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山燒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山燒餅

中文名 黃山燒餅

分類 美食

地區 黃山

特點 層多而薄,口味香

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救駕燒餅」、「皇印燒餅」,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選用上等精麵粉、淨肥膘肉、梅干萊、芝麻、精鹽、菜油等手工分別製作皮、餡,經泡麵、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擀餅、刷飴、撒麻、烘烤等10餘道工序製成。因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得此名。其燒餅層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

製作工藝

黃山燒餅用上等精麵粉、淨肥膘肉、梅乾菜、芝麻、精鹽、菜油等分別製作皮、餡,經泡麵、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餡、收口、擀餅、刷飴、撒麻、烘烤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做成胚後在特製爐中烘烤,內燃木炭,餅坯貼於爐內壁,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焙烤,前後數小時。

特點

燒餅經木炭火焙烤後,形如螃蟹背殼,色如蟹黃,故名蟹殼黃燒餅。燒餅皮層多而薄,外形看似厚實,咬上去先是清脆有聲響,接着是油香撲鼻,再是稍有辣味,馬上感覺鮮甜可口,破碎的餅皮酥脆,肥膘肉的油多已析出,不凝固有光澤,泡軟有顆粒感,油脂浸入梅乾菜中,香酸有回味。

由於燒餅烘烤的時間長,餅中水分大多被蒸發掉,有利於貯存和路上攜帶,作為途中的食物。一旦燒餅攜帶的時間長或者受潮後,再次烘烤,依然酥香如故。黃山燒餅由上等白麵粉搓酥,麵皮分層薄如紙,烤制酥鬆油潤不膩,又很扛餓。

評價

葉氏詞云:「薄如秋月,形似滿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無窮。」

典故

黃山燒餅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相傳元至正十六年(1357),朱元璋駐軍歙南三縣交界的覆船山(主峰擱船尖),此山是伏羲、女媧、神農的聖地,儒釋道三教合一。覆船山恰似一個天然的覆缽式白塔,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環布鐵圍,邊緣有七金山、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等七峰三十六天門成圓形環繞。朱元璋以這裡為根據地秘密發展明教徒為聖戰士,完成自己的霸業。

朱元璋避難在徽州一農家,飢餓難當,主人拿燒餅給他充飢,他吃得滿口生香,大為讚賞。稱帝後,朱元璋沒忘農戶的救命之恩,冊封此燒餅為救駕燒餅。朱元璋登帝後,在內殿吃救駕燒餅,剛咬一口,劉伯溫求見。朱元璋把燒餅放入茶碗中,蓋上蓋子。朱元璋召見劉伯溫想聽他談治國方略,指着茶碗半開玩笑說:「劉愛卿,你素曉天文又知地理。可知茶碗裡是什麼?」劉伯溫看了看茶碗,略略停頓一會兒,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口,此燒餅也」。劉伯溫為了迎合朱元璋好吃救駕燒餅的喜好,那次寫的治國方略起名《燒餅歌》,傳於後世。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六次南巡,到過淮安、揚州、蘇州、杭州徽州、江寧等江南諸多地方。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由兩淮八大總商之首江春承辦一切供應,籌劃張羅接待,江春接駕的第一道茶品是由徽州班底構成的家廚,根據他精心設計研製的燒餅,外層酥脆,內里滋潤鮮香,嚼之異香可口。舟馬勞頓的乾隆吃後,頓感身心舒暢,精神倍增,欣然賜名皇印燒餅,寓意乾隆對燒餅的喜愛程度堪比隨身皇印,予以褒賞。[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