共開辦達47年(該校中途停辦近十年)。民國13年,孫中山在黃埔長洲創辦黃埔軍校。

民國25年(1936),廣東省教育廳在區內開辦了南崗社會教育實驗區。民國26年,黃埔創辦第一所中學即中正中學。民國27年10月,日軍占據黃埔港,中正中學撤往粵北,小學停課,各鄉恢復私塾,日軍與番禺縣偽政府在橫沙鄉開辦番禺縣立第二小學。抗日戰爭勝利後,黃埔區小學恢復到21所,黃埔中正中學改為省立,校址遷回黃埔。

建國初期,黃埔地區各小學繼續上課,並且優待烈軍屬及工農子弟入學,使小學生人數大增。1952年9月,黃埔各小學改為公辦學校,並將21所小學調整為16所,在校學生人數4100人,教職員工163人。

1951年,黃埔第一次建區,橫沙小學等7所小學歸黃埔區管理。1958年,南崗小學等9所小學亦歸黃埔區管理。1953年9月,黃埔港創辦工程子弟學校,這是區內企業辦的第一所小學。1955年,區開辦了橫沙中學,這是建國後黃埔區的第一所中學。1957年,黃埔區創辦了第一間幼兒園,即魚珠幼兒園。同年,興起了「掃盲運動」,占全區文盲總數936%的文盲,參加了掃盲學習。1959年,黃埔創辦民辦小學18所,小學普及率達944%。中學增至5所,廠企辦小學6所,幼兒園52所。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育行政機關癱瘓,中、小學全面停課,教育事業遭到破壞。1968年,「軍宣隊」進駐中學,小學則由貧下中農管理。1976年8月,廣州市第八十四中學(在長洲鎮)建成招生。是年,區內恢復幼兒教育,廣州市第八十八中學為幼兒教育開辦幼兒師範班。廣州石油化工總廠、黃埔造船廠、文沖船廠等企業開辦了技工學校或技工班,為工廠及附近生產大隊培訓電氣化和機械化人才。

1978年,中共黃埔區委及黃埔教育局黨委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撤銷「革委會」,中小學實行黨支部領導下的校長分工負責制。

1980年,黃埔區完成掃盲任務,有70%的幼兒入托入幼。1982年,廣州市第一二三中學開辦。1983年,普及五年制小學通過驗收。1984年5月,黃埔區被廣東省和廣州市評為「一無兩有(無危房,班班有課室,人人有桌椅)特級區」。1984年9月,黃埔區開始對中等學校進行結構改革,市八十八中學、市八十四中學開辦職業高中班。全區恢復中小學六年制。

1983年,黃埔區教師進修學校創辦開課。1987年7月,成立成人教育培訓中心,開設經濟管理、中文秘書等5個成人大中專班。1988年7月,經廣州市教育局批准,黃埔區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並實行區、鎮分級辦學,教育經費實行「包干制」。1989年3月,成立黃埔區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實施《廣州市職工管理條例》,把職工教育納入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任期目標責任制範圍,實行「先培訓、後上崗」的職工教育制度。

改革開放以來,黃埔區教育成果喜人: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率從1980年的0.89%上升到1990年的18.31%。10年累計升上大學(含大專)780人,中專374人,高中及職業高中畢業生5909人走上工作崗位。各類成人學校培訓15548人,其中大專975人,為黃埔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培養了管理和技術人才。全區形成從幼兒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各年齡類別的教育體系。全區有各類學校114所,教職員工3341人,在校中小幼學生、成人學員共34499人,區內人口文化素質大為提高。

2018年1月,廣州市政府、中國科學院大學、黃埔區政府、天河區政府簽署框架協議,共建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根據協議,學院設天河、黃埔兩個校區。

2017 年,黃埔區擁有中小學校 95 間(不含職業中學),中小學校在校學生 91316 人,其中普通中學在校高中生 7874 人、初中生 21952 人,小學在校學生 61490 人。中小學校專任教 師 6130 人。小學升學率為 100%,初中升學率為 92.8%,高中升學率為 99.5%,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 102%。全區有幼兒園 103 所,在園幼兒數 29412 人;幼兒園專任教師 2117 人。

文化事業

2017 年,黃埔區共組織舉辦了藝術欣賞、藝術交流、藝術培訓、藝術展示 3610( 節 次), 惠 及 群 眾570264 人次。圖書館總藏書量達 138萬冊,其中本年新增圖書約 16 萬冊。圖書館閱覽室全年總流通人數達 228 萬人次。

體育事業

2017年區運動員參加國家級賽事共獲9 個冠軍、13 個亞軍、7 個季軍;獲省級賽事 21 個冠軍、7 個亞軍、8個季軍;獲市級賽事 160 個冠軍、202個亞軍、285 個季軍。全區運動員獲得獎牌(省以上)65 個,市級 658 個。為廣東省、廣州市隊輸送 87 名運動員。區業餘體校培養各類運動人才 1200 名。

衛生事業

2017年全區各類衛生醫療機構 251個,其中醫院 15 個,各類衛生醫療機構年末實有病床位 3956 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6391 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2232 人。全年診療人次數676.38 萬人次(以上數據不包括嶺南醫院)。

旅遊景區

扶胥浴日

是宋代至元代羊城八景的第一景。黃埔地處珠江之濱,土地肥沃,交通(當時主要是航運)方便,開發較早。據史料記載,在晉朝,今黃埔港附近已成村落。隋唐時代,逐漸形成較繁榮的貿易集市—扶胥鎮。《隋·禮儀志》記載:「開皇十四年閏十月,詔……東海於會稽縣界,南海於南海鎮南,並近海立祠。」說明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至唐代,已具規模,成為遊覽勝地。隨着航海事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唐、宋時代的扶胥鎮(今廟頭村),已成為經濟繁榮的集鎮,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南海神廟前面的小崗上建立的浴日亭,也就成為來往商人和文人墨客遊覽的勝景,並留下許多墨跡。

黃埔雲檣

是1986年評定的羊城新八景之一。指從黃埔舊港至新港連綿數公里的珠江及兩岸景觀。黃埔自古以來是國際聞名的港口。古代的扶胥鎮(今南崗廟頭附近),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古羊城重要的衛星城。古代扶胥鎮上的南海神廟和浴日亭在宋代、元代被推崇為羊城八景中的第一景,即「扶胥浴日」。如今,黃埔以百倍於扶胥鎮的姿容崛起,出現了「黃埔雲檣」的壯觀:浩浩大江雲集着數不清的船隻,遠洋巨輪往來不絕;珠江岸邊,萬噸級碼頭一個接一個;碼頭上排列着數百台龍門吊。

波羅廟會

逢農曆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為波羅誕期,十五鄉各家各戶都包粽子或做包點,比過春節還要熱鬧。有些鄉還請省港名班粵劇團演戲助興,同時行宮菩薩出會遊行到各鄉,你來我往,到南海神廟朝見洪聖大王,每個鄉菩薩巡行都有一百幾十人,有鑼鼓櫃八音,還有旌旗牌匾、耳扇、銅錘、關刀、劍、戟等。還有武裝輪流護送。各鄉設立貢台,擺上茶、酒、水果、齋料、包點、燒豬、雞、豬肉、香燭等,等待菩薩遊行到來享用。誕期各地善男信女前來參神,吸引了鄰近東莞、增城、番禺、順德、中山、南海和廣州市等地的群眾前往遊覽。屆時江面船艇停泊,東至黃埔新港,西至文沖船廠,人山人海,熱鬧非常。建國後,廟會期間雖然不再有菩薩巡行,但到南海神廟觀光(俗稱「游波羅」)的人每天數以10萬計。

茅崗鶴林

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大沙鎮茅崗村。茅崗鶴林共有2處:一處是元貝鶴林,位於茅崗村委會側旁,占地約30畝,有鶴2000多隻;一處是坑頭鶴林,位於茅崗坑頭倉下村後背的小山丘上,占地約40畝,有鶴1000多隻。茅崗鶴林是對這2處鶴林的統稱。從得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78年,鶴林被列為廣州市風景保護點。

茅崗鶴林棲息的鶴類,主要有:麻鶴、蓑衣鶴、白鶴、銀鶴,麻鶴最多,蓑衣鶴和白鶴次之,銀鶴較少。一年之中,鶴群約有8個月時間眷戀茅崗鶴林。每年從10月下旬起,鶴群便成群結隊離林,飛往東南方越冬,直至陽春三月才飛回茅崗鶴林。據說,一百多年前,有位歸僑從海外帶回一對白鶴,籠養家中,後因疏忽,白鶴離籠而去,投向村外林中棲息,繁衍後代,形成鶴的世代家族,茅崗人視為吉祥,奉為「仙鶴」。村人約定俗成,把鶴林列為「風水地」,嚴加保護,不准伐木和行獵,因此形成頗有名氣的茅崗鶴林。

街心花園

地處大沙地中心,建於1989年,占地面積2750平方米,總投資41.5萬元。花園以南崗鎮的花崗石為造景材料,主景石是2個翩翩起舞的「少女」浮雕——象徵黃埔區太平昌盛,蒼勁有力的行書「展宇」二字刻在大石上。

綠島

地處中山大道與大沙地西路交接處,是廣州市十大進出口的綠化工程之一。該工程於1990年規劃籌建,1991年6月建成,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總投資80萬元。綠島以「萌芽」不鏽鋼雕塑為主景,形似一棵剛剛破土而出的幼苗,含苞初放的鮮花。綠島四周的方鋼圍欄,配有展翅海鷗和大錨浮雕。象徵着黃埔這個現代化的港口新城區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展翅騰飛。

歷史文物

1982年9月至1983年12月,黃埔區人民政府開展文物普查工作,發現了2處外國人墓葬園及碑刻。如深井馬鞍崗(土名番鬼山)有美國人墓碑,據考證,初步認定墓的主人是美國駐華使節,於清同治四年(1865)下葬;發現古墓葬16座,如位於牛山的清道光皇帝賜建的牌坊古墓,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殉國的廣東、廣西、湖南官兵合葬墓,墓內葬有1000多人;清查有古炮台遺址28座,磚塔3座,古石橋5座,古寺廟24座,宗祠100座,牌坊3座,紀念亭6座,還有清朝的古窯遺址4座,古船塢遺址1處。還發現革命鬥爭遺址4處,收集傳世文物14件,「佛跡嶺」風景名勝1處。

文化場所

戲棚

建國前,黃埔地區內均無固定演出場所,農村圩鎮演戲時,則臨時蓋大戲棚。戲棚又名「千斤」,分「大棚」、「子棚」兩部分:「大棚」是舞台,後台和音樂棚兩側另搭有供小孩看戲的「仔棚」(每座約十餘平方米);「子棚」即觀眾席,分為「竹床位」和以木板作座位的男棚、女棚。舞台與觀眾席有寬達4米的通道,名為「企地」。「企地」和「仔棚」不須購票自由出入,男、女棚分別接待不同性別的觀眾,「竹床位」則無此限制。神誕演戲在「子棚」正面懸空中搭一神龕。戲棚造型有「鴨棚」和「鰲魚脊」兩種;「鴨棚」如通道式平房,但比水鄉大型鴨寮高大得多。「鰲魚脊」四面飄檐,正脊兩端翹起,以鰲魚圖案作飾物。皆以杉、竹為架,木板作牆和地台,編織葵葉作上蓋。因此,防風、防火性能極差。清末民初時,戲棚火警時有發生。

黃埔區青少年宮影劇院

1982年3月,黃埔區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決定興建黃埔區青少年宮。是年4月,區組建籌備小組,開展籌建工作。青少年宮用地面積28800平方米,1983年9月正式施工,1984年10月竣工。1989年7月,動工興建青少年宮影劇院,1991年6月竣工,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觀眾席位1170個。

廣州港港灣影劇院港灣影劇院

是廣州港務局為職工群眾興建的娛樂場所,建築面積3850平方米,有1722個座位。放映電影,晚間有時候演出粵劇或文藝節目。影劇院設有桌球室、冷飲部、小賣部等,北側有招待所,逐漸走向多項經營。

廣東省電力一局影劇院

該影劇院是廣東省電力一局職工的文化娛樂場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個。

文沖船廠影劇院

該影劇院是文沖船廠為職工群眾興建的文化娛樂場所,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有座位1500個。

錄像室

黃埔區是80年代新興的小型放映室。其設備較少,座位不多,從業人員2~4人,放映的多是港台和外國進口的錄像帶。據1991年統計,黃埔區共有錄像室57間。

卡拉OK歌舞廳

卡拉OK是以音像製品代替樂隊伴奏功能,80年代初由香港傳入時,即受到城鎮富裕家庭的喜愛。賓館、酒家、文化站、個體戶亦紛紛開設營業性的卡拉OK歌舞廳。至1990年止,黃埔區有卡拉OK歌舞廳57家。

城市排名

2018年10月,2018年度綜合實力百強區榜單發布,黃埔區排第6名。

2018年10月,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榜單發布,黃埔區排第6名。

2018年10月,黃埔區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6名。

2018年10月,黃埔區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榜單,位居第16名。

2018年10月,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榜單發布,黃埔區排第17名。

2018年11月,黃埔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排名第2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