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西彦

增加 66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王西彦
| 圖像 =
[[File:王西彦.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a7c698bf0423e216.jpg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圖像說明 = 作家
| 出生日期 = 1914年
==简介==
'''[[王西彦]]'''(1914-1999.9.24)浙江义乌人。原名[[正莹]],又名[[思善]],小名[[余庆]],浙江义乌青塘下村人。著名作家、文学教授,中共党员,1948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37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历任福建永安《现代文学》月刊主编,桂林师范学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四届理事。主要成就在文学评论和散文上,以小说家的创作甘苦丰富他的作家研究,评论[[鲁迅]]、[[茹志鹃]]作品颇多见道之言;又以小说家的细致、传神笔墨创作散文,长于刻画人物。《 [[ 第一块基石 ]] 》、《 [[ 炼狱中的圣火 ]] 》分别成为两者的代表作。
==人物生平==
*1930年在义乌初中毕业后到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就读。*1933年入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读书,开始文学创作。最早的短篇小说《 [[ 车站旁边的人家 ]] 》。
抗战初期,赴武汉参加战地服务团,到鲁南、苏北战地作民运工作。
武汉沦陷后,到湖南《观察日报》和塘田讲学院从事编辑、教学工作。
*1940年到福建永安主编《现代文学》月刊。*1942年后,先后担任桂林师院、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1946年写的短篇小说《人的世界》作品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上颇具特色。抗战后期开始写长篇小说"追寻"三部曲:《 [[ 古屋 ]] 》、《 [[ 神的失落 ]] 》、《 [[ 寻梦者 ]] 》。同时又写作"农村妇女三部曲":《 [[ 村野的爱情 ]] 》、《 [[ 微贱的人 ]] 》和《 [[ 换来的灵魂 ]] 》,但第3部未完成。*1953年担任上海《文艺月报》编委。*1955年后从事专业创作,发表了很多作品。长篇小说《 [[ 春回地暖 ]] 》以较大篇幅描写农村变革的急剧斗争,稍后又出版了描写知识分子寻找道路的长篇小说《 [[ 在漫长的路上 ]] 》(第1部)。*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99年9月24日,王西彦逝世。王西彦从18岁发表第一篇小说《 [[ 残梦 ]] 》开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文学道路上整整跋涉了68个年头,创作了100多个短篇小说和十几部中长篇小说、100多万字的散文以及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章,选编成《王西彦选集》一套5卷。
==家庭背景==
1914年11月22日,王西彦出生于一个小康家庭,父亲王守伦是一位农村私塾教师。三个姐姐都在襁褓中"抱"给别人当童养媳,他和哥哥幸运地进了学堂。6岁,随哥哥上国民小学。学校设在一个名叫"西竺庵"的庙宇里,小小的西彦每天都和佛像作伴。
有一次,哥哥从父亲的小书柜里拿出有插图的《 [[ 三国演义 ]] 》和《 [[ 封神榜 ]] 》,王西彦也跟着废寝忘食地读起这些神奇的故事。课余时间,他常常听堂叔讲"赤壁之战"等故事,使他对关老爷和周仓的神像感到非常亲切,于是吐口水到毛笔上,从关帝爷身上蘸来颜料在纸上画起这些人物的形象来,还想长大后当一名画师。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逼真,因此在村里还得了一个"小画家"的美称。
不久,王西彦母亲病逝,王西彦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又不满国民小学私塾式的教育,要求去县城上学,父亲就把年仅12岁的他送到义乌最早的官办学校绣湖小学读书。到了县城,就像"一条田涧里的小泥鳅一下子闯入小溪"。走出农村步入县城的他,十分珍惜这个美好的时机,刻苦学习,两年后考进刚刚起办的县立初中,开始阅读鲁迅的《呐喊》、《仿惶》等作品,这使他看到了"三国"和"封神"以外的另一世界。
93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屋》、《寻梦者》、《神的失落》、《村野的爱情》、《微贱的人》、《春回地暖》、《在漫长的路上》,作品选集《王西彦中篇小说选》、《王西彦小说选》(3集)、《王西彦选集》(5卷),文革回忆录集《焚心煮骨的日子》及散文、理论文集等。
[ == 著作书目==[[File:王西彦4.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f20e54415894c148.jpg 王西彦作品]]]*夜宿集(短篇小说集)1940,商务
夜宿集*一段旅程( 短篇小说 散文、报告文学 集)1940, 商务桂林石火出版社
一段旅程*报复( 散文、报告文学 短篇小说 集)1940, 桂林石火出版社改进
报复*悬崖(短篇小说集)1940,改进
悬崖*乡井(短篇小说集)1940 1942 改进三户
*惆怅(短篇小说集)1942,桂林今日文艺社[[File:王西彦3.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350397cd94c981a8.jpg 乡井王西彦作品]]]*海的呼啸(短篇小说集)1942 1943 三户大地
惆怅*家鸽(短篇小说集)1942 1944 ,桂林 今日 艺社学书店
海的呼啸*林野恋人( 篇小说 )1943 1945,良友;改名《村野的爱情》,1983 大地湖南人民
家鸽*一双鞋子(短篇小说集)1944 1945 桂林文学书店改进
林野恋人*神的失落( "追寻"之一, 长篇小说)1945, 良友;改名《村野的爱情》,1983,湖南人民上海中原出版社
一双鞋子*古屋( 篇小说 )1945 1946 改进文生
神的失落*乡下朋友("追寻"之一,长 篇小说)1945 1947 ,上海 中原出版社万叶书店
古屋*还乡( 篇小说)1946 1948 文生中华
乡下朋友*风雪( 篇小说 )1947 1948 上海万叶书店文生
还乡*寻梦者( "追寻"之二,长 篇小说)1948, 上海 原出版社
风雪*人性杀戮( 篇小说)1948, 上海怀正 化社
寻梦者*文学·科学·哲学("追寻"之二,长篇小说文论)1948 1949 上海 原出版社
人性杀戮*文学与社会生活( 短篇小说集文论)1948 1949 上海怀正文化社中华
文学·科学·哲学*微贱的人( 文论长篇小说)1949, 中华晨光
文学 *挽歌 社会生活赞歌(文论)1949 1950 中华文工
微贱的人*幸福之岛( 篇小说)1949 1950 晨光文工
挽歌与赞歌*在网窑里( 文论短篇小说集)1950, 文工中华
幸福之岛*新的时代和新的风格( 短篇小说集文论)1950 1951 文工海燕
在网窑里*唱赞歌的时代( 短篇小说集文论)1950 1951 中华文工
新的时代和新的风格*湘东老苏区杂记( )1951,海燕湖南省文联筹备委员会
唱赞歌 *人 时代道路( 文论"追寻"之三,长篇小说)1951,文工
湘东老苏区杂记*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作家( ) 湖南省 1953,新 联筹备委员会
人的道路*从生活到创作("追寻"之三,长篇小说文论)1951 1954
伟大的 *为了祖国和 和伟大的作家( 报告 学集)1953 1954 ,新文艺
从生活到创作*朴玉丽( 文论短篇小说集)1954 1955 新文艺中青
为了祖国 *论阿Q 人类他的悲剧( 报告 学集)1954 1957 ,新文艺
朴玉丽*眷恋土地的人(短篇小说集)1955 1957 中青作家
* 阿Q和他的悲剧《子夜》(文论)1957 1958 ,新文艺
眷恋 *新的 地的人( 中、 短篇小说集)1957 1958 作家新文艺
论《子夜》*从播种到收获(文论)1958 1959 新文艺百花
*在漫长的路上(第1部,长篇小说)1962,百花[[File:王西彦2.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e6a957843d09839b.jpg 新的土壤王西彦作品]]]*春回地暖( 中、短 上下册,长 篇小说 )1958 1963 新文艺作家
从播种到收获*王西彦近作( 小说、散文、 文论等合集)1959 1979 百花四川人民
在漫长的路上*第一块基石( 第1部,长篇小说鲁迅作品研究集)1962 1980 百花上海文艺
春回地暖(上下册 *王西彦散文选 1980 长篇小说)1963,作家江苏人民
王西彦近作*书和生活( 小说、散文、 文论 等合集)1979 1981 四川人民花城
第一块基石*两姐妹( 鲁迅作品研究 短篇小说 集)1980 1981 上海 香港 文艺研究会
王西彦 *炼狱中的圣火( 散文 选 1980 集)1982 江苏
*王西彦中篇小说选 1982,香港南方 和生活(文论)1981,花城
两姐妹*悲凉的乡土(短篇小说集)1981 1982 香港文艺研究会花城
炼狱中的圣火*王西彦小说选( 散文集第一册)1982 ,湖南人民 ;第二册,1982 ,人文
*忧伤的世界(散文集)1984,浙江文艺[[File:王西彦1.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85b94fc7a19dabbf.jpg 王西彦 中篇小说选 1982 作品]]]*晚望(散文集)1984 香港南方书屋上海文艺
悲凉的乡土*王西彦选集( 1-5卷,中 篇、长 篇小说 、散文合 集)1982 1985-1987 花城四川文艺
王西彦 *穿越废墟(长篇 小说 选(第一册)1982,湖南人民 ;第二册,1982 1987 江苏
忧伤的世界*北美之旅(散文集)1984 1988 浙江文艺花城
晚望*暮钟(散文集)1984 1989 ,上海文艺
王西彦选集(1-5卷,中短篇、长篇小说、散文合集)1985-1987,四川文艺 穿越废墟(长篇小说)1987,江苏文艺 北美之旅(散文集)1988,花城 暮钟(散文集)1989,上海文艺 折叠编辑本段 == 人物评价==
1998年4月9口,上海市作家协会和浙江师范大学在上海作协礼堂专门举行了王西彦先生文学创作生涯65周年研讨会。60多位著名学者、作家参加了会议,[[巴金]]先生特意托女儿[[李小林]]送来了花篮,[[王元化]]、[[柯灵]]等也赠了花篮。研讨会上,[[杜宣]]赠送了一首诗:"八十五年岁月,[[寻章]]摘句生涯。是非成败且由它,只写心中实话。"[[王元化]]则这样评价王西彦:"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不回避危险。"
对于艺术,王西彦一直尊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把真实告诉人民"、"我手写我心"是他的写作宗旨,巴金说他是"把心交给读者的","读了西彦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但丁的世界"。
== 参考文献 ==
{{Reflist}}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