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鼎,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煮食器,材質以青銅或陶為主。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開始使用陶鼎,到金石並用時代,青銅鼎開始出現,經過夏商兩代的發展,青銅鼎的使用在周代達到鼎盛。青銅鼎是中國青銅器最重要的器形之一。 除了作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禮器,陪葬的明器,甚至還有的
    5 KB (936 個字) - 2020年2月11日 (二) 20:33
  •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年間(前828年-前782年)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是西周散文代表作,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有「抵得一篇《尚書》」、晚清「四大國寶」、「青銅三寶」、「海內三寶」、「故宮三寶」之譽。 王若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
    5 KB (1,117 個字) - 2020年3月30日 (一) 16:57
  • 大克鼎,又名克鼎或膳夫克鼎,中國西周晚期著名青銅鼎,現藏於上海博物館。該鼎與大盂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毛公鼎(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並稱為「海內青銅器三寶」。 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年齡2900多歲,身高93.1厘米,體重201.5公斤。與同時期的青銅兄弟姐妹相較,它絕對是個「重量級」。
    4 KB (857 個字) - 2020年5月29日 (五) 09:03
  • 陶鼎,新石器時期出現的炊器,用於煮食物,一般為夾砂陶。器形大多為圓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圓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有的有雙耳,帶蓋。最早見於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商周青銅鼎成為禮制重器,陶鼎地位隨之提高,也有禮制意義。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鼎和彩繪陶鼎,多作隨葬明器。漢代以後消失。 快速導航  : 詞條圖冊 中 文 名
    4 KB (627 個字) - 2021年4月23日 (五) 10:05
  • 位,長達兩千餘年。 春秋時代的藝術,主要是青銅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時代的青銅藝術品。1923年,在新鄭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時代的青銅鼎、爵,和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相比之下工藝已經大大發展。青銅器上的紋飾也很講究。 春秋時代的木雕藝術以南方的楚國最為聞名。春秋時代的青銅祭器數量極多,且大
    16 KB (4,132 個字) - 2019年12月13日 (五) 14:56
  • 鎮銀崗村發現先秦時期的陶片,發掘出廣東最大的先秦時期的龍窯窯址。 2000年在博羅縣羅陽鎮挖掘的春秋時期墓葬群里(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出土包括青銅鼎、編鐘等在內的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銅器、玉器等,使得沉睡了長達3000年之久的神秘縛婁古國重現天日。在氣候潮濕多雨的嶺南能發現三千年以上的金屬銅器遺
    54 KB (15,699 個字) - 2024年3月12日 (二) 21:54
  • 德興市博物館,位於江西省德興市銀城鎮朝陽路54號,藏品有張潛行狀碑、商代四瓣冋紋青銅鼎等珍貴文物,1989年德興市黃柏鄉福泉山正統十二年墓出土了一系列明代器具也收藏在此。 德興市博物館位於江西省德興市銀城鎮朝陽路54號。浙贛鐵路穿境而過,皖贛鐵路,橫南鐵路縱橫交錯;320、206國道和311高
    3 KB (613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18:03
  • ◎ 大鼎。 ◎ 鼐 〈名〉 形聲。字從鼎,從乃,乃亦聲。"乃"義為"重複"、"再度",引申為"一系列"。"乃"與"鼎"聯合起來表示"同一系列的青銅鼎"。 本義:列鼎。 特指:大鼎、頭鼎。 說明:周代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士用一鼎。平民百姓無權用鼎。這些鼎往往形制、花紋相
    2 KB (360 個字) - 2022年7月28日 (四) 15:20
  • 混凝土結構庫房、展室7間,面積120平方米。陳列品714件,主要有更新世早期劍齒象牙化石、新石器時代的尖底瓶、盆、彩陶缽、人面紋葫蘆口瓶、西周時期青銅鼎等歷史文物。 正寧縣博物館位於縣城南街07號,成立於1989年8月,占地3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 全縣野外文物單位160餘處
    2 KB (485 個字) - 2022年1月6日 (四) 19:22
  • 溢,有一山名叫葬山。據考古學家實地勘察和出土文物推斷,此處即是古鄫國貴族的陵園。曾出土蒼山首次發現的小型青銅編鐘一套,石磬禮樂器一套,還有成組合的青銅鼎、壺等禮器。考古時代為東周,與鄫存在的時間吻合,也是鄫國輝煌歷史的見證。 其四: 山東平邑南武城附近有曾子墓和曾子的父親曾點墓,對曾子屬於山東平邑之說也存在遺址資料考證。
    13 KB (3,287 個字) - 2020年1月8日 (三) 01:41
  • 館內珍藏有文物11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21件,國家二級文物581件。其中精品有青銅鼎、中華第一匾廊的木匾和銅梁龍燈等。博物館共有四個展廳,珍藏着銅梁兩萬年以來的歷史文明,分別展出了「銅梁文化」、青銅鼎、明代石刻儀仗俑、中華第一匾廊的木匾和銅梁龍燈等。 銅梁縣博物館位於重慶市銅梁縣,占
    7 KB (1,781 個字) - 2022年1月5日 (三) 08:05
  • 覽面積約3萬平方米。 其中二號坑是秦俑坑中的精華。 秦青銅鼎 此展品為秦代的青銅器,通高61.00厘米,口徑65.50-71.00厘米,腹深34.00厘米,重212千克,出土於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出土。是出土於百戲俑坑的一件青銅鼎,形體碩大,所以稱它秦陵大鼎。此鼎造型穩重,上有繁複精美的紋
    33 KB (9,081 個字) - 2020年6月10日 (三) 17:38
  • 子。此次發掘使考古專家第一次看到了西周時期的荒幃實物。 據考古部門介紹,此次1號墓中共發現青銅器20餘件,包括鼎、壺、甬鍾、盤、觶、鬲等器型。其中青銅鼎5件。 2006年01月15日,考古學家在清理絳縣橫水西周墓1、2號墓出土的器物時,在8件青銅器中發現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畢姬寶旅鼎(盤、簋)」銘文。
    3 KB (608 個字) - 2020年11月24日 (二) 21:44
  • 此字有不同的解釋,如「傳統習俗」、「禮貌行為的通例」、「禮儀儀式」等)的習慣行為的準則。最早的一個確鑿無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一套青銅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後的年代,有的國家採取了類似的步驟;在秦國,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孝公及其顧問商鞅時期進行的。 從「
    48 KB (13,530 個字) - 2021年5月11日 (二) 09:48
  • 。整個器物氣勢磅礴,古樸典雅,是西周中前期青銅鼎的標準。 更重要的是,這件文物里有19行291個字,記載着對孟的警告。他教導孟、如何治國安民,鼓勵孟以此為鑑,效忠王室,協助管理,並給予孟大量的財產和奴隸。感謝孟的教誨,為了紀念他的祖先南宮,他製作了這個青銅鼎。 這個碑文一直受到書法家的重視。其字體結
    4 KB (1,107 個字) - 2023年3月19日 (日) 10:08
  • 淳化大鼎,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青銅鼎中最大最重者。1979年出土於陝西省咸陽市淳化縣史家原,現藏淳化縣博物館。 淳化大鼎通高122厘米,口徑83厘米,重達226公斤。鼎為寬體、垂腹、三柱足式,平口沿,口上二直耳,最為與眾不同之處是腹外壁上的三個半圓形大耳,與三柱足相對應,這種形制為至今所僅見。 銅
    4 KB (1,126 個字) - 2020年8月29日 (六) 06:14
  • 留下了「鹿門三高傲帝王」的美譽,境內有三國時期蔡瑁練軍處、老營古井、鹿門寺、張嘴古堡、明清老街和渡口遺址等歷史文物古蹟,2006年發掘的東津陳坡古墓,出土了「大司馬」青銅鼎等300餘件珍貴文物;200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在該鎮周寨村後王崗,距陳坡大墓東南4000米處,發現了一處面積
    5 KB (1,328 個字) - 2020年12月25日 (五) 12:27
  • 土的青銅器中有兵器、生產工具、生活用具以及裝飾品等,如戈、短劍、刀、鏃、鍪、圓牌飾和鼎、爵等,但鼎和爵的製作比較粗糙。朱開溝遺址出土的青銅鼎、爵和戈與中原商代的青銅鼎、爵、戈相似,但是朱開溝遺址中伴出的青銅短劍、銅刀、銅牌飾等卻與中原商代的劍、刀有明顯的差別,而與內蒙古東南部夏家店上層文化等中國北方
    9 KB (2,575 個字) - 2020年6月17日 (三) 19:26
  • 卣、罍、瓚等,涵蓋了大洋洲所 出土青銅禮器的全部類型。品種多,器類全,造型奇巧,鑄造精工,是本次展出的最大特點。如獸面紋柱足青銅鼎、圓渦紋柱足青銅鼎、獸面紋虎耳扁形虎足青銅鼎等等,均是絕世之作。這批青銅禮器既受到了中原商文化的強烈影響,又在器類組合以及造型、紋樣等方面表現出濃郁的區域性。例如在器耳上
    4 KB (899 個字) - 2022年1月8日 (六) 18:27
  • 平王-設立東都成周洛邑(平王東遷。分封制);井田制:土地被劃成方塊形,阡陌縱橫,好像井字狀 周幽王姬宮涅烽火戲諸侯,被火戎攻破都城,西周亡。 商代青銅鼎 中國古代史從大約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的出現開始,一直延續到1911年清朝滅亡。中華文化成為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的珍貴遺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
    29 KB (8,445 個字) - 2022年9月5日 (一) 10:07

檢視(前 20 筆 | 後 20 筆)(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