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枝油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枝油杉

黃枝油杉
原圖鏈接

黃枝油杉(學名: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 K. Fu):是松科油杉屬喬木,樹皮縱裂狀黑褐色或灰色;小枝近於無毛,一年生枝黃色,二、三年生枝呈淡黃灰色或灰色。葉條形,兩面中脈隆起,先端鈍或微凹,基部楔形,有短柄。球果圓柱形,中部的種鱗斜方狀圓形或斜方狀寬卵形,上部圓,間或先端微平。種子10-11月成熟。

其分布區狹窄,資源少,線樹結果不多,種子發良不良,天然更新能力較弱;加之材質優良,群眾隨意砍伐,數量日減。黃枝油杉樹形高大,採種困難,母樹開花結實少,種子發芽率低,繁殖速度慢,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為中國特有樹種,產於廣西北部及貴州南部,生長於海拔560米至1100米的地區,常生於石地、山坡或石灰岩山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黃枝油杉

門: 裸子植物門

綱: 松杉綱

黃枝油杉
原圖鏈接

目: 松杉目

科: 松科

亞 科: 冷杉亞科

屬: 油杉屬

種: 鐵堅油杉

變 種: 黃枝油杉

拼 音: huáng zhī yóu shān

中文學名: Keteleeria davidiana var. calcarea (C. Y. Cheng & L. K. Fu) Silba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8米,胸徑可達1.3厘米;樹皮灰褐色或暗褐色、縱裂,呈片狀剝落;當年生枝無毛或近於無毛,黃色,2~3年生枝呈淡黃灰色或灰色;冬芽圓球形。葉線形 ,在側枝上排成兩列,長1.5~4厘米,寬3.5~4.5毫米,兩面中脈隆起,先端鈍或微凹,基部 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8~21條白粉氣孔線,有短柄。球果圓柱形,直立, 長11~14厘米,直徑4~5.5厘米,成熟時淡綠色或淡黃綠色;種鱗斜狀圓形或近圓,長2.5~3 厘米,寬2.5~2.8厘米,先端反曲,鱗片露出部分有密生的短毛,基部兩側耳狀;苞鱗長藥種鱗的2/3,先端三裂,中裂窄三角形,側裂鈍圓,上部邊緣有不規則的細齒;種子連同種翅與種鱗等長,種翅厚膜質,中下部或中部較寬。 [1]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西東北部至北部臨桂、桂林、靈川、融安、恭城,平樂,湖南西南 江永 和貴州東南部黎明平、獨山、平塘、荔波等縣,呈小片分布。垂直分布於海拔200~1 100米 ,多見於石灰岩山坡的中下部。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

黃枝油杉是中亞熱帶樹種。分布區年平均溫16~22℃,1月平均溫為4.8 ℃,7月平均溫23.5~28℃;年降水量1250~1750毫米;年相對濕度約75~80{bf}。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鈣質土,黃壤和紅壤上均能生長。但多見於石灰岩石山鈣質土上。在土層淺薄,土壤乾燥或岩石裸露的地方,其幼樹的主根短而粗壯,常比地上部分為粗,具發達的皮層,能貯藏較多水分。在石山上生長時,如主根受阻,則側根發達,穿插力強,伸延在石縫中,能 耐石山乾旱生境。常見伴生樹種有圓葉烏桕Sapinm rotundifolium Hemsl.、菜豆樹Raderma chera sinica (Hance)Hemsl.、黃蓮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s、青檀Pteroceltis tata rinowii Maxim.等。陽性樹種,幼苗期稍耐側蔭,4~6齡後,則需充足陽光,15~20年左右開始結果,200年以上大樹仍能結果。天然更新良好,種子可隨風飄揚,大樹砍伐後,仍能萌 櫱。花期3~4月,果熟期10~11月。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球果在每年10月下甸至11月上甸熟,宜及時採收,采後陰乾脫種, 選取飽滿的種子消藏或袋藏。翌年3月播種,幼苗期需遮蔭,並要防治根腐病。苗木可多次移植或切根處理,以促進側根的生長,如在石山上種植,宜用營養懷育苗。本種還可用插條 或高壓法繁殖。

栽培技術

選地

可選擇300米以上至1200米以下的山地。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也可降到100米左右。母岩以花崗岩、板岩、頁岩發育的山地黃壤、黃棕壤為好,土層厚度30厘米以上,肥力中等以上,坡度、坡向不限,土壤質地以沙壤土、輕壤土、中壤土為好,中性或偏酸性。

整地

直播:穴墾整地,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40厘米,3月播種,每穴播種8-10粒,覆土約1厘米,最好再蓋上碎草。苗木出土後,結合撫育,分批刪除瘦弱的,每穴選留健壯的一株,培養成林。

植苗:整地方式與直播相同。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造林前施足基肥。花崗岩發育的土壤施氮肥;板岩、頁岩發育的土壤施磷肥。

採種

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當種鱗轉為淡黃色即可採收。過遲,種鱗鬆散與種子同時脫落。球果採下後,堆放室內,堆高不超過50厘米,使種鱗開裂;因含油豐富,不宜曝曬,以免油化而降低發芽率。球果中部的種子大而飽滿,質量較好,基部的種子細小,質量較差,脫粒後,可用粗孔篩篩選,再堆放通風乾燥的室內陰乾後干藏。每百公斤球果可得純淨種子12-15公斤,每公斤種子20000-24000粒,發芽率60%以上。

育苗

宜在海拔400-500米山地建立永久性育苗基地,或在林間育苗。平原和丘陵地區可選擇比較蔭蔽的地方做苗圃。沒有菌根的苗圃,宜用菌根土墊床蓋種或打漿沾種,促使苗木根系及早感染菌根真菌。每畝施餅肥50-75公斤,或腐熟廄肥3500-4000公斤與過磷酸鈣15-25公斤混合翻入土中。3月播種,播前,種子放入400G溫水中(自然冷卻)浸一晝夜,撈出陰乾再用0.5%福爾馬林消毒,條播,條距20厘米,每畝播種12.5-15公斤;撒播,每畝播種15-17.5公斤。播後用焦泥灰拌以菌根土或完全用菌根土覆蓋,厚約1厘米。兩周後發芽,20天左右出齊。5-7月間勤施追肥,林間育苗可不遮蔭。空曠地育苗,6-8月間應設蔭棚遮蔭,以降低土面溫度,並及時澆水,保持苗床濕潤,以利菌絲繁殖,促進苗木生長。當年生苗高10厘米以上,須留床一年,第二年春季萌發前,施稀薄人糞尿或硫酸銨(每畝4-6公斤),並將生長衰弱和過密的苗木間除,每畝保留6-8萬株。結合間苗,分床移植,2年生苗高30厘米以上。如果再留床一年,可再適當間除一部分。間苗移植時,可剪去一部分主根,以促進側根生長,並儘量保持根部宿土。

起苗時,宜多帶宿土,保護菌根,隨起隨栽。保持根系濕潤,則造林成活率高,生長旺盛。 [2]

病蟲防治

苗期容易感染猝倒病、莖腐病。幼樹和林木主要有袋蛾為害。

1、猝倒病防治1%硫酸銅溶液浸種24小時,或每百公斤種子用1-2公斤敵克松拌種;每畝圃地用磨碎過篩的硫酸亞鐵10-15公斤,或70%敵克松粉0.5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拔去病苗後噴70%敵克松700倍液也有效果。

2、莖腐病防治施用棉籽餅或抗生菌餅肥作基肥;用10%蘇化911以1:100的毒土撒施於苗床上;夏季搭棚遮蔭或行間覆草。

3、袋蛾防治及時摘除袋囊,集中燒毀;對幼齡幼蟲,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霧;在離桑園較遠的高山地區,噴用青蟲菌、蘇雲金桿菌、白僵菌也有較好的效果。

實用價值

黃枝油杉是中國特有的古老樹種,具有研究價值。

木材較堅硬,紋理直,結構細,是家具和建築優良用材。樹幹通直,雄偉挺拔,枝葉濃密,適於庭園綠化;根系發達,能耐石山乾旱,是石灰岩石山綠化的優良樹種。


相關視頻

廣西主要鄉土珍貴樹種系列之江南油杉

柔毛油杉 非黃枝油杉種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