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KDEL受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KDEL受體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KDEL受體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KDEL受體

英文名稱 KDEL receptor

定  義 內質網的一種穿膜蛋白質。能識別重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蛋白質所攜KDEL(賴-天冬-谷-亮氨酸)四肽序列的受體。蛋白質合成後,大部分隨主流離開內質網,但其中有些將重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含有的KDEL受體能識別重返蛋白質羧基端的KDEL序列「信號」,可防止肽鏈發生錯誤摺疊和錯誤裝配。

應用學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生物膜(二級學科)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