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豆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豆豉,又稱為大苦、幽菽、嗜,方言名稱有豆豉顆(貴陽)、豆發(雷州)、蔭豉(閩南台灣)、豆咸(廈門)等,是用黃豆黑豆經過蒸煮,冷卻後加入曲菌發酵,鹽漬,最後曬乾而成。

豆豉是調味料,也入藥,《本草綱目》言「黑豆性平,作豉則溫,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韭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1]

歷史

在先秦文獻中未發現關於豆豉的記載。豉最早出現在漢代。《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豉,《前漢書·貨殖列傳》中記述兩個商人因因經營豉的生意而致富;馬王堆漢墓中126、301兩個缸里盛豉。兩漢、三國時期,豉是日用的調味品,也可以入藥。《齊民要術[2]、《本草綱目》都記載有咸豆豉和淡豆豉的製法。

製作

第一階段:制豆曲。將大豆(黃豆或黑豆)浸泡三天,蒸透,平攤草蓆上三寸厚,用燈芯草覆蓋;三天後豆面長滿黃色菌絲,將豆在水中浸泡,取出晾乾。此時,黴菌的酶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質,產生使豆帶苦味的物質,必須水泡去苦,但必須還保留很多酶。

第二階段:將豆曲拌上豆汁、鹽放入陶製的大缸中,用泥巴封口,在院子停放27天發酵,取出發酵的大豆,曬乾,蒸煮,攤曬,再蒸煮,反覆三次,三曬後即得成品豆豉。在此階段,真菌厭氧環境下被抑制,而殘留的酶繼續分解大豆的蛋白質,產生乳酸菌,進一步抑制其他細菌生長;在反覆蒸曬中,芳香氨基酸被氧化變黑,賦予豆豉特有的色香[3]

中藥功效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入肺,胃經。治傷風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治熱病[4]後虛煩不眠;本品重用一兩以上可治血尿;抗凝血。

有關傳說

傳說唐代南昌都督在重陽節為滕王閣重修完成而大宴賓客。當時王勃恰好路過,也被邀請而來。席間,都督請王勃為滕王閣作序,王勃提筆一氣呵成,眾人稱絕。都督當日貪杯又感外邪,只覺得渾身發冷,汗不得出,骨節酸痛,咳喘不已,胸中煩悶,夜不得寐。府里人請來多位名醫診治,眾醫都主張以麻黃為藥,但都督最忌麻黃,死活不用,醫生們一籌莫展。

王勃聽說此事後,想起幾天前在河旁遇見的情景。王勃見一位老翁正在翻曬大豆,看到還有兩口大缸,一口缸里浸泡着藥汁,有青蒿藿香佩蘭蘇葉荷葉等。老人指着另一缸說:「這是麻黃濃煎取汁。兩缸藥汁相混,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發酵,做成豆豉,便可以做小菜。」王勃嘗了幾粒豆豉,只覺香氣直衝鼻竅,就買了一大包。此時王勃見眾醫束手無策,便說:「就用豆豉吧!」眾名醫只得同意,讓廚房用豆豉做菜給都督吃,都督胃口大開,吃了三天,果真見效,不久後痊癒。

從此,豆豉美名就傳開了。


相關記載

劉熙《釋名[5]說:「豉,嗜也。五味調和須之而成乃可甘嗜也。故齊人謂豉聲如嗜。」可見漢代以前就有豉。古代調味,如果沒有豉,其他味道便不能顯示作用,放了豉,才能出味兒。

楚辭•招魂》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王逸注說:「大苦,豉也。」「辛謂椒姜也,甘謂飴蜜也。言取豉汁,調和以椒姜咸酸,和以飴蜜,則辛甘之味皆發而行也。

史記》有「櫱面鹽豉千答」之說。《後漢書》說:「羊續為南陽太守,鹽豉共壺」,《宋書•張暢傳》說:「魏主又遭送氈及九種鹽並胡豉」,都以「鹽」、「豉」並提。所以,豉是主鹹味的,百餚無咸而失味,沒有豉,椒姜蜜酢不出味。

視頻

豆豉 相關視頻

中國影像方志:已有千年歷史的豆豉是如何製作而成的
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勃與中藥豆豉,中醫中藥網
  2. 《齊民要術》,古詩文網
  3. 豆豉的功效作用及做法,食品科技網,2015-1-29
  4. 熱病是什麼病 簡單介紹熱病的三大分類,快速問醫生,2018-9-3
  5. 釋名,古典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