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鼓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鼓吹5.jpg

鼓吹,原指漢魏以後流行演奏 式,源自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主要演奏樂器為打擊樂器吹奏樂曲,如鼓、茄、簫等,所以稱為"鼓吹"。以後鼓吹逐步由演出的形式轉化為對樂隊的稱謂,再引申為宣揚宣傳等意思,現在使用鼓吹多帶有貶義[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鼓吹

盛行年代 漢魏以後

鼓吹66.jpg

類別 合奏樂

別名 鼓吹樂[2]

簡介

鼓吹是漢魏六朝開始盛行的一種重要樂種。據劉《定軍禮》記載,大約秦末漢初之際,鼓吹已在北方漢族與少數民族居住區流行。當時,是用鼓、蕭(排蕭)、笳在一起演奏的。笳又稱胡笳,是一種頗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樂器。最初的笳,可能是用蘆葉捲起來吹奏,後來則把蘆葉做成哨子裝在一根有按孔的管子上吹奏,叫做笳管。鼓吹後來傳入中原地區,並被漢代宮廷採用。

鼓吹在三國時期仍繼續發展。當時,曹操曾令繆襲根據西漢以來的鼓吹曲調,填寫一些反映當時歷史事件的歌詞,如《戰滎陽》、《克宮渡》等。

鼓吹7.jpg

南北朝時期,許多少數民族相繼進入中原地區。他們帶來了大量本族或外族的音樂。在各少數民族中,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對音樂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北魏在太武帝統一北中國以後,曾大量接受了先進的漢族音樂文化。鼓吹樂也就在這個時期利用鮮卑族民歌曲調,填新詞"凡一百五十章",叫做"真人代歌",亦稱"北歌"。後來南朝的統治者陳後主,還專門派宮女去學習這種"北歌",於宴會時演奏,稱為"代北"。這時候南北方的鼓吹樂不但都加入了"北歌",而且還吸收了中原地區流行的吹樂器"篳篥"(現代北方吹歌中使用的管子的前身)等少數民族樂器,因此無論在曲調上還是在樂隊編制上,都有了新的面貌。但從內容來看,這些鼓吹曲除少數作品是原來反映下層民眾思想要求的民歌外,其他大多數都是貴族填寫的新詞。

類型

由於樂隊編制和應用場合的不同,鼓吹又可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的類型:

(一)鼓吹,主要由鼓與蕭(排蕭)、笳等樂器組成。其中,由建鼓與蕭、笳在朝會宴享時演奏的稱"鼓吹"或"黃門鼓吹"(圖39);由提鼓與蕭、笳在馬上作為出行儀仗演奏的專稱"騎吹"(圖 40);由提鼓、蕭,笳,加上饒在馬上作為軍樂演奏的稱"鐃歌"或"短蕭鐃歌"(圖41)。

它們的樂曲,從《樂府詩集》所收的漢代鼓吹樂的歌詞來看,如寫女子與無情無義的負心男人決絕的《有所恩》,寫女子堅貞不渝的愛情的《上邪》,寫詛咒統治階級發動侵略戰爭的《戰城南》等曲,原都是各地的民歌。

鼓吹8.jpg

其中《上邪》一曲由四解組成(《古今樂錄》)。其曲式結構與相和歌的"曲"大體相當。

(二)橫吹,又稱鼓角橫吹,一般由鼓、角、橫吹(橫笛)等組成,有時可加用笳與排蕭(圖42)。橫吹的樂曲,相傳有樂府"協律都尉"李延年用西域樂曲《摩訶兜勒》為素材創作的軍樂《新聲二十八解》。

此曲由《黃鵲》、《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等二十八首樂曲聯綴而成,後人又稱它為《漢橫吹曲二十八解》。它的歌詞在《樂府詩集》中保存有《出塞》一首:

侯旗出甘泉,奔命入居延。

旗作浮雲影,陣如明月弦。

它具體描寫了漢武帝為抗擊匈奴貴族的騷擾,派兵急速出征的威武陣容,歌頌了武帝抵禦異族侵犯堅持國家統一的作為。

T01edaf5af241a55e12.jpg

(三) "蕭鼓",因它用排蕭與建鼓合奏而得名,一般也用作儀仗音樂,有時樂工可以坐在鼓車中演奏。這種鼓車大都有樓,又叫樓車。樓上站立兩個樂工敲擊巨大的建鼓,樓下車廂里可坐四個樂工吹奏排蕭。這種器樂合奏亦可用作軍樂(圖43)。


魏晉間文學家陸機(261-303)的《鼓吹賦》,對它的表演情形曾有生動的描述:

稀音躑躅於唇吻,若將舒而復回。鼓砰砰以輕役,蕭嘈嘈而微吟。詠《悲翁》之流思,怨《高台》之難臨。顧穹谷以含哀,仰歸雲而落音。節丕氣以舒捲,響隨風而浮沉。馬頓跡而增鳴,士?嚬而沾襟……

這裡提到的《悲翁》(《思悲翁》)與《高台》(《臨高台》)兩首樂曲原來是漢代短蕭鐃歌的歌曲。其中《思悲翁》一曲描寫了對一個逃亡在外而處境艱難的反抗者 "悲翁"的思念。

它再一次證明了鼓吹音樂的基礎是來自民間,"蕭鼓"還可以用來伴奏百戲(見江蘇徐州漢墓出土的百戲畫像石),西漢樂府里的"縵樂鼓員"可能就是專門伴奏百戲的鼓吹樂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