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宣王

增加 353 位元組, 5 年前
趣闻轶事
=='''趣闻轶事'''==
===''' [[ 姜后脱簪]]'''===
[[ 周宣王 ]] 的王后 [[ 姜后 ]] [[ 齐国 ]] 国君的女儿, [[ 周宣王 ]] 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 [[ 姜后 ]] 于是摘掉耳环簪子来到永巷请罪,并让 [[ 傅母 ]] 转告 [[ 周宣王 ]] 说是她让 [[ 周宣王 ]] 起了淫逸之心,使得 [[ 君王 ]] 疏于朝政。 [[ 君王 ]] 好色必然引起铺张浪费,长此以往就会天下大乱,这就是她请罪的原因。 [[ 周宣王 ]] 听后大为感动,从此勤于朝政。 [28] 这就是“ [[ 姜后脱簪 ]] ”的典故。
==='''告神祈雨'''===
[[ 周宣王 ]] 在位期间曾经发生旱灾, [[ 周宣王 ]] 害怕旱灾会使黎民受苦、社稷倾覆,于是亲自到郊外及宗庙奠酒埋玉、祭祀天地、祷告神明祈求降雨,果然在六月天降大雨。大夫仍叔因此事作歌赞美 [[ 周宣王 ]] ,即《 [[ 诗经·大雅·云汉 ]] 》。
==='''兔舞马变'''===
据记载,前798年( [[ 周宣王 ]] 三十一年), [[ 镐京 ]] 城内有兔子跳跃舞蹈 ,有马变成人。 前795年( [[ 周宣王 ]] 三十四年),有马变为狐狸。
==='''命作史籀'''===
[[ 周宣王 ]] 曾命太史作大篆《 [[ 史籀 ]] 》十五篇,作为太史教授史学童的课本教材。 [[ 秦始皇 ]] 统一天下后,决定统一各国文字为小篆,于是令 [[ 李斯 ]] 作《 [[ 仓颉 ]] 》七章、 [[ 赵高 ]] 作《 [[ 爰历 ]] 》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 [[ 博学 ]] 》七章作为全国规范字帖,皆取材于大篆《 [[ 史籀 ]] 》。《 [[ 史籀篇 ]] 》中的文字又被称为籀文、籀篆,到 [[ 汉光武帝 ]] 时已失传六篇。
经过考证,《 [[ 陈仓石鼓文 ]] 》是现今仅存的、最近似于《 [[ 史籀篇 ]] 》的文字。
==='''滥杀大臣'''===
前786年( [[ 周宣王 ]] 四十三年), [[ 周宣王 ]] 无辜杀害大夫 [[ 杜伯 ]] 。 关于 [[ 杜伯 ]] 的死因,《 [[ 太平广记 ]] 》记载为: [[ 周宣王 ]] 有宠妃叫 [[ 女鸠 ]] ,她看上了英俊的 [[ 杜伯 ]] ,想方设法勾引他。 [[ 杜伯 ]] 不为所动, [[ 女鸠 ]] 恼羞成怒,在 [[ 周宣王 ]] 面前诬告 [[ 杜伯 ]] 欺侮她。 [[ 周宣王 ]] 听信了 [[ 女鸠 ]] 的话,不顾左儒的屡次劝谏,先将 [[ 杜伯 ]] 囚禁于焦(今 [[ 河南 ]][[ 陕县 ]] 南),又派 [[ 薛甫 ]] [[ 司空锜 ]] 将其杀害。 [[ 周宣王 ]] 后来因遭受冤魂袭扰,接连杀害了 [[ 司空锜 ]] [[ 大臣祝 ]] 二人。 [[ 杜伯 ]] 之子 [[ 隰叔 ]] 则逃亡至 [[ 晋国 ]] ,成为 [[ 晋国 ]] 六卿之一范氏的始祖。
==='''亡国征兆'''===
[[ 太平御览 ]] 》引《 [[ 琐语 ]] 》记载, [[ 周宣王 ]] [[ 王后 ]] 怀胎未满就生下了 [[ 周幽王 ]] [[ 周宣王 ]] 向大臣们询问是何征兆。大臣们回答说如果生下的男婴身体有残缺、骨骼有缺失,则国家无碍;如果男婴身体完好无损,则国家就会灭亡。 [[ 周宣王 ]] 认为这个男婴是不祥之兆,准备将其遗弃。 [[ 仲山甫 ]] [[ 周宣王 ]] 说:“天子您年龄大了也没有男嗣,这本身就是上天遗弃了周朝,您如果再把男婴遗弃了,那和国家灭亡有什么区别?” [[ 周宣王 ]] 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果然 [[ 周宣王 ]] 死后十一年, [[ 西周 ]] [[ 周幽王 ]] 统治下灭亡。
==='''褒女亡国'''===
[[ 周幽王 ]] 时,太史伯阳父查阅史籍记载, [[ 夏朝 ]] 时有两条神龙自称 [[ 褒国 ]] 国君,停留在 [[ 夏王 ]] 的庭院中。经太卜占卜,杀死或赶走神龙都得到凶兆,唯独占卜收集神龙留下的涎沫得到了吉兆。 [[ 夏王 ]] 于是下令向神龙祷告,收集神龙留下的涎沫,封存于匣中,传至 [[ 周厉王 ]] 时都没有人打开过此匣。 [[ 周厉王 ]] 末年时,下令打开匣子观看。涎沫流淌于庭院,无法清除。 [[ 周厉王 ]] 决定用巫术除去,命女人赤身裸体向它大声呼叫,涎沫化为黑色的蜥蜴,消失在后宫一名七岁童女身上。童女行笄礼时未婚而孕,于是将生下的女童遗弃。到 [[ 周宣王 ]] 时有唱歌谣道:“檿弧箕服,实亡周国。”恰巧遇到夫妇二人贩卖弓矢, [[ 周宣王 ]] 下令抓捕后处死二人。二人逃往 [[ 褒国 ]] 的途中发现了被遗弃的女童,便收养了女童。后来 [[ 褒国 ]] [[ 褒姁 ]] 犯罪,便将成年后的女童献给 [[ 周幽王 ]] 抵罪,这个女童就是 [[ 褒姒 ]] [[ 周幽王 ]] 因宠爱 [[ 褒姒 ]] 致使 [[ 西周 ]] 灭亡。
== '''逸事'''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