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情鄉音)自序(張慶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鄉情鄉音)自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鄉情鄉音)自序》中國當代作家張慶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情鄉音)自序

我堅持寫作多年,陸陸續續地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不少小文。本來,能將自己的作品集結成冊,出一兩本書,是我多年來的願望。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願望一直沒能實現。去年,文友高峙開始為我着急:「慶余,現在的文化環境這麼好,你還等什麼?還不趕快把你的作品整理整理,出一兩本書!」另一位文友李兆梯則這樣勸我:「一個人的每件作品,就像一塊磚瓦,如果形不成書,終究是磚瓦一片;而如果形成了書,就等於把磚瓦蓋成了高樓,那才是成品。」兩位文友的勸告,很令我感動。我決心不再猶豫,儘快出書。

我開始整理書稿。先是按作品發表的時間順序進行整理。因為我發表的所有作品,都經過剪貼,已經保存在了剪貼集裡,新聞報道、散文、詩歌、小小說、戲劇、曲藝、雜談評論、讀者來信、縣域民俗、民間傳說等等,好像個大菜籃子,蘿蔔、白菜、黃瓜、大蔥等等什麼都有。但仔細一想,這樣整理不行——這樣整理出來的書,豈不像一本「流水賬」和「大雜燴」?而且,字數也太多(五六十萬字)。尤其是,我雖然由寫新聞報道、公社(後該鄉)機關工作總結、匯報材料、典型發言等等「起步」,但我最喜愛的畢竟是文學;故而,能出一本具有文學品味的書,才符合我出書的本意。於是,我決定改變書的結構,在不集納新聞報道、讀者來信、縣域民俗、民間傳說四類稿件(儘管也是發表稿)的基礎上,將所集納的其他類別的稿件,又分成了不同的欄目進行整理,才組成了第二次書稿。在第二次書稿組成的過程中,對每一類別的作品,是集納還是不集納,又加以斟酌,適宜集納的就爽快「接受」,不適宜的就讓其「靠邊站」。如:雜談類稿件《培養典型要堅持政治掛帥》(發表於1973年5月29日《農村大眾》)、《分派農活不能濫加工分》(發表於1980年12月4日《大眾日報》),包含着那個年代的「極左」觀點,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操作規則;散文《貼在心裡》(發表於1994年4月24日《濟寧日報》),是說別人把鄭板橋的「難得糊塗」貼在牆上,以提示自己如何處世,我則「貼」在心裡,時時想起,但仍覺得這太俗氣。對這些稿件,忍痛割捨之。對諸多的讀者來信,似乎覺得它介於記敘文和議論文之間,難以歸類,所以不予集納。而對有些入選的作品,也是頗費了一番難為的。如言論文《不能人家咋着咱咋着》,感到太簡單,本想不選,但又覺得它是那個時代的反映(作者愛引用毛主席語錄),故而還是選用了;散文《我當「焗鍋匠」》、《妻子怨我,我怨誰》、《照看孫子的代價》、《當陪人》等,感到有點兒過於暴露家庭隱私,因此沒有納入書稿。至於妻子,早已去了西天,對她的態度如何絲毫不用擔心了。

對言論類稿件入不入選,也進行了斟酌。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要入選。理由是,其一,言論類文章亦屬散文類,具有文學品味;其二,我對寫言論類文章摯愛有加,我所發表的作品中,第一篇就是言論文《不能人家咋着咱咋着》,處女作嘛。其三,寫言論文章不易,文章的由頭、論據容易「招惹」某些人,特別是某些心胸狹窄、懷疑心強的人可能「對號入座」。沒有一定的膽量、一定的社會責任心和一定的思辨力,是寫不出或寫不好這類文章的。

書稿整理得差不多時,開始考慮書名。起個什麼名字比較貼切呢?思來想去,覺得自己一直生活在基層,大半生過的是農村生活;所寫的文章,都源於農村,粘滿了「土氣」,洋溢的是鄉情,不舍的是鄉愁,於是先定名為《幽深的鄉情》。繼而又想,所收入的作品中,言論類占了較多篇幅(近五分之一),且這些作品,好多涉及「三農」問題,涉及社會問題的也不少,頌揚也罷,抨擊也罷,呼籲也罷,規勸也罷,都感到一吐為快,感到盡了一份社會責任,無愧於心。這都是我從土地上發出的聲音啊。書名,自然不能少了這個「因子」。於是,我又將書名加以修改,最終定名為《鄉情鄉音》。

書中的多篇文章,因年代久遠,年輕的朋友讀了,有的可能覺得「陌生」,有的則可能感到新奇——「那個年代有這種現象啊。」;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長的朋友,或許有幾分「親切感」。至於文彩,不敢妄稱有多少,因為我畢竟是個初中畢業生。加之過去沒有電腦,全靠手工「硬砍實砸」,稿件能有幸見諸報端,算是「笨鳥先飛」,亦有幾分「村中無大樹,茄子稱大王」的因素,實覺不易。之所以入選此書,主要認為這是鄉愁,記住了它,就會珍惜當下,不庸碌一生。

出書對作者來說,是一件大事、喜事、嚴肅的事兒,但有時候也是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兒。這本書之所以能夠面世,不光是個人的努力,有關領導、朋友的關心和支持,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別是高峙先生,對我鼎力相助,使這本小書的問世加快了節奏。在此,一併表示深深的謝意!這本小書的出版,雖然早有「孕育」,但此刻咋一「臨產」,又感到比較倉促和慌亂,恐有不少紕漏,還望大家給以批評指正。

是為序。[1]

作者簡介

張慶余,山東省嘉祥縣滿硐鎮人。1975年被當時的滿硐公社聘為「半脫產幹部」,主要從事文字材料、社會宣傳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