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讀後感(張麗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飄)讀後感》是中國當代作家張麗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飄)讀後感
生活就如同泛舟在茫茫大海,永遠不知何時會風平浪靜,何時會驚濤駭浪。而閱讀卻似那海域上的避風港,以便我們及時縫補那破碎的心靈。而《飄》這本書便是我面對困難,愈挫愈勇的指引。主人公斯嘉麗就是一把鋒利且美艷的劍,戰爭和窮困徹底打磨了這把劍,無論是所謂的名聲、舊式的禮教,還是橫亘在她面前反對她的人,無論是北方佬還是南方人,她所向披靡,光芒萬丈。我愛她身上的活力與激情,更愛她的執拗倔強和百折不撓。無論經歷什麼,她永遠不會被磨平,永遠鋒利有光芒。
初讀此書,是在高中時期。當時正處於考學的關鍵節點,本該在題海中穿梭的我,卻因為考學壓力,奔向了圖書館。只有在那裡我才能讓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只有在閱讀時才能讓我的心靈安靜下來。臨模考的前一天,我在書架前徘徊着,對着一本本的名著悵然若失。突然《飄》這本書的名字映入眼帘,這個獨特的名字像施了魔法一般,牽引着我的每一根神經,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要去讀它。由於學業的原因,只讀到一小部分。當時只感覺斯嘉麗是那樣的自私與任性,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方式令人生經驗少之又少的我深感厭惡。所以也將其擱置,沒有再讀。之後再讓我拿起重讀,是在畢業之後的一兩年中,當時我已入職成為一名私立學校的小學教師。再讀此書,內心感受頗豐,也一改往日對主人公斯嘉麗淺顯的看法。
其實就《飄》發表之後,大家對於斯嘉麗的評論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美國詩人畢曉普說她「吝嗇迷信,自私自利……」精準的描述了她為人鄙夷的地方。但在當時的處境之下,斯嘉麗所展現的自私和欲望保護了身邊的人,她所作的一切也不僅僅為了自己。從一個傲慢驕橫的掌上明珠到獨當一面、不斷強大到成為家庭支柱的女強人,這便足以令我佩服。她身上總有一股叛逆,但她仍依賴她的母親,同時也對家庭的教育表示反抗;她喜歡着衛希禮,為了他與父親交流,被駁回後依舊能跟隨內心的想法,在宣布衛希禮的婚事那天大膽的與其表白;她不放棄,性子倔,自己認同的事情很執着,這與他的父親很是相似;她本質上也是善良的,在亞特蘭大受到攻擊的時候,她堅持帶着媚蘭和白蝶小姐一起逃走,如果說帶着自己的「情敵」媚蘭是因為自己中意之人的拜託,那麼她帶着白蝶小姐純粹是因為良心的不忍。
她的缺點不再明顯,她勇敢、直率、面對困難永不言棄,反而愈挫愈勇!她熱愛生活、充滿活力,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和坦言面對一切不好的遭遇,這些無疑不在吸引着我去喜歡她。這對我的觸動很大,慢慢的我感覺自己也受到了她的影響,這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這一思想也猶如在一潭寧靜的湖面中投擲一枚石子般,看似輕巧,卻在我心中泛起了陣陣漣漪。
之前我的生活平靜如水,而我的存在也是渺小至極。當看完《飄》,斯嘉麗就像一隻飛鳥,嘴裡銜着一顆定時炸彈,飛過叢林,投入到湖中。剛入水,無感。過一段時間後,便在水中炸出一個大大的水花。生活不是軌道,而是曠野,從今往後,我要做一個熱情、勇敢且熱愛生活的人,不顧一切地在曠野上奔跑,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tomorrow is another day」。[1]
作者簡介
張麗君,山東聊城人,莘縣翰林學校老師。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座右銘: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