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豆豉

增加 2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豆豉''',又称为大苦、幽菽、嗜,方言名称有豆豉颗([[贵阳]])、豆发([[雷州]])、荫豉([[闽南]]、[[台湾]])、豆咸([[厦门]])等,是用[[黄豆]]或[[黑豆]]经过蒸煮,冷却后加入曲菌发酵,盐渍,最后晒干而成。
豆豉是调味料,也入药,《[[本草纲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则温,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韭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 <ref>[https://www.zhzyw.com/zycs/dg/161131719CA1CLF1D9AD127I.html 王勃与中药豆豉],中医中药网</ref>
==历史==
第一阶段:制豆曲。将[[大豆]](黄豆或黑豆)浸泡三天,蒸透,平摊草席上三寸厚,用[[灯芯草]]覆盖;三天后豆面长满黄色[[菌丝]],将豆在水中浸泡,取出晾干。此时,[[霉菌]]的酶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质]],产生使豆带苦味的[[物质]],必须水泡去苦,但必须还保留很多酶。
第二阶段:将豆曲拌上[[豆汁]]、盐放入陶制的[[大缸]]中,用泥巴封口,在院子停放27天发酵,取出发酵的大豆,晒干,蒸煮,摊晒,再蒸煮,反复三次,三晒后即得成品豆豉。在此阶段,[[真菌]]在[[厌氧]]环境下被抑制,而残留的酶继续分解大豆的蛋白质,产生[[乳酸菌]],进一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在反复蒸晒中,芳香[[氨基酸]]被氧化变黑,赋予豆豉特有的色香 <ref>[https://www.tech-food.com/kndata/detail/k0163409.htm 豆豉的功效作用及做法],食品科技网,2015-1-29</ref>
==中药功效==
110,9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