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卷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卷尾

中文學名: 黑卷尾
拉丁學名: Dicrurus macrocercus
別 稱:黑黎雞、籬雞、鐵煉甲、鐵燕子
黑烏秋、黑魚尾燕、龍尾燕、笠鳩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 目: 燕雀亞目
科:卷尾科
屬:卷尾屬
種:黑卷尾
亞 種: 7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Vieillot, 1817
英文名稱: Black Drongo

黑卷尾(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是雀形目卷尾科的鳥類。全長約30cm。通體黑色,上體、胸部及尾羽具輝藍色光澤。尾長為深凹形,最外側一對尾羽向外上方捲曲。棲息活動於開闊地區,繁殖期有非常強的領域行為,性兇猛,非繁殖期喜結群打鬥。主要取食昆蟲。平時棲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樹頂上,在開闊地常落在電線上。數量多,常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動作敏捷,邊飛邊叫。主要從空中捕食飛蟲,主要以夜蛾、蝽象、螞蟻、螻蛄、蝗蟲等害蟲為食。分布範圍是伊朗至印度、中國、東南亞、爪哇及巴厘島。 [1]

外形特徵

黑卷尾雄性成鳥(繁殖羽):全身羽毛呈輝黑色;前額、眼先羽絨黑色(在個別標本的嘴角處具一污白斑點,但不甚明顯)。上體自頭部、背部至腰部及尾上覆羽,概深黑色,綴銅綠色金屬閃光;尾羽深黑色,羽表面沾銅綠色光澤;中央一對尾羽最短,向外側依次順序增長,最外側一對最長,其末端向外上方捲曲,尾羽末端呈深叉狀;翅黑褐色,飛羽外翈及翅上覆羽具銅綠色金屬光澤。下體自頦、喉至尾下覆羽均呈黑褐色,僅在胸部銅綠色金屬光澤較著;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

雌性成鳥:體色似雄鳥,僅其羽表沾銅綠色金屬光澤稍差。

幼鳥:體羽黑褐色,背、肩部羽端微具金屬光澤;自上腰至尾上覆羽呈黑褐色,後者具污灰白色羽端,呈鱗狀斑緣;尾羽黑褐色;翅角污灰白色。下體腹、脅和尾下覆羽黑褐,均具污灰白色羽緣;個別標本尾下覆羽基部黑褐,具灰白色羽端長達11mm,外觀呈污灰白色。 雛鳥:巢內雛鳥全身被暗褐黑色絨毛羽。

虹膜棕紅色:嘴和腳暗黑色;爪暗角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40-65g,♀42-57g;體長♂235-300mm,♀243-285mm;嘴峰♂21-29mm,♀21-28mm;翅♂135-152mm,♀133-144mm;尾♂133-176mm,♀129-166mm;跗蹠♂18-23mm,♀18-22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卷尾棲息活動於城郊區村莊附近和廣大農村,尤喜在村民居屋前後高大的椿樹上營巢繁殖。多成對活動於800米以下的山坡、平原丘陵地帶闊葉林樹上;在中國西藏則棲息在海拔2000-2500米的針闊混交林緣。

生活習性

平時棲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樹頂上,或在豎立田野間的電線杆上,一見下面有蟲時,往往由棲枝直降至地面或其附近處捕取為食,隨後復向高處直飛,形成「U」字狀的飛行。它還常落在草場上放牧的家畜背上,啄食被家畜驚起的蟲類。性喜結群、鳴鬧、咬架,是好鬥的鳥類,習性兇猛,特別在繁殖期間,如紅腳隼、烏鴉、喜鵲等鳥類侵入或臨近它的巢附近時,則奮起衝擊入侵者,直至驅出巢區為止。

黑卷尾鳴聲噪雜而粗糙,似「chiben-chaben」連續鳴叫,此起彼伏相互呼應,特別在清晨黎明時,故村民給以美稱「黎雞」。

黑卷尾在飛翔中能於空中捕食飛行昆蟲,類似家燕敏捷的在空中滑翔翻騰,在南方俗稱「黑魚尾燕」。食物以昆蟲為主,如蜻蜓,蝗蟲,蜻蜓、胡蜂、金花蟲、瓢、蟬、天社蛾幼蟲、蝽象等膜翅、鞘翅及鱗翅類的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候鳥: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
旅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韓國、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中國為吉林以南東部各地至西南、西藏為夏侯鳥,雲南南部、海南以及台灣為留鳥。

繁殖方式

繁殖在6-7月間。巢以高粱稈、草穗、枯草細纖維、植物纖維、細麻纖維、棉花纖維交織加固而成,織成淺杯狀,常置於榆、柳等樹巔,細枝梢端的分叉處。6月下旬可看到剛出巢幼鳥停留在巢附近的樹上等待親鳥哺食。雌雄親鳥均參加孵卵和育雛。黑卷尾巢呈碗狀;巢高約70mm,巢深35mm,內徑90mm,外徑約130mm。卵產3-4枚,卵殼乳白色,上布褐色細斑點,鈍端有紅褐色粗點斑。卵徑約為24mm×19mm。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6±1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雛鳥全身裸露,僅背部和頭頂着生有少許絨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20-24天。

全部亞種(7亞種)

黑卷尾錯那亞種 (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albirictus)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緬甸,中國西藏,印度,孟加拉,泰國
黑卷尾普通亞種 (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cathoecus)分布於中國(青海、吉林、海南,包括周圍島嶼),緬甸,泰國,印度,馬來半島(新加坡)和印度支那
黑卷尾台灣亞種(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harterti)分布於中國台灣
黑卷尾爪哇亞種(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javanus)分布於爪哇島巴厘島
黑卷尾指名亞種(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macrocercus)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半島和孟加拉
小黑卷尾(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minor)分布於斯里蘭卡馬納爾島
黑卷尾泰國亞種(學名:Dicrurus macrocercus thai)分布於緬甸泰國柬埔寨印度支那南部。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黑卷尾--一種漂亮的黑色鳥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