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190
次編輯
變更
乐教
,创建页面,内容为“ '''乐教'''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ref>[https://gov.sohu.com/a/576384522_121165722 中…”
'''乐教'''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ref>[https://gov.sohu.com/a/576384522_121165722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ref>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ref>[https://www.sohu.com/a/367979643_114731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f>,[[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借助音乐实施政治教化的方式,与“诗教”相配合。先秦儒家总结周代的音乐教育成果,认为音乐可以移风易俗,感化人心,培养人格,并由此建构了儒家关于[[音乐]]及音乐[[教育]]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乐教”和“诗教”都是官方教育的重要科目,成为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例1
乐也者,至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礼记·乐记》) (音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它可以使人心向善,感人至深,能够移风易俗,因此先王非常注重其教化功能。)
引例2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荀子·乐论》) (音乐能够深深打动人心,让人迅速得到感化。)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