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沙坨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沙坨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黃沙坨鎮

所屬地區: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

黃沙坨鎮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下轄鎮,地處台安縣東南部,遼河、渾河之間,南鄰高力房鎮,西瀕外遼河與盤山縣沙嶺鎮段家、水泉子、六間房3個村隔河相望,北靠遼河,對岸是新開河鎮,東北、東、東南分別與瀋陽市遼中縣於家房鎮、遼陽市遼陽縣唐馬寨鎮、海城市高坨鎮為鄰, 行政區域面積115.3平方千米。 民國二年(1913年),建台安縣,遼中縣的大黃沙坨劃歸台安,黃沙坨為第三區;1984年7月,黃沙坨鄉改鎮;2002年2月,北部毗鄰的大張鄉併入黃沙坨鎮;2004年2月,原大張管理區撤銷,統一稱黃沙坨鎮。 截至2018年末,黃沙坨鎮戶籍人口有38074人。 截至2020年6月,黃沙坨鎮下轄17個行政村。 2011年,黃沙坨鎮財政總收入401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21萬元,比上年增長18.5%。 2018年,黃沙坨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 [1]

位置境域

黃沙坨鎮地處台安縣東南部,遼河、渾河之間,南鄰高力房鎮,西瀕外遼河與盤山縣沙嶺鎮段家、水泉子、六間房3個村隔河相望,北靠遼河,對岸是新開河鎮,東北、東、東南分別與瀋陽市遼中縣於家房鎮、遼陽市遼陽縣唐馬寨鎮、海城市高坨鎮為鄰, 行政區域面積11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黃沙坨鎮地處遼東半島腹地,東濱渾河,北臨遼河,是遼河、渾河的沖積平原,境內無山,地勢平坦,北高南低,自然比降為萬分之一,平均海拔6.5米。

氣候

黃沙坨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2℃。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3.4℃,極端最高氣溫33℃。秋冬季半年多刮偏北風,春夏季半年多刮偏南風,平均風速每秒3米/秒。無霜期年平均168天,最長達186天(1975年),最短為153天(1963年)。年平均積溫3858度。年平均日照時數2798小時,年輻射67.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為644.5毫米,夏季最多,為404.6毫米,冬季最少,為13.8毫米,平均相對濕度62%。

水文

黃沙坨鎮境內河道屬遼河、渾河兩大流域,境內最大河流為遼河,從北至南流經境內高力房、鐵匠爐、大張、劉家、孫家5個自然村,其中遼河流經本鎮長度8.5千米,流域面積116.2平方千米,占70%,渾河流經本鎮長度9千米,流域面積49.8平方千米,占30%。主要支流有外遼河、遼台排乾,總長12.6千米。河流總長32.2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年排澇量30萬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347.8萬立方米(2010年)。平均徑流量為123.3萬立方米。

自然災害

黃沙坨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颱風、冰雹、霜凍、洪澇等。旱澇出現概率為50%,一般為三年一遇。大旱為15年一遇,大澇為10年一遇。從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2012年的百餘年間,共發生澇災16次,旱災10次。大暴雨年發生概率為32.6%,特大暴雨多受颱風影響而形成。暴雨平均每年出現2次,最多為1960年,出現6次;颱風出現2次,分別是1984年和1988年;冰雹出現2次,分別是1966年和1983年。連陰雨5天以上的年平均1.3次,10天以上平均5年一次。洪澇災害年平均2次,多發生在7月中旬—8月下旬。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0年7—8月,受強颱風影響,單日降雨量達110毫米,遼河第一次洪峰流量達1930立方米每秒。整個雨季持續時間長,降雨量大,造成了全鎮規模的洪澇災害。全鎮農田受害面積7.5萬畝,倒塌大棚近千棟,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億元。蟲災主要有高粱射蟲、黏蟲、大豆食心蟲、玉米螟蟲、及地下害蟲。

自然資源

黃沙坨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是石油,儲量達千萬噸以上。已經打成生產油井110眼,年開採量50萬噸。境內有野生動物62種,野生種子植物116種。

人口

2011年末,黃沙坨鎮總人口4942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20人,城鎮化率18.5%。另有流動人口8200人。總人口中,男性25679人,占51.96%;女性23741人,占48.04%;14歲以下7800人,占15.78%;15—64歲36420人,占73.70%;65歲以上5200人,占10.5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5800人,占92.68%;有滿、蒙古2個少數民族,共3620人,占7.32%。2011年,人口出生率4.94‰,人口死亡率4.90‰,人口自然增長率0.0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8人。 2017年末,黃沙坨鎮常住人口為36472人。 截至2018年末,黃沙坨鎮戶籍人口有38074人。

視頻

鞍山市台安縣黃沙坨鎮新區廣場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