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滔 - 晚唐五代著名文學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黃滔 - 晚唐五代著名文學家

本名;黃滔

字號;字文江

所處時代;唐朝→後梁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莆田城內前埭(今荔城區東里巷)

出生時間;840年1月1日

去世時間;911年1月1日

主要作品;《黃御史集》

主要成就;"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

職業;文學家

黃滔(公元840-911年) 字文江。莆田縣(今城廂區)人。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官國子四門博士,因宦官亂政,憤然棄職回鄉。王審知主閩,奏授御史里行,充任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是晚唐著名詩人,《全唐詩》收錄其詩作一百多首。還曾輯唐代福建人詩作刊行《泉山秀句集》30卷,是第一部閩人詩歌總集,對保護福建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是莆田早期的文學家,人稱"閩中文章初祖",其著作《黃御史集》被收集於清代《四庫全書》《叢書集成》

唐末五代時期,閩中才士輩出,黃滔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

人物生平

唐大中十四年(860),年已弱冠的黃滔隻身一人離開家鄉涵江黃巷,來到30多里外的縣城西北南山東峰書堂苦讀,並且在山上一讀就是十年。唐咸通十二年(871),黃滔北上長安求取功名,經過1年多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了長安。第一次考試,黃滔初場即落第。但這次落第不過只是他屢試不第的開始。從此以後,歷經24年,經過了20場考試,因考官徇私舞弊,場場落第。他哀嘆:"花當落第眼,雨暗出城天。"但仍不甘心,"莫道還家不惆悵,蘇秦羈旅長卿貧",只好流落京城繼續等待。儘管考舉道路不暢,黃滔還是善於調節身心。每當考試落第,他總要離開長安,放逐江湖,到各地遊覽,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期間,黃滔不僅寫了大量的詩歌,而且常與名士羅隱、韓、崔道融等人相互唱和。仕途的不得意,以及飽嘗流離貧困之苦,使他的思想逐漸接近民眾,痛恨為爭權奪利而無休止的軍閥混戰,同情陷於戰爭和饑饉中的人民,他寫下了《書事》一詩,表達自己的心聲:"望歲心空切,千夫盡把弓。千家數人在,一稅十年空。"這些經歷為他以後回閩輔佐閩王王審知治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唐中和三年(883),在朝廷多事之秋,停舉之年,黃滔回到故鄉涵江黃巷。不久,舉家遷往30里外的縣城東南角城鄉結合部烏石山東麓的前埭。

唐乾寧二年(895),博學多才、命運坎坷的黃滔終於考中進士,他像所有的新科進士一樣,第一件事就是回鄉省親。其時藩鎮割據,政局動盪,朝廷無暇授官。直到唐光化二年(899),黃滔才被授予"四門博士"的閒職。一年後,宦官劉季述作亂,黃滔避亂回閩。

唐天復元年(901),黃滔應主持閩政的王審知徵聘並得到重用。他悉心輔佐王審知治閩,盡情施展自己的抱負,提倡節約官府開支、減賦稅、輕徭役;重商務、開港路、興旺海上貿易;建學校、育人才,發展地方文化。王審知一一採納了黃滔的建議。當朱溫篡唐後,割據各地的軍閥紛紛稱王。黃滔審時度勢,以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眼光,建議王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使,不為閉門天子"。王審知接受了黃滔的建議,奉後梁、後唐為正朔,使福建在天下大亂、軍閥混戰的情況下,能夠獨享太平,30年免受兵禍。朱溫為拉攏王審知,也逐步為他加官進爵,公元909年,拜王審知為中書令(宰相)、福州大都督;次年,又加封王審知為閩王。對於黃滔的匡正之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黃御史集》評價說:"王審知據有全閩,而終守臣節,滔匡正之力為多。"

黃滔的匡正之功,致使閩地一時成為樂土,北方名士李洵、韓 、崔道融、趙觀文、王滌等人,紛紛來閩避亂,他一一禮遇這些流亡名士,名士們逐"悉主於滔"。黃滔在作為一名政治家的同時,不失詩人本色。他將自唐高祖武德至昭宗天佑290年間福建詩人寫下的詩歌,編集成《泉山秀句》30卷,這是福建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可惜後來散佚於亂世。黃韜輔佐王審知八年,官至監察御史里行、威武軍節度推官,[1]

後梁開平五年(911年),黃滔晚年離福州回莆田定居。是年,病逝於東里家中,終年72歲,葬於離家約兩里許的烏石山腰。該地如今早已成了人聲喧囂的鬧市,黃滔的墓葬地成了莆田哲理中學的大門口,墓前的石碑早已化為烏有

成就榮譽

晚唐五代着名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閩中文章初祖"。

紀念場所

黃滔公園

黃滔公園位於莆田市城廂區莆田哲理中學(莆田二中)校園內,塑有一尊丈余高的石像。石像的雕飾為古代官宦一般的樣子,頭戴烏紗帽,雙目凝視着遠方,手中攝着書卷,一副聚精會神的讀書姿態,分明是一位儒雅之士。

黃滔公園本是他的英靈安息之地,莆田二中校園擴建後,便把黃滔的墳墓給裹進其中。

黃滔祠

黃滔祠位於莆田市區東里巷內,已有700年歷史,是莆田現存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結構完整的古祠。莆田東里黃姓始祖黃滔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是唐末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八閩文壇之主"、"莆文章始祖"。如今黃滔的後裔已遍布海內外。從這座古祠堂走出來的進士有78人,其中包括狀元一人,因此黃滔祠也被稱為"八閩名祠"。

家族後裔

《四庫全書》《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黃滔故居蕃衍出的後裔,有進士94人,其中狀元2人即後唐天成丁亥(927)科狀元、端明殿掌院學士潘湖翁黃仁穎(福建省方志委主編《福建歷代狀元》有載,黃滔次孫,黃珦次子、黃仁願之弟)居晉江潘湖;黃公度宋紹興八年(1138)狀元、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居莆田東里;榜眼宰相1人即宋隆興元年(1163)年癸未科木待問榜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官至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宰相)黃洽居福州候官(今屬福清與閩候交界處)東里;尚書1人即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黃綰居浙江紫霄山樊川江北東里;歷代解元出身的14人。

參考資料

  1. 黃滔 , 荔城區五代十國人物專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