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D小調第九交響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125 英語: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是貝多芬於1818至1824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也是他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該作品是古典音樂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

該作品篇幅宏大,演奏全曲需約一小時[1]。貝多芬也是首個在交響曲中使用人聲的主流作曲家。末樂章的歌詞由德國詩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歡樂頌》An die Freude中部分詩句改編而成。該作品的別稱「合唱」由此而來。

時至今日,《第九交響曲》仍在世界文化界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該曲第四樂章部分樂段經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整理後,以《歡樂頌》(Ode to Joy)之名成為歐洲聯盟的官方盟歌。於2003年,交響樂的手稿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以33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印證了其價值。正如蘇富比的手稿部負責人史提芬·路博士(Dr. Stephen Roe)指出:「這是人類的一大創舉,足以和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與《李爾王》平起平坐。」另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亦於2001年9月4日將柏林國立圖書館收藏的《第九交響曲》手稿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當中。

創作歷程

此交響曲最初由倫敦愛樂協會(The Philharmonic Society of London,今皇家愛樂協會)於1817年委託貝多芬創作。貝多芬1818年開始創作,1824年初完成全曲。此時其《第八交響曲》已出版達十二年之久。早於1793年,貝多芬便試圖為席勒的《歡樂頌》譜曲,但草稿已經散佚。貝多芬之前的一些作品也為此作品奠下了基礎。1810年代初,貝多芬在草稿本中寫下了一些樂思。第二樂章諧謔曲的旋律可追溯到貝多芬作於1815年的一首賦格。

1808年創作的《合唱幻想曲》,形式上與鋼琴協奏曲相似,在最後也加入了合唱和獨唱;與該作品一樣,人聲的旋律先由器樂奏出,而該旋律與《第九交響曲》亦有類似之處。往更早看,《合唱幻想曲》的主題亦在1795年左右的一首名為「回饋的愛」的歌曲中有所體現。

末樂章聲樂的導入部,對貝多芬而言是一大難題。貝多芬的朋友安東·辛德勒(Anton Schindler)後來回憶道:「當他開始創作第四樂章時,(他心裡)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掙扎。他致力找出一個適當的方式,引出席勒的《歡樂頌》。一天,他走進一個房間,大聲叫道『我找到了,我剛剛找到了』。接着他給我看了草稿,上面寫着『讓我們為不朽的席勒唱出頌歌』。」然而這句話也沒有出現在最終版本上。貝多芬之後也不斷修改了這部分,最終才成為今日的引子。

首演

貝多芬原打算在柏林進行作品的首演,因為他認為維也納的音樂品味已被羅西尼等意大利作曲家獨占。但他還是聽從了朋友的意見,將首演地點定為維也納

《第九交響曲》於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肯恩頓門大劇院首演[2],由維也納皇家宮廷歌劇院管弦樂團及合唱團演奏,邁克爾·烏姆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貝多芬亦在台上監督。然而烏姆勞夫親見貝多芬兩年前指揮《菲岱里奧》排練的窘況,故要求樂手無視貝多芬的指示;貝多芬僅在樂章開頭打拍子,給出速度,中間翻譜而已。女高音與女低音部分由兩位新秀韓妮耶特·松塔格(Henriette Sontag)和卡羅琳·昂葛爾(Caroline Unger)擔當。同時首演的還有貝多芬的《向大廈獻禮序曲》和《莊嚴彌撒》的前三部分。由於這是貝多芬十二年來首次向公眾亮相,所以音樂廳內熙熙攘攘。

關於《第九交響曲》首演的花絮有很多。據當時的聽眾稱,樂隊並沒有完全準備充足;之前僅進行了兩次總排練。除此之外,首演大獲成功。貝多芬的動作十分富有激情,據小提琴樂手約瑟夫·伯姆(Josef Böhm)描述道:「他好像想演奏所有的樂器,為整個合唱團歌唱。」其力度指示倒受到了樂手的遵從。觀眾鼓掌時刻有不同說法,一是第二樂章諧謔曲之後,二是全曲結束時。但共同的一點是當時氣氛十分熱烈,掌聲雷動,歡呼經久不息;觀眾起立達五次之多,空中飛舞着手帕、帽子。據稱貝多芬的速度比樂隊要慢,所以最後是女低音將他扶轉過身來,才看見了這一盛況。當時皇室最高成員也不過要三次站立致禮;站立五次被認為是很不妥當的。甚至連警察都來維持秩序,企圖制止觀眾不斷地起立。貝多芬事後感動萬分。

然而5月23號的演出卻遠沒有那麼受歡迎。當時亦有對該作品的負面評價,批評其不協和之處。

視頻

D小調第九交響曲 相關視頻

安東·布魯克納-《d小調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歡樂頌」片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