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党崇雅

增加 4,35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着作 =
}}
=='''党崇雅'''==
''' [[ 党崇雅]]'''({{bd|1584年||1666年|catIdx=D党}}),[[表字|字]]'''衡彬''',[[号]]'''-{于}-姜'''<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05bf1a0102woko.html 党崇雅与宝鸡四进士_仉同如_新浪博客]</ref>,[[陝西]][[宝鸡]]蟠龙塬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明天启5年进士。累观官[[户部侍郎]],督饷[[天津]]。清顺治元年在通州降大顺,仍于户部任职,同年6月降清,以原职赴京补用,9月改任刑部侍郎。以明律为基础,草拟成《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元年秋,上奏将施死刑分为立决和监候,建议恢复朝审和秋审。顺治6年,为刑部尚书、太子太保,顺治8年改户部,9年请老归。11年特旨起用授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加太保兼太子太傅,时人呼为党阁老。13年再乞休,获准。
被列入中国历代名相录, [[ 明清 ]] 时期 [[ 宝鸡 ]] 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
==生平==
[[File:党崇雅.jpg|缩略图|左|党崇雅|[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3091040340&di=a2d593f9036f0786b0c38823fe460236&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0203%2Fd6105d7b95944c3cbdcfab436e02c89a.jpeg 原图链接][http://m.sohu.com/a/220656004_742228 来自搜狐的图片]]]
[[天启 (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初授[[监察御史]],累官[[户部右侍郎]]。押运漕粮时,因事丢官,后行贿得以复职<ref>[[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2):“天启己丑进士,官右侍郎,督连西路,贿复原官。”</ref>。[[明]]亡,降[[李自成]]。[[南明]][[朱由崧|福王]]时,定「从贼桉」,与[[高尔俨]]、[[卫周祚]]等人皆被定桉<ref>[[清]]·[[李清]],《三垣笔记》(卷2):“所谓从贼者,皆都城破后屈节者耳,其最重者,如何瑞徵、〈崇祯戊辰榜眼,信阳人。〉杨观光、〈崇祯戊辰,招远人。〉韩四维、党崇雅、〈天啓乙丑,宝鸡人。〉薛所蕴〈崇祯戊辰,孟县人。〉等,受贼寇任,为贼伪大臣也”。</ref><ref>[[清]]·[[彭孙贻]],《流寇志》(卷12):“户部侍郎党崇雅,给事中介松年,御史柳寅东,自贼营而来入朝。党崇雅降于通州,松年降于保定,皆角巾鲜衣,联骑入西长安门。”</ref><ref>[[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38):“明福王时,定从贼桉,崇雅与卫周祚、高尔俨皆与。”</ref>。
清[[顺治]]元年(1644年)经[[天津总督]][[骆养性]]举荐,授任原官,调[[刑部]]。上[[奏疏|疏]]说:「旧制,大逆大盗,决不待时,馀俱监候秋后处决,未尝一罹[[死刑]],辄弃于市。请凡罪人照例区别,以昭钦卹。新制未定,并乞暂用[[大明律|明律]]。俟新例颁行,画一遵守。」[[顺治]]二年(1645年)又再次上疏说:「[[流寇]]暴虐,今剿灭殆尽。恐寇党株连,下民未获宁止。请速颁恩赦。[[总督|督]]、[[巡抚|抚]]、[[藩司|司]]、[[道 (行政区划)|道]]及[[府 (行政区划)|府]]、[[州]]、[[县]]各官,简用务在得人,庶可广皇仁,布实政。」并得到[[圣旨]]准予施行。骆养性被控贪婪通贼,党崇雅亦受到牵连,后判定为不实指控,免除其罪。[[给事中]]庄宪祖[[弹劾]]党崇雅庸弱无能,党崇雅遂上疏请求辞官回乡,[[清世祖]]将其慰留。[[顺治]]五年(1650年)擢[[刑部尚书]]。[[顺治]]六年(1651年)加[[太子太保]]。[[顺治]]八年(1653年)调[[户部]],加[[少保]]。[[顺治]]十年(1655年)告归乡里,仍赐原俸。数月后复诏还朝。[[顺治]]十一年(1656年)授国史院[[大学士]]。[[顺治]]十二年(1657年)再次上疏告退,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衔。入朝谢封,清世祖见其年迈,赐给党崇雅一件御服,还跟他说:「卿今还裡,服朕赐衣,如见朕也!」即将起程时,又将其召见过来,赐以茶水,以温和的话勉励他,之后便命令大学士[[车克]]送其归乡。[[顺治]]十三年(1658)下[[敕书]]表达慰问。康熙五年(1666)党崇雅病逝,次年六月十八日,清康熙皇帝派遣[[赵进美]]捧谕致祭,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入土安葬,[[卫周祚]]撰墓志铭。
<ref>[[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38):“顺治元年,以天津总督骆养性荐,授原官,调刑部。疏言:「旧制,大逆大盗,决不待时,馀俱监候秋后处决,未尝一罹死刑,辄弃于市。请凡罪人照例区别,以昭钦卹。新制未定,并乞暂用明律。俟新例颁行,画一遵守。」二年,复疏言:「流寇暴虐,今剿灭殆尽。恐寇党株连,下民未获宁止。请速颁恩赦。督、抚、司、道及府、州、县各官,简用务在得人,庶可广皇仁,布实政。」并得旨允行。骆养性被讦贪婪通贼,辞连崇雅,谳不实,免议。给事中庄宪祖劾崇雅衰庸,崇雅疏乞罢,留之。五年,擢尚书。六年,加太子太保。八年,调户部,加少保。十年,引疾告归,命仍支原俸。旋召还。十一年,授国史院大学士。十二年,复以老乞休,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入谢,上见其老,赐御服,谕曰:「卿今还裡,服朕赐衣,如见朕也!」临行,复召见,赐茶,慰以温语,命大学士车克送之。十三年,敕存问。康熙五年,卒。”</ref>。
 
==史籍记载==
 
《[[清史列传·卷七九]]》
 
==轶事典故==
 
关于[[党崇雅]]其人其事在宝鸡流传很广。有名的故事是进贡[[萝卜]]:宝鸡有一种"愣头青"萝卜很好吃,被列为贡品。进献萝卜成了当地百姓的负担。于是他私下告诉家乡人,献贡品萝卜时特意找了患有甲状腺肿大(俗称瘾瓜瓜)的人抬着进京。皇帝问时,就说因为吃萝卜才得下这种病。于是,宝鸡人免除了进献萝卜的负担。
 
==人物评价]]
 
党崇雅"家居清约,门阑悄然,每出入一蹇一童,里中不知为师相也"。
 
==个人作品==
 
著有《[[鹃失啼]]》、《[[图南草]]》、《[[意先草]]》、《[[焚焚草]]》及前后疏稿20卷。
 
==主要诗作==
 
===[[岫云]]===
 
游云到此守山阿,不识穷源兴若何。
 
凤岭高铿萧史韵,磻溪倒挂太公蓑。
 
飞飞向日扶余照,郁郁当天积气多。
 
戴雨迎风追往事,无人见处是蜂窝。
 
===[[图虎]]===
 
谷啸风归去,横隅负一蹲。
 
皮毛雄鼓掌,胆气暗包身。
 
怕吼天惊地,追魂鬼泣神。
 
眈眈何未已,不此便非真。
 
===[[道轩来顾]]===
 
曾闻新白首,久岂尽盟寒。
 
望眼分南北,倾心酌苦酸。
 
山河驴不度,杖履路非难。
 
八十年先后,衔杯顾影团。
 
===[[圆洞]]===
 
卧入东山下,筑居安乐窝。
 
襟披吴拱岫,酒把渭扬波。
 
闭户风尘少,鸣哇鼓吹多。
 
游深迷去径,云黑雨来何。
 
===[[哭儿]]===
 
===[[其一]]===
 
想我曾哺尔,仍然说少瘳。
 
从容来入咽,隐忍怕生愁。
 
转盼言无次,吞声挽莫留。
 
瞻依知在念,别苦复怜不?
 
===[[其二]]===
 
涕泣旁无语,连呼我数声。
 
从中难尽意,只此不胜情。
 
欲起追长夜,来谁可绝缨。
 
心涛千丈血,点点向谁倾。
 
按:文中儿指党崇雅爱子党恂如。
 
===[[有是无]]===
 
也欲官天地,周游亦众狙。
 
生生分铸象,物物借侨居。
 
气迫劳形尽,数穷说返初。
 
悬肬先覆载,莫识几乘除。
 
===[[无是有]]===
 
世外游虚子,我来证指南。
 
披身桑上叶,历岁室中蚕。
 
不着功名想,胡高性命谈。
 
五千言在耳,又教费心参。
 
===[[谒三清]]===
 
一自来龙马,鸿蒙已矣夫。
 
守中归橐籥,望见点洪炉。
 
不识何生有,而今又说无。
 
谁游先象帝,问我杏坛乎。
 
===[[梦儿来书]]===
 
每向梦中寻,今何难再睹。
 
公车去路遥,独立归期数。
 
信寄已心倾,开函仍血吐。
 
呼天地两分,教我魂游釜。
 
===[[人日饮]]===
 
几个门前客,今朝马送人。
 
寒梅呼素友,暖酒载阳春。
 
倾盖情如故,白头气更亲。
 
天翻云雨色,肯教赋交贫。
 
===[[元夜饮]]===
 
皓月当三五,清光却较偏。
 
狂歌何士女,素影我云天。
 
不广陵之寺,惟虹架者仙。
 
鳌山千万里,挽照陟其巅。
 
==人物故居==
 
党崇雅的故居地址还在,房屋未曾保留下来。今[[宝鸡市]]金台区有党姓,相传为其族人。
 
==党崇雅研究==
 
2012年2月,《[[党崇雅研究]]》讨论座谈会在长安大学图书馆召开。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武汉大学在读研究生、长安大学图书馆馆员李均宏耗时10载编著的《党崇雅研究》一书,该书内容包括党崇雅的诗文著作、家族传记,以及研究论文、传说故事、戏曲剧本等珍贵资料。
 
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检察院、《[[陕西诗词界]]》杂志社等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和嘉宾,以及党崇雅后裔共20多人参加讨论会。与会人员对党崇雅政治法律思想、文学诗歌艺术造诣,以及执法精神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ref>[http://www.sanqindaily.com/News/20120229/130966.html 长安大学召开《党崇雅研究》座谈会],三秦都市报</ref>
==注释==
{{reflist}}
==参考 文献资料== *计六奇,《 [[ 明季北略 ]] 》 *李清,《 [[ 三垣笔记 ]] 》 *彭孙贻,《 [[ 流寇志 ]] 》 *赵尔巽等,《 [[ 清史稿 ]] 》,中华书局点校本
{{-}}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