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HBV病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BV病毒

核心顆粒直徑28納米,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它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殼,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組成。通過強去垢劑或者酶處理的方法,

還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個主要的抗原e抗原,它的本質還不是十分清楚,但多數人認為是核心的斷片。 Dane顆粒的中心部位就是環狀並且有缺口的DNA雙鏈,

和依附在上面的DNA聚合酶。乙肝病毒的基因組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徵就是它非常小,其DNA分子大約含有約3200個核苷酸,

比已知的最大的病毒基因組小几百倍,和人類擁有的基因組相比較,僅僅是百萬分之一。

中文學名HBV病毒界病毒界科嗜肝DNA病毒科

直 徑28納米

組 成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組成發現時間1967年

簡介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於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據數據得知,HBV就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發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顆粒狀,也會被稱為丹娜顆粒(Dane)。1965年由丹娜發現。直徑為42納米。顆粒分為外殼和核心兩部分。

發現過程

1963年Blumberq在兩名多次接受輸血治療的病人血清中,發現一種異常的抗體,它能與一名澳大利亞土著人的血清起沉澱反應。直到1967年才明確這種抗原與乙

型肝炎(簡稱乙肝)有關,1970年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HBV的形態,1986年將其列入嗜肝DNA病毒科。

特點分布

乙肝病毒(HBV)是一種DNA病毒,就像毒蛇分泌的某種毒液只會針對特定的身體部位起作用一樣,乙肝病毒也只對肝臟「情有獨衷」,在生物學上它是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家族中的病毒成員在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身上也都有發現,它們的結構、基因序列和複製策略都非常相似,

但是它們之間卻不會互相交叉。除了對具體的器官具有特異性,它們對寄主也同樣有「種族要求」,比如HBV就只對人和猩猩有易感性。

構成

一個完整的乙肝病毒顆粒,也叫Dane顆粒,直徑只有42納米,大約是一個普通雞蛋的百萬分之一。乙肝病毒有外殼和核心兩個部分,也就是說除了絕大多數病毒

都具有的美麗「衣殼」外,乙肝病毒還要再加上一件精密的「外套」。外殼就是這件所謂的「外套」,它厚7-8納米,由脂質雙層和蛋白質組成的囊膜。

脂質雙層內含有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它們一起又構成了外殼上大、中、小三種蛋白形式,統稱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也就是人們俗稱的澳抗。

剝去Dane顆粒的外殼,暴露出乙肝病毒的核心顆粒。核心顆粒直徑28納米,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它的表面才是病毒真正的衣殼,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組成。

游離態的核衣殼只能在肝細胞的細胞核內觀察到。通過強去垢劑或者酶處理的方法,還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個主要的抗原e抗原,它的本質還不是十分清楚,但多數人認為是核心的斷片。

Dane顆粒的中心部位就是環狀並且有缺口的DNA雙鏈,和依附在上面的DNA聚合酶。乙肝病毒的基因組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徵就是它非常小,其DNA分子大約含有約3200個核苷酸,

比已知的最大的病毒基因組小几百倍,和人類擁有的基因組相比較,僅僅是百萬分之一。而且乙肝病毒DNA的兩鏈長短不一,長鏈完整,長度恆定,為負鏈。短鏈是正鏈,

長度可變,大概是長鏈的50%~80%,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都是由Dane顆粒的DNA編碼而來。

形態

現實中,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乙肝病毒3種不同的形態: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和管形顆粒。大球形顆粒就是Dane顆粒。小形球顆粒,

直徑大約22納米,是乙肝病毒感染後血液中最多見的一種。它由表面抗原組成,並不含有乙肝病毒的DNA以及DNA聚合酶。管形顆粒,直徑也約為22納米,

長度在50~70納米之間。實際上是由幾個小球形顆粒聚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樣具有HBsAg的抗原性。不管是小球還是管形顆粒都

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顆粒,它們是乙肝病毒在感染肝細胞時合成過剩的囊膜,游離在人體的血循環中。

澳抗來源

關於澳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它最早是從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清中分離出來的,當時以為是當地民族特有的一個遺傳標誌,所以稱之為「澳大利亞抗原」。

到後來才知道就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所謂抗原其實就是會引起機體抵抗反應的元素,而與之相對的,機體中可以識別並抵抗抗原的元素就是抗體了。

定量依據

HBV-DNA定量檢測結果小於1000:這種結果說明患者體內的乙肝病毒DNA定量處於正常值範圍內,病毒複製程度較弱,或相對不複製,定性檢測顯示為陰性,

此類患者的傳染性較低,如果肝功能正常且又沒有肝炎體徵,那麼此時是不用治療的,只需定期檢查就好。

2、HBV-DNA定量檢查結果大於1000:這種結果說明患者體內的乙肝病毒複製活躍、傳染性也很強,定量值越高,表示病毒數量就越多,

此時定性檢測顯示為陽性,這類乙肝患者需要密切關注病情的變化,一旦肝功能出現異常,就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

感染後果

HBV自進人人體那一刻起,立即被人體內的免疫細胞發現.這些免疫細胞便會立即投入追剿HBv的戰鬥,大家「群起而攻之」,很快就把HBV剿滅了,

人也恢復了健康。這場戰鬥可能是悄悄進行的,本人也沒有察覺,但在檢查他的血液時,留下了HBV曾經和人體免疫細胞發生激戰的痕跡,

血液中出現了抗擊HBv的抗體.這個人今後永遠也不會再得乙肝了。這些人的免疫功能非常健全,能把HBV徹底清除出去。

人體感染了HBV後,由於免疫功能不夠健全,或者由於HBV施展了「法術」,比如HBV的HBeAg,就能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進行麻痹,結果,

免疫細胞不能識別HBV的入侵,或對其入侵無動於衷,不追剿,不攻擊,視而不見.麻木不仁,任憑HBV在人體內大量複製,這就叫「免疫麻痹」,

或稱「免疫耐受」。你不管我,我也不管你,形成「和平共處」的局面。那麼,這個人就成了無症狀HBV攜帶者。這種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0%,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乙肝病毒攜帶者。

感染了HBV後,由於HBV的瘋狂活動,終於使人發生乙肝病,這時病人出現了各種症狀,如乏力、厭食、尿黃、噁心、嘔吐、肝區痛、眼睛發黃或皮膚發黃等等.

化驗血液發現谷丙轉氨酶(ALT)升高,血液中HBv正呈複製狀態。這一切都提示,其肝臟已經發炎,即發生病毒性肝炎。如果其病程超過6個月,就是慢性肝炎了,慢性乙肝的治療難度也隨之增加。

感染了HBV後,又使人發生了慢性乙肝,在進一步發展中,或得不到正確治療,則可能發生肝臟的纖維化,並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慢性乙肝患者在5年的進展中可有5%—15%發展成為肝硬化。

肝癌。這是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據調查,80%—90%的肝癌都有HBV背影。已經確認,HBV是致原發性肝癌的罪魁禍首。但是大家也不必無端懼怕,

因為感染HBV後大多數肝癌是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的.乙肝帶毒者一般不會直接變成肝癌。國內確有極少數乙肝帶毒者演變為肝癌的報告,對此,大家也應提高警惕性。

傳染

乙肝病毒基因檢測出患者HBV-DNA陰性,是表示患者的病情可能暫時穩定。乙肝病情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這種情況的乙肝患者會傳染嗎。

HBV-DNA雖然陰性但是不能否定此時患者體內還是有乙肝病毒存在的,所以就有傳染的可能,

並且對於HBV-DNA陰性的患者必須做好積極的檢查和治療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乙肝病毒DNA檢測。

乙肝患者不管乙肝病毒DNA陽性還是陰性,乙肝傳染都是會存在的,只要體內有乙肝病毒,通常乙肝傳染途徑都包括:血液傳播、

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等,只不過乙肝DNA陰性時,病毒含量少,傳染性比較弱而已。 [1]

參考文獻

  1. 「HBV病毒,搜狗, 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