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稷山县

增加 6,68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稷山县J2222.jpg| 有框缩略图| 居中|<big>稷山县夜景</big>[http://5b0988e595225www.cdnjishan.sohucsgov.comcn/upload/images/201901112019/ff903b07d3e34a4bae68690764607bc51/8fc20613832d469a.jpeg 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jishan.comgov.cn/acontents/288143241_810002 12/54.html 来自 搜狐 稷山县政府网 的图片]]]
'''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唐属绛州,自北魏设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稷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稷山县名由此而来。全县人口36万,国土面积686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下辖5镇(稷峰镇、西社镇、化峪镇、翟店镇、清河镇)2乡(蔡村乡、太阳乡)1个社区服务中心,共191个行政村。
1、人文历史厚重。中唐名相裴耀卿、元初御史姚天福、“神笔”梁纲等历代名人各领风骚。县域内有大佛寺、稷王庙、青龙寺、宋金墓、法王庙、玉壁城遗址、北阳城砖塔等7处国保文化单位。有传承上百年的高跷走兽、高台花鼓、赵氏四味坊麻花、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稷王庙是全国祭祀后稷最大的庙宇,大佛寺有全国最大的土雕大佛,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中文名称 || style="width:300px |稷山县【jì shān xiàn】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外文名称 || style="width:300px |Jishan County|-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别名 || 稷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行政区类别 || 县|-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所属地区 || 运城市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下辖地区 || 5个镇、2个乡|-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政府驻地 || 稷峰镇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电话区号 || 1900-12-24|-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邮政区码 || 43200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地理位置 || 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面积 || 686.2 平方公里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人口 || 36.14万(2017年常住人口)|-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方言 || 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气候条件 ||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著名景点 || 稷王庙、青龙寺、大佛寺等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 机场 || 运城关公机场|-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火车站 || 稷山站 || style="width:100px;color:#808080" |车牌代码 || 晋M|}      ==人文历史厚重=====稷山出稷王,稷王启农耕,农耕育五谷,五谷养苍生!===教民稼穑: 弃和母亲姜嫄,就在姥姥家小阳村住下,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当时华夏先民,仍以渔猎取食谋生。姜嫄一个弱身女子,无力打猎捞鱼,只好带着孩子摘野果、采草籽聊以充饥。弃在儿时,就怀有大人一样的志气。他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些树林和麻、豆之类的作物,并且长势都很好。传说弃从当地野生的狗尾巴草上得到启发,经过母亲姜嫄帮助,培育出第一种粮食作物即为“稷”,也就是今天的谷子。弃大量种植稷谷,成熟收获后去皮煮食,感到香味可口能充饥。但当地靠渔猎为生的人们却看不惯这些,故意践踏他的稷田,使弃十分伤心。冬天来了,人们难以打猎捞鱼取食了,饥饿难当,姜嫄带着弃,挨家挨户送去稷米,教他们煮食,大家十分感激,渐渐地效仿弃,开始广种稷谷。这时候,帝喾已去世,他的另一个妃子庆都所生儿子继位,即尧帝。尧帝都于平阳,巡视天下,听说弃在小阳村一带培植稷米,以饱生民,便当即召见了他,一问才知他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之胞弟,大为振奋,便将弃封为农师,赐姓姬氏。为了让姬弃依天顺时,教民稼穑,尧帝命羲仲、姜叔、和仲、和叔四人(史称羲和)分驻至稷山汾北的高渠、东庄、西社一带,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星象变化、昼夜长短和鸟兽毛羽更换等观象,确定时令。羲和等人遵循帝命,观天制历,发明了“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后人由此演绎为农事二十四节气。姬弃依据羲和制定的历法,指导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姬弃在今稷王山一带不辞劳苦,教民稼穑,由此培育出麦、稻、稷、粟、菽等五谷,推广天下,使人民广得其利,人皆称颂。尧帝后来将帝位禅让给舜。舜又封姬弃于邰地,号曰后稷,授命为王前大臣,遍行全国,继续指导天下黎民树艺五谷,稼穑兴农,国力大振,世道清平。后稷姬弃沐风栉雨,辛劳一生,为教民稼穑、以农立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死后,其子孙仍继承祖业,后稷儿子不窋,率部族迁居到甘肃庆阳一带劝农教稼;孙子叔均,驯野牛为耕牛;四代孙公刘迁彬(今陕西彬县一带),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第十三代孙古公亶父率族居周原(今陕西扶风、杨凌一带)也禀承后稷之志,教民稼穑,积德行义。公刘和古公亶父,都曾被夏、商帝王封为“后稷”,拜为农师。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朝廷下令,改高凉县为稷山县,以纪念后稷在此教民稼穑的伟大功绩。自此至今,历经1400多年县名未改。唐宋年间,官府在稷王山上建后稷祠,老百姓俗称“上庙”。同时在稷山小阳村建有姜嫄祠。稷王山巅后来还建有两座塔,成为稷山著名地标建筑,古时稷山八景之一“稷峰叠翠”,就是指的稷王山风景。由于稷王山山势险陡,行走不便,官府后来又在山下修善村重建了一座稷王庙,把祭祀活动改在这里举行,这座庙俗称“下庙”,“下庙古会”因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集市,十分兴盛。元朝年间,当时的稷山知县,苦于修善村下庙距离县城足有五十里之遥,祭祀后稷仍嫌不便,遂在县城重建后稷庙和姜嫄祠,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全国少有,尤以石雕、木雕、琉璃为之“古建三绝”。稷山县城稷王庙,于清道光年间不慎失火,焚毁大半。八年后知县李景椿主持重修。2004年,县委县政府再次修复扩建,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后稷这位古代农官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忘记古代历官羲和观天制历、指导农时的伟大功绩。隋代官府在今稷山县汾北东庄村北,建有全国唯一的羲和神庙和羲陵,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朝廷派员致祭,后命有司代祭,羲和庙周围七个村轮值主持盛大的迎神盛会。“羲陵晚照”被列为古稷山八景之一,令人神往。后稷作为五谷发现者和农业奠基人,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至今稷山一带,每年夏收已毕,农民都要蒸白馍、煮油饼,先祭稷王和先人,然后再享用;家人送饭到田头,也要先从饭罐里舀出一勺汤饭泼在地上,寓意请稷王爷先尝,然后自己才敢吃。可见对稷王虔诚之意。后稷故里就在稷山,天下粮仓源于稷山。稷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农业示范园和最早的古代天文台,将永垂史册,享誉天下!  中唐名相裴耀卿、元初御史姚天福、“神笔”梁纲等历代名人各领风骚。县域内有大佛寺、稷王庙、青龙寺、宋金墓、法王庙、玉壁城遗址、北阳城砖塔等7处国保文化单位。有传承上百年的高跷走兽、高台花鼓、赵氏四味坊麻花、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螺钿漆器髹饰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稷王庙是全国祭祀后稷最大的庙宇,大佛寺有全国最大的土雕大佛,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 资源禀赋独特 == 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岩、石灰石、石英石、石英砂等;可用于陶瓷、玻璃、防水保温材料、化工产品的生产;天然矿泉水、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5℃,年总降水量近500毫米。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交通条件便利==境内侯禹高速、闻合高速、侯西铁路、108国道等纵横交错,县城距三个省会城市太原、西安、郑州均不超过300公里,基本上都是3小时车程;距中心城市运城市1个小时车程;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形成了“15”分钟的交通圈、经济圈。 ==产业特色鲜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新型煤焦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包装印刷文化、红枣种植加工、特色医疗、蛋鸡养殖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250万吨焦炭、10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材、55万吨锰铁、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24万吨炭黑、3亿平方米纸合板、15.3万亩[[板枣]]、蛋鸡存栏突破千万只的生产规模
3、交通条件便利。境内侯禹高速、闻合高速、侯西铁路、108国道等纵横交错,县城距三个省会城市太原、西安、郑州均不超过300公里,基本上都是3小时车程;距中心城市运城市1个小时车程;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形成了“15”分钟的交通圈、经济圈。
4、产业特色鲜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新型煤焦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包装印刷文化、红枣种植加工、特色医疗、蛋鸡养殖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250万吨焦炭、100万吨生铁、100万吨钢材、55万吨锰铁、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24万吨炭黑、3亿平方米纸合板、15.3万亩[[板枣]]、蛋鸡存栏突破千万只的生产规模。
[[File:J2222.jpg|缩略图|居中]]
稷山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国 (战国)|魏]],[[北魏]][[太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置[[高凉县 (北魏)|高凉县]],公元598年改称稷山县至今。
[[File:稷山县.jpg|有框|右|<big>稷山县夜景</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11/ff903b07d3e34a4bae68690764607bc5.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88143241_8100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行政区划 ==
下辖4个[[行政建制镇|镇]]、2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
稷山县蔡村乡<ref>[https://tianqi.so.com/air/101100803 【稷山PM2.5实时查询】空气质量指数查询_全国天气网]</ref>
一、概况
[[File:J1111.jpg|500px|有框|右|[http://www.jishan.gov.cn/upload/images/2019/1/f03fc8bd4c6527c9.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shan.gov.cn/contents/12/54.html 来自 稷山县政府网站 的图片]]]
全乡共有20个行政村,3万余口人,耕地面积4.8万亩,拥有深浅水井250余眼,水利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省道台运线、运稷一级路、闻苍线、西环路、环乡路纵横交错。
720,396
次編輯