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黑胡椒

移除 173 位元組, 4 年前
历史
== 历史 ==
[[File:Sa-pepper.jpg|thumb|right|一颗胡椒子的特写]]
在印度,胡椒自[[史前時代|史前时代]]便被用作香料。J. Innes Miller写到,虽然胡椒也生长于[[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但它最主要的来源是在[[印度]],特别是在[[马拉巴尔海岸]]地区,也就是现今的[[喀拉拉邦]]。<ref>{{cite book|last=Miller|first=J. Innes|language=en|title=''The Spice Trade of the Roman Empire''|title_zh=罗马帝国的香料贸易|location=牛津|publisher=Clarendon Press|year=1969|page=80}}</ref>被称做“黑色黄金”的胡椒子是贵重的贸易货物,它还被作为[[实物货币]]使用。在英语中,胡椒子的单词“peppercorn”至今都还有“空有其名的租金”之引申义。
早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便已经知道了胡椒与[[荜拔]]的存在:尽管胡椒在当时极有可能既罕见又昂贵,且只有极富阶层才能够买到。在当时,胡椒是通过陆路贸易或沿[[阿拉伯海]]的水路航线运达欧洲的。印度西南部出产的荜拔比更南面出产的胡椒更易获取;由于荜拔贸易的优势,加上荜拔更浓郁的香馥,在那个时代的流行程度也许超过了黑胡椒。
[[File:Italy to India Route.PNG|right|100px|frame|从印度西南部到意大利的一条可能的贸易路线]]
在[[羅馬帝國|罗马帝国]]的早期,特别是在罗马征服埃及的前30年后,穿越阿拉伯海抵达[[印度南部|南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贸易航线开始繁忙起来。《[[厄立特利亚海航行记]]》中记载了这条贸易航线穿越印度洋的细节。根据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斯特拉博]]的记述,早期的罗马帝国每年会派遣一队约有120艘海船的舰队从事与印度的贸易。舰队每年定期地穿过阿拉伯海,以赶上每一年的[[季风]]。从印度返航时,舰队会停靠在[[红海]]的港口中,并通过陆路或运河运抵[[尼罗河]],进而从尼罗河运到[[亚历山大港]],最后装船运到意大利与罗马。在新航线发现前的一千五百年间,将胡椒等香料贸易至欧洲的路线与此条路线大体相同。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