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第七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齊齊哈爾市第七中學是1958年設立的地名。
地名含義
因負責適齡學生的教育工作,按上世紀50年代因全市中學排名順序而得名。
歷史沿革
始建於1958年,名為電廠小學,2008年廠企辦校回歸地方統一辦學,更名為第七中學。
培訓目標
通過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和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掌握現代教育思想與技術,更新教育觀念,具備較為紮實的教育教學素養,富有改革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其學習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培訓,增強教師業務功底,達到「新教師要過關、青年教師要過硬、骨幹教師要合格、老教師要適應」的要求。
學校教學計劃完備,有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具體意見,並對全體教職工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做到了有落實、有檢查、有記錄。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教育部門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注重抓好日常教學工作,經常性地檢查教學質量,開展家長和學生的問卷調查,建立聽課制度,及時反饋教學情況。要求教師認真分析學生狀況,有針對性地及時修正教學方法。注重與兄弟學校建立經常性的聯繫,重視做好畢業班的教學質量檢查工作。近年來尤其注重初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採取多種措施保證中考成績穩中有升。
傳統教育
傳統教育,(traditional education),與"現代教育"相對。專指赫爾巴特及其學派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模式。它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把教學過程劃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連續階段。[1]
該學派傳人賴恩把原來的第一階段又分為兩個階段,加以變通發展為:預備、提示、聯想、概括、應用五個階段。這個教學模式有助於教師傳授系統知識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 19 世紀後半葉流傳甚廣,對歐美各地有很大影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