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ACE2

增加 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0214.jpg|300px|thumb|有框|右|[https://case.ntu.edu.tw/blog/?p=34981 圖片來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有效治療藥物之開發]]]
'''ACE2'''(英語: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簡稱ACE2),譯為: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或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是在氣道上皮細胞表面的膜受體。近期與SARS冠狀病毒和HCoV-NL63的Spike棘突蛋白結合相互作用,由棘突蛋白的RBD結構域介導,是膜融合過程中的重要關鍵,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ACE2)受體阻斷劑(blocker)被視為對抗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 潛力藥物之一。
==概述==
===潛在有效治療藥物===
因為用於連接宿主細胞受體的冠狀病毒棘突蛋白會發生關鍵性的非同義突變(nonsynonymous mutation),故容易造成已開發藥物失去療效(efficacy)。然而,仍有五種候選藥物具有潛力可用於治療2019-nCoV的感染,但需進一步的試驗進行評估:血管張力素轉化酶2(ACE2)受體阻斷劑(blocker):ACE2受體已被證明是2019-nCoV及SARS-CoV進入人體細胞的切入點,故ACE2受體阻斷劑可阻止病毒進入人體,與下列藥物都視為現階段具有對抗2019-nCoV的潛力藥物。
* 1. [[ 瑞德西韋 ]] (Remdesivir):美國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開發的實驗性廣譜型(broad-spectrum)抗病毒藥物,屬於新型的核苷酸類似物前藥(a novel nucleotide analogue prodrug),能夠抑制RNA病毒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的活性。
* 2. 干擾素-β1b(interferon-β1b):一種人體細胞受到病毒感染時所釋放的信號蛋白,會與周圍未受感染的細胞的相關受體結合,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以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干擾素會增加蛋白激酶R(protein kinase R)的活性以減少蛋白質的合成,保護細胞免受病毒感染,另可誘發RNase L的活性以破壞RNA,造成病毒及宿主的蛋白質合成減少,使病毒複製失效。
* 3.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這種由兩種蛋白酶抑制劑Lopinavir和Ritonavir構成的組合藥物原用於治療愛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1月31日,Markus Hoffmann等人。德國萊布尼茲靈長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ID-19)使用SARS冠狀病毒受體ACE2和細胞蛋白酶TMPRSS2進入靶細胞”的文章。它說明新冠病毒通過受體ACE2進入人體,而細胞蛋白酶TMPRSS2用於觸發SARS-CoV-2尖峰(SARS-CoV-2-S)。 TMPRSS2抑製劑可防止SARS-CoV-2進入,是一種治療選擇。最後,研究表明,恢復期SARS患者的血清中和了SARS-CoV-2-S的進入。這些發現揭示了新冠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感染之間的重要共性,並為抗病毒干預提供了潛在的靶標。
2月7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Robert L. Kruse博士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暴發情景中治療源自 [[ 中國 ]][[ 武漢 ]] 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策略”。它揭示了與結合ACE2受體的阻滯劑相比,使用可溶性ACE2與免疫球蛋白Fc結構域(ACE2-Fc)融合可以阻止2019-nCoV的進入並幫助免疫系統建立持久的 [[ 免疫力 ]] 。另外,ACE2-Fc治療還可以補充感染期間肺中ACE2水平的降低,從而直接治 療SARS 療[[SARS]] 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目前,冠狀病毒的預防和治療是科學和醫學領域最緊迫的研究熱點。除ACE2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針對SARS-CoV-2入侵的目標?我們結合了SARS研究,列出了與冠狀病毒研究有關的以下目標: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