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圈研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圈研究》,作者:袁珈玲等著,出版社:中國商務。
隨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1],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2]。
內容簡介
本書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以「五通」為核心,系統梳理了海上絲綢沿線32個 的文化旅遊資源現狀及發展思路,試圖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圈,並提出發展思路及對策。該書的出版將彌補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建立了海絲文化旅遊圈的理論體系。作者通過實地考察我國閩桂粵瓊和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收集、整理了 外海絲文化旅遊文獻資料,獲取了大量的圖片及相關數據。在此基礎上分析研究海絲文化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圈的總體框架和思路。研究這一課題有利於挖掘沿線各國歷史文化遺產,塑造文化品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線路,增強與沿線 的政治互信,促進沿線地區間的民心相通。
作者介紹
袁珈玲,廣西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旅遊經濟和區域經濟。主持過2014年 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圈研究」(批准號:14XGJ010)、 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託項目子課題「中越海域劃界後廣西漁民生存發展與邊疆社會穩定問題研究」(批准號:A09033)、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項目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重大招投標課題、廣西軟科學課題等。2006年出版專著《廣西邁向旅遊強省之路》。主持課題或成果曾獲廣西社會科學 成果二、三等獎。
參考文獻
- ↑ 漲知識:古人用什麼方法傳遞信息?,搜狐,2017-04-03
- ↑ 書究竟有何用?,搜狐,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