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I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DNA聚合酶I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DNA聚合酶I(DNA-pol I),分子量109kD,為單肽鏈組成,400分子數/細胞,是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由於發現最早命名為DNA聚合酶I,其他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按發現的先後順序分別命名為DNA聚合酶Ⅱ、DNA聚合酶Ⅲ、DNA聚合酶Ⅳ和DNA聚合酶Ⅴ。
DNA聚合酶I的二級結構以螺旋為主,可劃分為A至R共18個螺旋肽段。螺旋肽段之間由非螺旋結構連接。其中H區與I區之間的無規則結構較長,有50個氨基酸殘基,I螺旋與O螺旋之間由較大的空隙,可以容納DNA鏈,而50個氨基酸的無規結構,就像一個蓋子那樣與I、O螺旋區共同把DNA鏈包圍起來,使其向一個方向滑動。DNA聚合酶I只能催化延長約20個核苷酸左右,說明它不是複製延長過程中起作用的酶。DNA聚合酶I在活細胞內的功能,主要是對複製中的錯誤進行校讀,對複製和修復中出現的空隙進行填補。
功能
1)通過核苷酸聚合反應,使DNA鏈沿5』→3』方向延長(DNA聚合酶活性)
2)催化由3』端水解DNA鏈(3』→ 5』核酸外切酶活性,用於切除錯配的鹼基)
3)催化由5』端水解DNA鏈(5』→ 3』核酸外切酶活性,用於切除引物)
4)催化由3』端使DNA鏈發生焦磷酸解
5)催化無機焦磷酸鹽與脫氧核糖核苷酸三磷酸之間的焦磷酸基的交換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
- ↑ 經典古文100篇(34) 淮南子·覽冥訓,搜狐,2019-04-15
- ↑ 「天圓地方」的漢字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搜狐,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