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包谷

增加 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中文名称 ''': 玉米
''' 别称 ''': 包谷
''' 二名法Zea ''':Zea mays
''' ''': 植物界
'''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 ''': 禾本目(Poales)
''' ''': 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
''' 亚科 ''': 黍亚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玉米
''' 别称 ''': 包谷
''' 二名法Zea ''':Zea mays
''' ''': 植物界
'''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 ''': 禾本目(Poales)
''' ''': 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
''' 亚科 ''': 黍亚科
''' 分布区域 ''': 原产地可能为美洲,现广植于世界各地,为重要谷物之一
目录1基本简介2简介3形态特征4经济价值5地理分布6玉米分类7颜色分类8生长习性9栽培技术折叠编辑本段 ==''' 基本简介'''==
玉米(学名:Zea mays),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主产区位于世界第三大玉米带——中国松辽平原玉米带。玉米总的种植面积约1249.35平方公里,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中国种植玉米的时间较晚,由明代从麦加朝觐的穆斯林传入中国。
折叠编辑本段 ==''' 简介'''==
玉米别称:苞米、苞谷、大棒子、老玉米棒子、玉蜀、玉溜等。
【功效主治】主治小便淋沥及泌尿道结石,疼痛难忍,煎汤连续饮用几次。
折叠编辑本段 ==''' 形态特征'''==
早熟禾本科(Poaceae)玉秫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高3-5米,直径2-5厘米。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0-60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带纤毛,中脉较宽,白色。雌雄同体,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包裹,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二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所以玉米的列数一般为偶数列。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后顶不凹陷。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于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 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于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作不发酵的玉米饼。
折叠编辑本段 ==''' 经济价值'''==折叠 == 加工原料==
玉米虽然营养价值低于其他谷物,但是玉米里面可以提出异麦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是益生元里最优异的,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粮食, 对人体的益生菌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对肠道菌群达到平衡状态,使得肠道健康。 4玉米生长期图片
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 株高1~4.5米,秆呈圆筒形。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生于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雌花生于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雄穗开花一般比雌花吐丝早3~5天。
折叠 == 价格行情==
2013年上半年市场上,质量较差的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其供应量也比较大,而优质玉米价格表现相比往年略微偏强。随着部分终端需求企业陆续小幅上调高品质玉米收购价格, 玉米价格开始触底反弹,再加上国家在东北产区加大临储玉米收购力度,未来玉米市场价格或将止跌企稳。
折叠 == 华北产区==
基层粮价趋涨企业震荡调整
由于产区玉米价格稳中趋强,玉米上量节奏放缓,销区贸易商受成本推动,被迫小幅上调玉米价格。当前由于国家政策扶持,销区饲料销售转好,企业采购积极性增加,部分企业玉米库存增加。连续出现降水天气,不利于玉米的存储以及短途中转。且由于仔猪补栏较前期略有好转,对优质玉米的刚性需求或将导致价格反转。
折叠 ==''' 秸杆利用'''== == 颗粒饲料==
该设备有粉碎机、蓄料罐、压制机、输送装置、干燥清选机、装袋机等组成。其工艺流程为:秸秆除杂、粉碎机粉碎、气流输送粉状物料至蓄料罐、罐内物料经往复摆动装置膨松、搅龙无级变速供料、颗粒饲料压制机压制颗粒、颗粒输送、干燥清选、装袋入库。其主要特点:高温75-98℃高压轧制,部分粗纤维降解,饲料熟化增值;物料自动密封输送,自动化程度高;整体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粉尘处理彻底,厂内空气清洁。
== 发酵饲料==
该设备有粉碎机、蓄料罐、给料装置、搅拌机、计量装袋机、 抽空机等组成。其工艺流程为:秸秆去杂粉碎、物料储存、物料菌种供给、物料搅拌、计量装袋、抽空封口。其主要特点为:粗蛋白含量提高3%—5%;设备简单且机械化程度高;无粉尘污染。
== 青贮饲料==
玉米秸秆加工成品饲料设备及工艺技术成熟,喂养效果极佳,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实现秸秆加工增值养畜,农、牧、机结合,形成节粮型牧业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 清洗方法==
不要使用普通的洗涤剂清洗玉米,洗涤剂本身含有的化学成分容易残留在玉米上,对人体健康不利。最好的办法是使用专业的蓝康活氧机进行清洗,或者用盐水冲洗。但是,绝对不要在水中浸泡过长时间,否则玉米内的维生素会悉数流失,使营养价值降低,而且溶解于水的农药有可能会反渗入玉米中。
折叠编辑本段 ==''' 地理分布'''==
玉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秫黍的种子。原产地是墨西哥附近的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河北、安徽、新疆等地。夏、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将种子脱粒后晒干用,亦可鲜用。
综上所述,工业玉米消费属于玉米产业中的朝阳行业,是玉米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玉米加工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需求前景看好。随着中国玉米加工业程度不断深化,产品链不断拓展和延伸,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
折叠编辑本段 ==''' 玉米分类'''== == 形态分类 玉蜀黍(Zea mays)的穗1.硬粒型:也称燧石型。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2 *玉蜀黍(Zea mays)的穗1 马齿形 硬粒型 又叫马牙 也称燧石 型。籽粒 扁平呈长 多为 形, 由于粉质的 顶部 比两侧 及四周胚乳都是 角质 干燥得快 所以顶 仅中心近胚 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 分为粉质 ,故 名。籽粒 皮皱纹粗糙不 透明 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 多为黄 、白 色, 少数呈紫 有由、 、紫等 、食用 。籽粒 品质 较差。它 好, 世界上及 中国 长期以来 栽培 多的 一种 类型, 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 主要 饲料 食粮用
3 *2 马齿 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 齿 玉米杂交而来 。籽粒 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 端凹陷较马齿型浅 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 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 所以 顶部的 粉质胚乳较 中间下凹,形似 马齿 型少但比硬 ,故名。籽 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 为黄、白色 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 品质较 马齿型好,在 差。它是世界上及 中国栽培 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4 *3 粉质 半马齿 型: 又名软质 也叫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 玉米杂交而来 胚乳全部为粉质, 籽粒 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 白色 ,无光泽 斑点状 只能作为制取淀 顶部的 的原料 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 ,在中国 很少 栽培 较多
5 *4 质型: 亦称甜玉米 又名软质型 。胚乳 全部 质, 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 籽粒 表面皱缩 乳白色 呈半透明状 无光泽 多做蔬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只能作为制取淀粉 提高 原料 中国 各地已广泛种植 很少栽培
6 *5 .甜 型: 籽粒上半部 亦称甜玉米。胚乳多 为角质 胚乳 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 部为粉质胚乳 透明状 多做蔬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 很少栽培 各地已广泛种植
7 *6 蜡质 甜粉 型: 又名糯质型。 籽粒 胚乳全 上半 部为角质 但不透明而且蜡状, 胚乳 几乎全 ,下半 由支链淀 所组成。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 质胚乳 。中国 只有零星 很少 栽培。
8 *7 爆裂 蜡质 型: 又名糯质型。 籽粒 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 胚乳 几乎 全部 角质 ,质地坚硬 但不 透明 而且蜡状 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 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 尤其 食性似糯米,粘柔 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 。中国 有零星栽培。
9 *8 有稃 爆裂 型:籽粒 长的稃壳包裹 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 坚硬 透明 难脱粒,是一 原始类型,无 皮多为白色或红色。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国有零星 栽培 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颜色分类1 *9 黄玉米 有稃型 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 皮为黄色 原始类型 包括略带红色的黄玉米。美国标准中规定黄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过5.0% 无栽培价值
2 =='''颜色分类'''==*1 玉米:种皮为 色,包括略带 淡黄色或粉 红色的 玉米。美国标 准中 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 规定 玉米中其他颜色玉米含量不超 过2过5.0%。
3 *2 玉米: 种皮为白色,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 玉米 。美国标 准中将淡黄色表述为浅稻草色,并规定白 玉米 的一种特殊类型, 籽粒角质层 他颜色玉米含量 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 超过2.0%
4 *3 玉米: 富含粘性的 黑玉米是 玉米 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
5 *4 玉米: 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中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 富含粘性 的玉米。 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品质分类
*5.杂玉米:以上三类玉米中混有本类以外的玉米超过5.0%的玉米。中国国家标准中定义为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玉米。美国标准中表述为颜色既不能满足黄玉米的颜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颜色要求,并含有白顶黄玉米。 品质分类==品质分类==*1.常规玉米:最普通最普遍种植的玉米。
*2.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
*3.甜玉米: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 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4.糯玉米: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5.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 20玉米的图片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
*6.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7.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8.其他: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 、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有争议的先玉335转基因种子等。
折叠编辑本段 ==''' 生长习性'''==
玉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玉米耗水量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如果秋季初霜来临太早,玉米在成熟期受冻,也会减产。
折叠编辑本段 ==''' 栽培技术'''==
基本特性: 玉米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种植历史:据考证,玉米原产于南美洲。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由于玉米适合旱地种植,因此西欧殖民者侵入美洲后将玉米种子带回欧洲,之后在亚洲和欧洲被广泛种植。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18世纪又传到印度。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其中北美洲和中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大。
折叠 ==''' 玉米利用'''==
就玉米利用而言,大体经历了作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个阶段口粮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大约在5%左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趋势。玉米是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起到很大作用。时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廉价的裹腹之物。
3,4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