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黔劇

中文名稱;黔劇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131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單位;貴州省黔劇團

又名;"文琴"、"貴州彈詞"

黔劇(讀音:qiánjù)是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由流傳在貴州的曲藝揚琴(又名"文琴"、"貴州彈詞")於1953年演變發展而成的,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1]

黔劇是在貴州揚琴說唱音樂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改革,並從貴州地方其它戲曲劇種以及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素材,逐漸發展而成的。

2008年6月7日,貴州省黔劇團申報的"黔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32 Ⅳ-131。

歷史源流

黔劇的前身是貴州揚琴。貴州揚琴,亦稱貴州彈詞、文琴,是一種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分角色坐唱的說唱藝術。清嘉慶年間,貴築縣的顏詞徽,清道光五年(1825)興義的張國華等人,曾在詩文中提到貴陽有揚琴的活動。今人俞百巍經過多年的研究認為,揚琴"在清康熙年間就開始在貴州流行,至今已二百多年歷史"(《關於貴州彈詞和文琴戲》)。光緒年間,雲南揚琴、四川揚琴、四川清音、湖南常德絲弦等相繼傳入貴州,促進了貴州揚琴的發展。光緒九年(1833),王石青蔣發三丁小瑞三人在貴陽建立揚琴"三友社",在"文音茶社"里公開演唱。之後,黔西於光緒十一年成立"文音俱樂社",織金於光緒十五年成立"庭院樂府",安順於光緒十六成立 "相悅茶社",畢節於宣統三年(1911)成立"同鄉娛樂會",1921年前後,遵義、安順、盤縣、銅仁、都勻、興義、安龍、獨山、大方、貞豐等地相繼出現了揚琴班社。經過多年的演唱實踐,貴州揚琴逐漸成熟定型。據《貴州彈詞彙編》記載,最早的貴州揚琴唱本是《二度梅》,於光緒十十六年由王石青編次。

1950年,大定(今大方)縣的揚琴藝人為配合"清匪反霸"運動,用貴州揚琴的曲調為秦腔劇本《窮人恨》配曲,用當地方言演出,開創了黔劇的先聲。此劇用揚琴、三弦、胡琴伴奏的調子,傳達悲喜的劇情,歌曲台詞通俗易懂,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1952年秋,黔西縣揚琴藝人徐有三、封炳坤、李紹芝、魏利亨等,將婺劇劇本《百日緣》配以貴州揚琴唱腔,用當地方言道白,模仿京劇、川劇的表演、鑼鼓,演出獲得成功,並取名為文琴戲。爾後,徐有三又將貴州揚琴的傳統曲目《搬窯》整理改編成文琴戲排練,在該縣武神廟為第一次區鄉幹部會演出,熟悉的鄉音土語引起了觀眾的共鳴,這次演出被黔劇界認為是黔劇的誕生。

1954年春,黔西縣成立了業餘文琴劇團。為建立文琴戲的觀眾基礎,該團在以後的兩年中,到全縣百分之七八十的鄉鎮演出,受到普遍歡迎。隨後,該團又到臨近的金沙、織金兩縣演出,為觀眾喜聞樂見,並激起兩縣揚琴藝人的仿效。

文琴戲和黔西業餘文琴劇團的出現,引起了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1956年5月,黔西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黔西縣文琴劇團,貴州出現了第一個專業文琴劇團。

1957年後,各地在黔西縣文琴劇團的影響下,相繼成立了專業或半專業文琴劇團,並於1959到1960年間舉行了兩次文琴戲會演,黔西縣文琴劇團作為貴州的地方劇種出訪了四川,到成都、重慶演出。

1960年2月,文琴戲正式命名為黔劇,組建了貴州省黔劇演出團。同年五年,周恩來視察貴州時觀看了該團演出的《卓文君》、《西廂記》選場,同年6月,該團帶《秦娘美》、《張秀眉》、《紅旗食堂》、《女礦工排》、《搬窯》、《佳期拷紅》、《葬花》等劇目至京演出,爾後又赴上海、杭州公演,均受到歡迎和好評。

1960年,貴州省黔劇團、遵義專區黔劇團和畢節專區黔劇團,聯合排練了《半把剪刀》、《團圓之後》、《珍珠塔》、《雙玉蟬》等其它劇種的優秀劇目,並創作演出了《山高水長》、《人民辦案》等現代戲。1965年9月,貴州省黔劇團的《山高水長》,遵義專區黔劇團的《考幺女》,畢節專區黔劇團的《把關》、《開鎖》等劇,均赴成都參加西南區話劇地方戲匯演。

黔西縣是黔劇的發源地。黔劇的前身系曲藝形式的琴書,又稱彈詞和揚琴調,黔劇被文藝界認定為地方新劇種之前,稱之為「文琴戲」。儘管黔劇已風雨兼程走過50多個春秋,但在其發源地黔西縣仍被稱之為「文琴戲」。「黔劇原非社戲;文琴本是鄉音」,這是掛在黔西武廟正門上的一副對聯,它道出了黔西人對「文琴戲」的鐘愛程度。

藝術特點

黔劇音樂是在貴州揚琴說唱音樂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改革,並從貴州地方其它戲曲劇種以及民族民間音樂中汲取素材,逐漸發展而成的。

黔劇唱腔用貴州方言演唱,以貴陽官話及黔西話為代表,屬北方語系、西南官話,其聲、韻、調都有自己的鮮明個性。

黔劇的基本唱腔均屬四句式板式變化體,唱詞以七言十言為主,並按尾字平仄偶句押腳韻的規律,形成嚴格的上下句式。

黔劇唱腔由基本唱腔和其它唱腔兩類組成,形成了以板式變化為主,單曲體為輔的綜合體制。

基本唱腔在貴州揚琴的七個常用唱腔的基礎上,按板式變化體進行歸類和發展,形成多系統基本唱腔格局,有揚調腔、二板腔、二黃腔三個腔類:

揚調腔在〔揚調〕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由〔揚調〕、〔苦稟〕、〔反調〕三個唱調構成。

二板腔在〔二板〕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由〔二板〕、〔宮二板〕兩個唱調構成。

二簧腔包含〔二簧一字〕、〔二簧快一字〕、〔二流〕三個黔劇傳統板式唱腔,又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二簧垛板〕、〔二簧搖板〕、〔二簧散板〕、〔二簧干板〕、〔二簧倒板〕、〔二簧奪子〕等板式。

其它唱腔包括:貴州揚琴的部分小調、在民族音樂和黔劇唱腔素材中創作和發展的新腔、合唱與伴唱,共三部分。

黔劇唱腔的連接靈活自如,其連接類型有:基本唱腔揚調腔、二板腔、二簧腔內各板式的連接;基本唱腔與另一基本唱腔的連接,如揚調腔與二簧腔的連接,二板腔和揚調腔的連接;基本唱腔與其它唱腔的連接包括小調、新腔和未歸入基本唱腔的傳統唱腔;基本唱腔與合唱、伴唱與連接等連接形式。

黔劇器樂曲的來源有三:一是繼承貴州揚琴傳統曲牌〔八譜〕,有〔大八譜〕、〔小八譜〕之分;二是吸收貴州梆子戲曲牌,現常用的有〔小開門〕、〔萬年歡〕、〔柳青蓮〕等;三是新編曲牌,是為特定情景的需要編寫或創作的。

器樂曲分為:弦樂曲、嗩吶曲兩類。弦樂曲,如〔柳青蓮〕、〔浪淘沙〕、〔洞房樂〕等,常用於迎賓、宴客、嫁娶等場合;嗩吶曲,如〔一溜風〕、〔急三腔〕等常用於打鬥場面。

黔劇的伴奏樂器以高胡、揚琴為主,配以其它管弦樂,組成文揚。打擊樂器按本劇種的需要,由小鼓、板(以上選用偏高音者)、大鑼、大缽、馬鑼或小鑼,配以鉸子、碰鈴、低音鑼、包包鑼、大鼓、定音鼓等,組成武揚。鑼鼓經以吸收貴州梆子戲的鑼鼓經為主,並借鑑、改編其它劇種的鑼鼓經而形成,有念白鑼鼓、開唱鑼鼓、身段鑼鼓等。

黔劇戲衣融合了當地各民族特點,視劇情和人物性格而設計。[2]

角色行當

黔劇的母體貴州揚琴,在其一百一十八出大小唱本中,已有生、旦、淨、末、丑、副的角色行當劃分,其中生行有小生、正生、老生之分;旦行有正旦、小旦、貼旦、花旦、老旦之別,黔劇誕生以後,在行當體制上,繼承了揚琴的這一傳統,並有所歸納和發展。

1、生行:是對男性角色的泛指,無論是青年、中年、老年,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均由生行演員扮演。在現代戲中,通常情況下仍是如此,在特殊情況下有所突破,生行分為小生和老生-

小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青年男子,有窮生、巾生、官生、武小生、文武小生之分,如《珍珠塔》中的方卿屬窮生,《西廂記》中的張君瑞屬巾生,《奢香夫人》中的朱元璋屬官生,《漢宮劫》中的劉章屬武小生,《潘安》中的潘安屬文武小生,《秦娘美》中的珠郎、《阿雙》中的布卡、《瓦窯案》中的何大年等均屬小生行。

老生,泛指正、反面人物中的中、老年男子,如《生死牌》中的黃伯賢、王志堅,《團圓之後》中的鄭司成、杜國中,《珍珠塔》中的陳培德、趙本,《風亭趕子》中的張元秀等。

2、黔劇的旦行分花旦、閨門旦、青衣、彩旦、老旦、武旦。

花旦,是青年女性中的正面角色,多是天真活潑、聰明智慧,性格直率、大方、善良的人物,如《珍珠塔》中的彩萍,《牡丹對課》中的白牡丹,《武則天》中的上官婉兒,《團圓之後》中的柳氏,《秦娘美》中的婢娘婢妹等。

閨門旦,多指未婚的青年女性,有閨閣千金,也有小家碧玉。這些人物有的雍榮華貴;有的知書達理;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寬容大度;有的機智聰慧;有的志向遠大。《珍珠塔》中的陳翠娥,《人面桃花》中的杜宜春便屬此類。

青衣,多為已婚的中年婦女,這類人物大都穩重端莊,如《奢香夫人》中奢香、劉淑珠、馬皇后,《團圓之後》中的葉氏,《搬窯》中的王寶釧等。

彩旦,是性格詼諧、風趣,或刁鑽、古怪、刻薄勢利的女性人物,如《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拾玉鐲》中的劉媒婆。

老旦,是劇中的老年婦女,如《六離門》中的洪母,《半把剪刀》中的曹母等。

武旦,有武功的女性,這些人物多是性格豪爽,膽識過人的婦女,如《盜仙草》中的白素貞,《潘安》中的楊嬌嬌等。

3、醜行:黔劇醜行扮演的人物多種多樣,有心地善良,語言幽默,行為滑稽的好人;也有奸詐刁惡,慳吝卑鄙、口密腹劍、人面獸心的惡棍。分為官衣丑、褶子丑、童子丑、武丑四類-

官衣丑,指穿官衣,戴紗帽的公卿大夫、文職官員,如《殷小姐娶妻》中的補天闕,《怪孝記》中的縣官等。

褶子丑,指紈絝子弟、風流公子之類的人物,如《老爺世家》中的大少爺等。

童子丑,指少年男性,如《雙下山》中的小和尚

武丑,指擅長武藝、性格機警、幽默風趣的人物,如《擋馬》中的焦光普,《劉四姐》中的侯七等。

4、淨行:指性格魯莽、豪放、相貌特異的人,如《花田錯》中的周通,《團圓之後》中的洪如海,《秦香蓮》中的包公等。

傳承保護

黔劇自誕生到1980年底,20多年來曾先後創作、改編、移植、上演了大量劇目,其中,改編侗劇優秀傳統劇目《秦娘美》,1960年拍攝成舞台藝術影片;創作的彝族歷史故事劇《奢香夫人》,在編、導、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達到新的水平。該劇1979年9月赴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觀摩演出,獲文化部頒發的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曾榮獲中央文化部戲曲創作、演出一等獎。還有苗族歷史故事劇《張秀眉》,以及其它現代戲《山高水長》、《血披氈》、《考幺女》、《把關》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搬窯》、《珍珠塔》、《三難新郎》等都受到觀眾喜愛。[3]

相關視頻

黔劇《天渠》

黔劇大學生村官

參考資料

  1. 黔劇 , 360個人圖書館 2013-06-18
  2. 黔劇 , 博雅特產網
  3. 黔劇的發源地--黔西縣 , 快資訊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