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川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川縣,廣東省河源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2019年末,全縣總面積3081.31平方公里,轄24個鎮,總人口約103萬人,常住人口約73萬人,有海外華僑34.1萬人。縣治設於老隆鎮。龍川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龍川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移循州治於此,州縣並存達四百餘年,為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通行客家語。

中文名 龍川縣

外文名 Longchuan County

別 名 循州

所屬地區 廣東省河源市

地理位置 廣東省東北部

面 積 3089 km²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98.66 萬(2018年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 霍山佗城正相塔

位置境域

龍川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地跨北緯23°5′57″——24°47′03″,東經115°03′13″——115°35′18″之間。北接江西省尋烏縣、定南縣,東連梅州市五華縣、興寧市,南接東源縣,西臨和平縣,全縣總面積3089餘平方公里,人口70多萬,絕大多數為漢族,縣治設於老隆鎮。

地形地貌

龍川縣主要山脈為霍山。霍山,方圓10公里,海拔550米,屬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譽。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歷史而著名,被譽為「朝在羅浮暮在霍」。以其險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聞名遐邇,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

氣候

龍川縣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沛陽光充足,平均氣溫21.8℃,歷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對濕度78%。冬半年受極地冷高壓脊控制,盛行東北季風,天氣較為乾冷;夏半年則受鋒面低槽、季風低壓,熱帶氣旋所影響,盛行西南、東南季風,高溫多雨。縣站累年平均氣溫21.0℃,年雨量1693.3毫米,年日照1703.5小時,無霜期320天,這種呈溫和、雨量充足、夏長冬短、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季風明顯等特點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農業氣候資源豐富,適宜喜溫作物和雙季稻的種植。由於南北跨度大,且地形多樣,氣候的季節性和地方性差異也明顯,農業氣象災害比較頻繁發生,春季的低溫陰雨、5—6月份的龍舟水、夏季高溫、秋末的寒露風、隆冬的低溫霜凍、春季和秋季的乾旱、夏季的局地雷雨大風以及暴雨等氣象災害常給各地工農業生產帶來比較大的危害。

植物資源

本縣植物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木本植物約500多種,以優良鄉土樹種殼斗科(杉、松、樟、山茶、大戟、柿、漆樹、薔薇、金縷梅、杜英、楝、竹科等)為主。經濟價值較高的何殼斗科的椎、椆類,樟科的檫樹、香樹、黃樟,杉科的杉樹,松科的馬尾松,李科的積扭,漆樹科的酸棗,石楠科的楠木,紫咸科的泡桐,山茶科的白荷、赤荷,毛科的毛竹,楝科的苦棟樹等。其它陸地野生植物有700多種,主要有山蒼子,黃端木、猴耳環、烏藥、春花、桃金娘、野牡丹、紫金牛、鴨腳木、五加皮、了哥王、毛冬胄、崗茶、女貞、算盤子、葫蘆茶、山芝麻、半楓荷、映山紅、羊角扭、土茯苓、玉葉金花、雞屎藤、巴戟、野葛、雞血藤、金銀花、過山龍以及芒箕,鋪地松、鐵線蕨、烏毛蕨等。

動物資源

本縣野生動物,多產於細坳、上坪、貝嶺、麻布崗、新田、岩鎮、黃石等山區,主要有獸類、飛禽類和兩棲爬行類。獸類有野豬、野山羊、山牛、豪豬、黃涼、狐狸、貓狸、野兔、野狗、松鼠、黃鼠狼、野鼠、穿山甲、果狸等。飛禽類有麻雀、禾花雀、山雀、喜鵲、長毛鵲、燕子烏鴉、鷂、老鷹、貓頭鷹、啄木鳥、布穀鳥、伯勞、杜鵑、黃鶯、斑鳩、八哥、畫眉、翡翠、米雞、鸕鶿、白頭翁、公雕、白鶴,野鴨、白鷯、雉雞、竹雞、屎缸鳴、五色鳥、赤哨、回歸鳥等。兩棲爬行類有甲龜、烏龜、金錢龜、螃蟹、舞蛙及各種蛇類。

經濟綜述

2018年,龍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下同簡稱增長)6.3%。第一產業增加值26.4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39.1億元,增長5.9%;其中,建築業增加值10.7億元,負增長0.6%;工業增加值28.4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90.2億元,增長7.1%。其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7.5億元,增長4.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5.9億元,住宿餐飲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2.5%;金融業增加值9.0億元,增長5.6%;房地產業增加值17.8億元,增長8.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4.5億元,增長9.9%。三產占比調整為18.77:26.97:54.26。

交通運輸

至建國前夕,龍川縣境公路里程較少。陸路運輸除少數汽車、人力車運載外,大部分靠人力肩挑背負;水上運輸較為繁忙[1] 。建國後,本縣交通事業迅速發展。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已構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客貨運輸體系,形成由水運、公路、鐵路組成的城鄉交叉運輸網。至1985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752.3公里,等於1949年的8倍;有客車、貨車和小汽車590輛,為1949年機動車36輛的16倍之多;年貨運量3萬噸、客運量180萬人次。水運業有國營、集體、個體運輸船268艘、4710匹馬力、7760噸位,水運公司年貨運量8萬噸。縣境內有鐵路線38.65公里,年貨運量34.8萬噸,客運量119萬人次。國道205線、省道S227線貫穿全境,屬一、二等級公路。全縣315個村實現村村通公路,總里程為1808.7公里。G25長深高速、G35濟廣高速、G78汕昆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並在縣境內設有五個互通立交出口(龍川西、龍川東、佗城、義都、登雲)。2015年12月31日,河惠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先行工程在龍川縣開工建設。

視頻

航拍龍川縣黎咀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